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与中国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明清制笔的特征

明清时期,湖州已成为新的制笔中心,制笔工艺达到高峰,无论数量、质量以及品种都超过了以往,成为当时宫廷御用笔的主要制作基地。而且出现了一批制笔名家,以他们的创作为代表的明清制笔工艺,不仅讲究实用价值,而且更加注意毛笔的装饰效果,这就使得文人士大夫在闲暇挥毫之余,随时可以享受到毛笔这种工艺品的精美与华贵。

毛笔与其他文房用具一样,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明清时期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重新确立,再加上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备,文人士大夫作为消遣的书画艺术的发展,使得毛笔与其他文房用品一起被赋予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政治意图,明清的最高统治者在儒家文化建设上都有相当的作为,都试图在礼乐诗书的教化下制造一个繁荣的局面,因此文房用品大量出现,其工艺水平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两代的前期在南北文化的互动、文治与武功的结合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宫廷器物,乃至于毛笔,都呈现出一种北方的豪迈气魄和行伍风气,因而毛笔也具有笔管粗硕而笔头相对纤细的特征。可以说越到后来,随着武功的废弛,江南文化的影响,文人气质的增强,毛笔也出现了精细典雅的特征,艺术观赏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

明清制笔,在毛笔选料、笔管质地以及装饰工艺上,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笔毫特点

宋元是毛笔制作发展的一个高峰,但就当时的文献来看,用来制作笔毫的材料并不是很多。羊毫还作为一般的制笔材料,不受重视。明清制笔则囊括了现在已经知道的几乎所有可以做笔头的材料。除常见的羊毫、紫毫(兔毫)、狼毫之外,还有貂毫、马毫、猪鬃以及人须、胎毛、鸡毛、鹅毛、茅草等。

(二)制笔“四德”理论的形成与完善

明代屠隆提出:“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明)屠隆:《纸笔墨研笺》,引自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三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21页。这是对一支佳笔的衡评标准,即笔锋尖韧、修削整齐、丰圆劲健。它要求笔头锋芒如锥不开叉;笔毛要垂直整齐,散开后顶端平齐无参差,吸墨饱满,吐墨均匀;笔头浑圆匀称,不凹不凸,使书写圆转如意,笔锋劲健,不脱不败。书写时收放自如,富有弹性,收笔后笔头恢复锥状如初,而且经久耐用。四德之中,尤以“圆”、“健”最为难得。这种理论的形成,应该是千百年来毛笔制作工匠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以儒家士大夫为代表的文人对毛笔的要求,这对后来毛笔的制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兼毫笔的盛行

明清兼毫笔的大量出现是制笔“四德”理论的实践产物。兼毫就是利用各种毫的不同性质,将笔毫互相搭配,进而产生新的毫性。工匠们利用、尝试各种不同性能的毫毛,相互搭配,使笔毫达到刚柔适中、挥洒自如的要求,既保持锋颖尖锐、浑圆饱满,又可以提笔自然收拢,笔锋修削整齐,而且弹性适度劲健有力。这种兼毫笔的制作原则,是为了使得笔毫在书写时的软硬程度按照需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例如偏硬的有“九紫一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偏软的有“三紫七羊”、“二紫八羊”等。兼毫多取一健一柔相配伍,以健毫为主,居内,称之为“柱”;柔毫则处外,为副,称之为“被”。有的笔头扎有多层,以紫为柱,外加较短之羊毛被,再披以比羊毫较短的紫毫,如此反复,共有三至六层。特性依混合比例而不同,或刚或柔,或刚柔适中,工艺复杂,巧妙精制,是毛笔中的珍品。

(四)笔头形制巧妙多样

明清制笔除了选毫、配伍极为精细之外,在笔头的制作过程中,还做出各种巧妙的样式,如笋尖式、香盘式、兰蕊式、葫芦式、蒜头式等。湖笔中的传统名品如玉荀笔,就是扎制成竹笋式样,属于短锋羊毫,兼毫类笔。锋短而身粗,锋腹粗壮,落纸易于凝重厚实。玉兰蕊如兰花式制成的笔尖,笔锋圆润,长短适中,洁白纯净,似含苞欲放之玉兰,使人赏心悦目,书写也有指挥如意之感。

同时,明清时期更加注重笔毫的修饰,有意将笔头设计为色彩绚烂的艺术品。在笔毫根部的捆扎部位,利用红线捆扎笔毫,副毫部位用白色羊毫染成的蓝色笔毫,加上兼毫笔特有的白紫相间,从而使得整个笔头呈现出紫、白、蓝、黑、红五色,层次感极强。这种兼毫笔的分层数目甚至达到了四层之多。“万历款彩漆龙凤管笔”,属葫芦式笔头,笔心为紫毫,外包一周白毫。副毫则又分为两层,内紫外白,其中白毫较紫毫为多。笔心与副笔相结合,一共有四层。因其笔头与副毫的毛色不同而呈现出层层各异的颜色变化,极其美观。清代更加注意笔毫的修饰,有的还将毫根染成各种颜色,更有在毫根外层以彩色羽毛为披。清代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中说:“凡笔外饰之毛,或以雉尾盖之,则五色可爱。”康熙竹管大书画紫毫笔、乾隆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笔毫色彩绚烂,给人以观赏的趣味。

