二、健康管理的两条主线:生理和心理
我们有必要遵循生理和心理这两条主线,进一步探讨培训师切实做好健康管理的一些方向和思路。
就当下社会的普遍状况来看,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甚至这种关注已经出现某些“病态”的端倪。无论是主流的大众媒体还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关于“健康”“养生”之类的节目或者文章,大有席卷神州大地的意味。虽然笔者并非这方面的专家,不敢妄自判断,但至少从不断被曝光的一些新闻事件中,我们可以相信有人选择的某些“健康”“养生”的方式,并非是一条“合适的”、真正“对自身健康有益”的路径。
注意,笔者之所以慎重使用“合适的”“对自身健康有益”的表述,而不是使用“正确”这个词来表述,是因为虽然在解剖学意义上的生理结构层面,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受到遗传基因、生活环境,乃至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人与人的个体之间(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必然呈现非常大的差异,势必导致同样的某种方式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迥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效果。
培训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同样不会例外。
所以,关于培训师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的健康管理,笔者更愿意从认知层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点,要学会感知自身生理和心理在某一时间周期的微妙变化。具体的做法如下。
设定一个时间周期,比如半个月、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周期,观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做一些记录)自己在以下一些方面的真实感受和反应。
生理层面。对不同饮食类别的不同取舍和喜好;睡眠的时长和质量;排泄的状况;运动的频次和强度及事后反应;各种脏器的运行指标等。
心理层面。比如,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接受程度;对极端事件信息的反应表现;工作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生活状态下的愉悦程度;对未来生活图景的预设与想象;对周边人际关系的回应等。
只有当我们能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之后,才有可能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继而选择合适的调理乃至治疗方式。
第二点,冷静应对某些不适的状况。
我们知道,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人都有近乎本能的应激反应机制。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现某些不适时,首先需要追溯这种反应是否是某一特殊因素诱发的。一般而言,只要是某一特殊因素诱发的某种不适反应,都会在该因素消失之后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不必过于惊慌,乃至“病急乱投医”。
第三点,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笔者无意质疑某些商业机构的经营行为,但我们必须知道,即便没有任何恶意的商业行为,也会激发或者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制造某种让人恐慌的舆论氛围,从而促使人们做出不理性,甚至是毫无克制的冲动选择。当然,这一建议的实施具有相当的难度,因为要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至少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冗余信息,以便提供接近真相的有力支撑。
第四点,学会承认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
当我们的健康状况经由科学的检查和专业人士的判断后,确认出现某种问题时,承认并接受事实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所谓“医者无力”,是指当人们不愿意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某些“病变”时,对于所有的治疗方式和手段就可能产生排斥反应,即便是华佗在世,恐怕也束手无策。
在以下的章节中,将进一步围绕培训师健康管理的重要事项及其关键指标,进行详尽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