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生殖细胞、受精、卵裂及囊胚的形成

脊椎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只形成于成熟个体的性腺中。事实上,在父本和母本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的生殖细胞即已存在,只是被搁置储存起来了。因此,动物的个体发育应该说是从亲代的生殖干细胞的决定和分化开始的。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和构造

(一)精子

父本的原始的生殖细胞在精巢中分化为精原细胞,之后分裂为1个干细胞和1个精母细胞。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每个精母细胞最终产生4个相同的精细胞,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形成4个可游动的精子(sperm)。每个成熟的精子细胞都是带有运动装置的父本基因组。

动物精子的形态十分多样(图3-1),但通常都由三部分组成:即头部、颈部和尾部。头部含有细胞核和顶体(acrosome),便于穿入卵子授精;颈部很短;尾部的近端为中段,含有大量的提供能量的线粒体和轴丝(9+2结构),中段后的主段和末段主要是由轴丝组成,具有使精子运动的功能。这时的精子具有短时间快速运动到达卵子和使其受精的能力,但必须在有液体介质的环境中运动。

图3-1 脊索动物的精子类型和结构(仿Hildebrand,1985)

(二)卵子

母本的原始生殖细胞在胚胎期的卵巢中即发育成卵原细胞,经过一系列有丝分裂增殖成卵母细胞,1个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通常只形成1个卵细胞,即卵子(ovum or egg)。卵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同时具有卵黄。卵黄是蛋白质、磷脂和中性脂肪的复合体。卵子提供母本基因组。

绝大多数动物的卵都是圆形,但内部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卵黄颗粒和糖原颗粒集中于植物极,巨大的卵母细胞则位于动物极。卵母细胞被一层卵黄磷脂蛋白和包被所包围。在哺乳动物中这些包被层被称为透明带和辐射区。在爬行类和鸟类中,蛋清和蛋壳在卵受精后由输卵管包裹加工形成(图3-2)。

图3-2 卵子类型

A.人卵;B.蛙卵;C.鸡卵

动物的卵细胞像精子一样具有多样性。例如,由于繁殖方式不同造成卵细胞中卵黄物质的储存量不同,卵黄的量及其分布又影响着卵裂类型和卵裂模式(表3-1)。因此根据卵黄的量和分布,将卵子分为下列类型:

表3-1 脊椎动物卵黄的含量和分布影响着卵裂类型

(1)少黄卵(isolecithal egg):卵黄少,在胞质内分布较均匀。见于文昌鱼和哺乳类。少黄卵进行完全均等卵裂。

(2)中黄卵(mesolecithal egg):也称均黄卵,具有中等量的卵黄,集中在卵的一极,能延迟卵的发育。卵黄集中的一极为植物极(vegetal hemisphere),另一极细胞质较多,为动物极(animal hemisphere)。见于圆口类、软骨硬鳞鱼类和两栖类。中黄卵进行完全不等卵裂。

(3)多黄卵(polylecithal egg):也称端黄卵,所含卵黄非常丰富,细胞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形成胚盘(germinal disk),浮在卵黄的表面。见于硬骨鱼、爬行类和鸟类。多黄卵进行不完全卵裂。

二、受精

当一个精子穿入卵子时,受精开始。精子穿过卵膜,发生质膜的融合,精子的头部和中段进入卵内,最终精子和卵子的细胞核融合,由各自的单倍体基因组形成双倍体合子,此时受精(fertilization)完成,形成受精卵,生命即由此开始。

三、卵裂和囊胚

精卵融合之后,受精卵将从单个细胞发育成具有数百万个细胞的有机体,因此,受精卵激活后必须迅速进行高速分裂,但在分裂过程中总的体积和物质并不增加,细胞的数目则越来越多,而个头也越来越小,这一时期即为卵裂(cleavage),其表现是卵子表面出现沟。

卵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脊椎动物常见卵裂类型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见表3-1)。

1.完全卵裂

完全卵裂指受精卵彻底分裂为单个细胞。发生完全卵裂时,第一代子细胞称为卵裂球(较大)。按照卵裂球大小是否相同,完全卵裂又可以分为均等卵裂和不均等卵裂。

(1)完全均等卵裂(holoblastic equal cleavage)(图3-3A),少黄卵的卵裂属此类型。受精卵完全分裂,形成大小相等的卵裂球。卵裂球逐渐从中央向表面转移,在表面形成一层,形成了一个中间充满胶状液体的球,称囊胚(blastula),中央腔为囊胚腔(blastocoel)。这一过程见于文昌鱼。哺乳类则与此不同。在从受精卵分裂到8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排列疏松,到8细胞阶段时胚胎骤然紧缩,成为一个密实的桑葚胚球体,到16细胞期时,胚胎细胞分为两组:大多数外层细胞为扁平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为绒毛膜和胎盘等胚外器官;少数内层的内细胞团被外层滋养细胞包围,将来发育为胚体以及卵黄囊、尿囊和羊膜。到64细胞器,大约13个细胞的内层组织已经与滋养细胞明确划分开,在后续的发育中分道扬镳。在这个过程中,滋养层细胞不断向内部分泌液体,逐渐形成中央的囊胚腔(图3-7)。

(2)完全不等卵裂(holoblastic unequal cleavage)(图3-3B)。中黄卵进行完全不等卵裂。细胞的分裂在动物极进行较快,植物极因卵黄而分裂较慢,结果动物极细胞较小、数量多,而植物极细胞大、数量少。在细胞从中部向周边转移形成囊胚时,囊胚腔较小,偏在动物极,囊胚壁有多层细胞,细胞从动物极向植物极逐渐增大。两栖类胚胎的发育具有此特点。

2.不完全卵裂

不完全卵裂(meroblastic cleavage)指受精卵不彻底分裂,至少发育初期不完全分裂。多黄卵的卵裂属此类型。由于大量卵黄的存在,卵裂仅在很小的区域进行,产生的细胞形成盘状,覆在卵黄上表面,称为胚盘膜(blastoderm)。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胚盘向周边扩展,在胚盘与下方的卵黄之间出现一个胚下腔(subgerminal space)或囊胚腔,此时形成盘状囊胚。腔的细胞化的顶部称为上胚层(epiblast),其后部边缘的细胞脱离并迁移至胚下腔底部,形成下胚层(hypoblast)。对鸟类发育的研究发现,未来胚体的三个胚层仅来自于上胚层,而下胚层将发育为胚外组织,如卵黄膜和卵黄与胚胎消化道连接的结构(图3-4)。不完全卵裂的例子有硬骨鱼、爬行类及鸟类的盘状卵裂(图3-3C)。

图3-4 鸟卵盘状卵裂,胚盘和原条的形成(仿黄秀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