(五)毛笔品种丰富多样

根据书写字体的大小的需要,分别有管笔、提笔(斗笔)、楂笔(抓笔)等。管笔最常见,主要写小字。提笔,因笔头形如斗又称斗笔,这类笔用于书写匾额、楹联、碑刻题词等大型字体。因为字形较大,多需要执笔人悬腕悬肘提笔书写,故名。楂笔,又称抓笔,笔管短粗,以五指抓握,专为书写榜书大字。还有蓄墨较多的长锋羊毫“鸡丝鹤脚”,也有专写对联的联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六)笔管质地丰富

明清毛笔,特别是宫廷制笔,在笔管质地制作上,更是不惜成本,计有竹、木、瓷、漆、象牙、金银、珐琅、犀角、玳瑁等。装饰手法多样,髹漆、雕刻、彩绘、镶嵌、烧制等,制作精美。

(七)笔管书字成为时尚

在笔管上书字,历史悠久,汉代已见有笔管上镌刻笔工或作坊名,唐代白居易《紫毫笔》诗中也有“管勒名工充岁贡”之句。明代笔管书字渐多,清代更成为制笔一大特色。书体有楷、行、隶、篆各体,手法有书写、雕刻、填色等。明代书写内容多为制作年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这些题款大都为楷书黑字,竖行,位于在每支笔管的最醒目位置。其外围是双重长方形金色框,外框略粗于内框,给人一种使用印章的感觉。据林木森《明代宫廷的毛笔》一文介绍,在嘉靖时期的一种样式别致的紫檀提笔“雕漆紫檀木管貂毫提笔”,就属此种类型。2006年9月,中国邮政在湖州首发的一套“文房四宝”邮票中即有此笔。笔管长25厘米,斗长2.5厘米,管径1.6厘米,斗径2.9厘米,笔头为花苞式貂毫,色泽光润,体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底部缠绕白色丝线,笔管握笔处七个凸起球状节纹装饰,笔管上端红雕漆龙纹,下端酱色雕漆饰纹。笔管以紫檀木、雕漆三拼而成,管尾处以红色水波为底,浅浮雕雕漆螭龙纹,口沿部雕刻阴文楷书“大明嘉靖年制”。管斗握笔处另有灵芝纹、水波纹。在笔管的末端加以覆斗状笔槽,以增大笔毫的容量。此笔制作精湛,形制新颖,为传世嘉靖年款提笔孤品,也是明代宫廷毛笔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值得注意的是,此笔的年款题字隐藏在不为人所注意的地方,一反过去题款的风气。此笔的笔管为不规则的圆柱形,与其他同时代的毛笔相比,更加符合人体学、生理学的原理,即在握笔处有着粗细不均的凹凸,做成串联圆球状。其年款“大明嘉靖年制”六个阳文楷书的位置在笔管与笔斗的连接处,六个字环绕笔管一周。只有将笔尖对着自己的面部仔细观察,才可以发现此题款的奥妙。这种环状年款题字还出现在“万历款文林便用雕云竹管笔”、“檀香木雕龙凤管花毫笔”的笔顶之上,为阳文填蓝楷书。林木森:《明代宫廷的毛笔》//《文物天地》,2007年,第1期。

清代笔管书字的内容更为丰富,有标榜笔质优良的,如“刚健中正”、“珠圆玉润”;有标明笔毫性质、用途的,如“大霜毫”、“加料纯羊毫”、“大书画”;有歌颂帝王功德、粉饰太平的,如“天子万年”、“ 万邦作孚”、“河清海晏”;还有宣扬儒家伦理的“中和佳音”,祈福吉祥的“河洛呈祥”等。

明代湖州制笔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湖笔已是重要的宫廷贡品。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

弘治时,吴兴笔工造笔进御,有细刻小标记云:“笔匠施阿牛。”孝宗见而鄙其名,易之曰施文用。(清)梁同书:《笔史》,引自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5页。

这是湖州笔工制笔进御的明确记载。据明成化《湖州府志》卷八《赋税》,明初湖州已经上贡笔料,“岁办笔管共13587个,山羊毛10斤5两”。

此时湖州笔工人才辈出,几遍海内。“笔工良者”王古用,所制湖笔极负盛名。明成化《湖州府志》卷八《土产》记载:“近时王古用所制亦妙至,今人多习其艺,故湖州之笔冠于天下。”“笔工良者,莫如吴兴。在元有陆颖,国朝有王古用。”王古用高超的制笔技艺,使湖州之笔名冠天下。

明代湖州笔工继王古用、施文用之后,最为著称的数黄文用。王宇泰说:“今天下业笔者,惟吴兴为第一,吴兴又以黄文用为第一。”黄文用死后,子孙继承祖业,黄文用的长孙仍沿“文用”之称,最为有名。次孙以“朝辅”为名,但“与其兄初至时,已骎骎欲度骅骝前矣,乃技日进而笔益佳”,超过其兄。王宇泰“喜佳笔,遇可意者至辍衣食而求之”。但他用惯羊毫笔,而羊毫价廉利少,笔工多不屑为。黄朝辅却不嫌,常为王宇泰特制,每次到金坛必上门拜谒,王宇泰称他为“小黄生”。

元末明初,宣笔的显赫地位因湖笔的崛起而有所动摇,生产下滑。宣城笔工流散各地谋生。即使如此,宣城地区仍有一批制笔工人坚持生产宣笔。清代江登云《紫壶便录》载:“江浙造笔,古推宣州,今太平人尚精其技,其地名赶坦,刘、程、崔三姓聚族各千余家,强半攻其业。本朝以来,以刘公豫、刘文聚笔为最。公豫之后,刘立征能世其传,近时程彩禄亦称佳制。”从上述记载来看,明清两朝宣笔生产虽然有衰落之势,但并未断绝,仍以它素有的盛誉和精良的工艺在制笔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历史发展来看,毛笔制作在明清两代达到了我国毛笔制作史的高峰。其中湖笔更具优势,其制作工艺的精湛和品质的优良,与徽墨、端砚、宣纸一道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珍品,也代表了中国毛笔发展的最高水平。

羊毫笔在元代以后开始崛起,善做羊毫笔的湖州善琏取代了善做紫毫笔的宣州成为毛笔之都。湖笔中的羊毫原料是采用该地区“嘉兴路”的山羊毛,此毛毛细,锋嫩,色白,质净。到了明清之际,大量出现用纯羊毫制作的羊毫笔。湖州也成为明清时期制笔业的中心,古代制笔业也达到它的鼎盛时期。《永乐大典·湖州府志》载:

本县善琏村居民大半能制笔,其笔视他处特胜。自冯应科、陆颖后,代不乏人。农耕之暇,即缚笔。客旅转贩于四方者甚众,居民藉此利,备耕作之利焉。

经明、清两代发展,湖笔成为一个成功的产业。首先在产品质量上具有确切的保证。湖笔在笔业的制作上有一套合理的工艺流程,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特殊的要求。专业的分工比较精细。原先制坯和修笔两道工序在同一处完成,至乾隆时修笔开始分化出来,成为专门化的行业。随着笔庄的出现,制笔业内部有了更精细的分工,如缚笔、纳管、刻字、修笔等都可以由不同的工场来完成,提高了制笔效率和生产规模。产品种类众多,从毫料上,羊毫、紫毫、狼毫、貂毫、马毫以及各种兼毫,应有尽有。在笔型上有管笔、斗笔、楂笔、联笔、屏笔等,大中小、长短中一应俱全。在管料上,金银玉瓷、牙犀琉璃、斑竹棕竹、紫檀漆木等,各显奇华。在笔管装饰上,更是巧用绘雕,精施镶嵌,使湖笔成为精妙华美的工艺品。众多制笔名家大展技艺,使湖笔作为一种品牌,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清初以来,湖笔技艺也逐渐外传各地,湖州笔工在全国许多城市开设了笔庄与工场,如北京的“贺青莲”、“戴月轩”、“李玉田”,上海的“杨振华”、“李鼎和”、“周虎城”、“茅春堂”,南京的“陆继翁”,苏州的“贝松泉”,杭州的“邵芝岩”等,湖州最负盛名的是“王一品斋笔庄”。

贺青莲是道光年间湖州一位笔匠的名字。咸丰年间,贺青莲制作的“腾蛟起凤”毛笔因被当时为懿妃的慈禧作为寿礼献给咸丰皇帝而大受赏识。从此,贺家成为中国造笔第一家。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百余款皇家用笔中,贺青莲湖笔竟占85款。

明清人的著作中可以常见对毛笔的分析、阐述,比以前各代对毛笔的称颂更为具体,更切合毛笔的实际,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清代梁同书引明代陈继儒《妮古录》“笔有四德,锐、齐、圆、健”,(清)梁同书:《笔史》,引自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00页。屠隆在《笔笺》中也有类似的提法,即“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明)屠隆:《纸墨笔砚笺·笔笺》,引自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21页。同时历代制笔名家对笔管的选择、笔毫的优劣、毛笔的保养等方面均有具体的阐述。《笔笺》是一份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介绍毛笔知识的参考资料。其中写道:“大抵海内笔工,皆不若湖之得法。”同上。可见它是以湖笔的成就作为主要参照而形成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

清代梁同书的《笔史》是一部关于中国毛笔的专著。其中对笔的起源、笔种、笔料、笔工等方面汇集了大量的史料与评论,为后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照,从中反映出湖笔文化在明清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