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战略:合适的产品配合适的供应链
产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完全相反,导致小米与苹果没有任何可比性。
1997年,马歇尔·费雪(Marshall Fish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你的产品该用什么样的供应链》(What'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一文,阐述了产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他的二分法具有历史意义:对于走创新路线的产品,应该采取快速响应的供应链,其核心是供应链的灵活性,也意味着高成本;对于走低成本路线的产品,应该采取高效的供应链,其核心是供应链的低成本。产品战略的成功,取决于有合适的供应链战略来匹配。
先说产品。产品分两种,一种是功能性产品,特点是生命周期长,产品种类少,比较好预测,但边际收益低(边际收益是每卖掉一件产品带来的收益)。功能性产品走的是成本优势的路线,我们吃的食盐,用的卷筒纸,喝的瓶装水等,都属此类产品。
另一种是创新性产品,并不是说它们的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是说它们走的是差异化路线,特点是生命周期短,型号种类多,预测准确度低,但边际收益高,女孩子们穿的漂亮衣服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流行时装种类繁多,有些快时尚企业的目标是每年推出10000款。款式这么多,女孩子们逛商场,还是很难买到合适的衣服: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款式,还有喜欢的颜色,但就是没有合适的型号。此外,时装库存积压严重,季末打折的比例很高。
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的区别如图1-10所示。
图1-10 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的区别
资料来源:Marshall Fisher.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97.
两种不同的产品,对供应链的要求不一样。顾名思义,功能性产品面临的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很大,需要经济型的供应链来支持。如何才能做得便宜?产能利用率越高,库存周转越快,单位成本才越低。而创新性产品呢,由于需求预测准确度低,计划先天不足,需要执行来弥补,即需要响应型的供应链来支持。怎么才能响应得快呢?很简单,你要么保持一定的缓冲产能,要么维持大量的库存,这都意味着高昂的成本。
你会马上发现,能做快的供应链做不便宜,能做便宜的供应链做不快。成本和速度没法兼顾,正是供应链管理上根深蒂固的矛盾所在。既能做得快,又能做得便宜的供应链不存在——如果谁在宣传又快又便宜的供应链,要么是外行,要么别有用心,都得多加小心才对。
经济型与响应型的供应链如表1-2所示。
表1-2 经济型与响应型的供应链
资料来源:Marshall Fisher.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97.
功能性的产品需要经济型供应链,创新性的产品需要响应型供应链,这就是合适的产品配合适的供应链。这道理一点也不难,但做起来可不容易。根本原因呢,是一个公司的产品可能既有功能性的,又有创新性的,但供应链却只有一条(表现在同样的人、同样的流程和同样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某一类产品的,没法满足另一类产品,就造成了产品与供应链的不匹配,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大挑战。合适的产品配合适的供应链,如图1-11所示。
图1-11 合适的产品配合适的供应链
资料来源:Marshall Fisher.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97.
就拿服装行业来说,如图1-12所示,接近一半的是基本款式,针对大众消费,这是功能性产品;另一半是潮流和流行服装,针对中高端消费,这是创新性产品。很多公司既有基本款,又有潮流和流行款。基本款的生命周期较长,相对好预测,主要是吸引客流,好处是让工厂在淡季的时候利用产能,缺点是销售价格低,成本压力大。潮流和流行款的生命周期较短,却是提升企业品牌不可或缺的,好处是毛利很高,比如成本是100元,卖到消费者手里,就变成400元、600元,甚至更高(现在知道,为什么砍价要砍“半半价”了吧),缺点是预测准确度低,得靠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来弥补。
图1-12 时尚三角与供应链的侧重点
注:时尚三角概念来自《服装行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文(作者房亚琪,发表于2012年)。供应链的侧重点部分是刘宝红的总结。
但是,这些公司的供应链只有一条,因为是同样的人在做供应链,他们采用同样的流程和信息系统。传统的服装行业是大批量行业,采取订货会制,大致提前半年就开始订货,整个供应周期动辄几个月,能做便宜但做不快,是经济型供应链。潮流服装的生命周期很短,有些快时尚公司销售45天就下架,你能想象,经济型的供应链该吃多少苦头。产品与供应链不匹配,导致需求跟供应没法有效匹配,库存积压对服装企业来说就成了行业性问题。前几年严重时,网上有人戏言,说三年不生产,库存也卖不完。但是,女孩子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发愁没有合适的衣服穿。
即便是功能性产品,在新产品导入时,也经常以创新性产品的形式出现(预测的准确度低);而创新性产品呢,随着生命周期的推进,也难免大众化,成为功能性产品。产品的属性在改变,而供应链的属性则没法改变,至少没法改变得那么快,产品与供应链经常出现不匹配,该怎么办呢?业界经常用几种措施,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其一就是适当差异化供应链,比如成立专门的寻源组织,快速支持新产品开发。这也是用组织措施来弥补流程、系统的不足——基本流程、信息系统往往是围绕量产的产品构建,目标是成本而不是速度优势。这里的问题是多头对接供应商:新产品和量产阶段由两组人选择与管理供应商,不利于供应商战略的一致性。解决方案是供应商选择集中到同一个职能,比如由量产阶段的采购经理统一负责,新产品的寻源在量产经理的指导下选择供应商。
其二就是分散经营,围绕不同的产品线、事业部建立各自的供应链。比如华为,原来是由电信设备起家,设备类产品配置多,预测准确度低,需要响应型的供应链来支持。后来进入终端,手机行业竞争白热,成本压力大,需要经济型的供应链来匹配。于是华为就成立终端公司,围绕手机构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专注芯片业务的海思也是。这里的问题是规模效益的丧失,供应链的复杂度也更大,与企业做大的目标相悖。
其三就是关停并转,放弃一部分业务。比如计算机变为大众产品(功能性产品)后,IBM原来的响应型供应链太贵了,没有成本优势,就退出PC市场。后来,IBM退出低端服务器市场,也是同样的原因。这样,IBM专注创新性产品,比如高端服务器,达到产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相应地,接盘手联想则聚焦功能性产品,把IBM的PC与低端服务器都接过来,与其经济型的供应链相匹配,从战略的角度来说也是明智的选择。
在北美,一个行业成熟后,大都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整合,最后只剩下两三家主要的公司。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这也是有道理的:整合后,规模效益增加,供应链的成本才能做得更低,以达到功能性产品与经济型供应链的匹配。很明显,联想走的就是这条路。这些“剩余者”不是创新导向的。这也注定了联想与华为走的不是一条路。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老是把这两家公司放到一起比较,说与华为相比,联想在研发上的投入微不足道。这种比较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两家公司都没错,它们都在力图让产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相匹配,这意味着华为得投入巨资来追求差异化,而联想则不断挖潜供应链来追求经济性。
讲到这里,顺便再说说戴尔。戴尔的直销模式是快速响应的供应链,在计算机是创新性产品时,需求预测准确度很低,库存风险高,直销模式“不见兔子不撒鹰”,由订单驱动是合适的战略。但是,一旦计算机成了功能性产品,直销模式的供应链成本高昂,就不匹配。作为应对措施之一,戴尔更加专注2B业务,因为商业用户的定制需求多,产品更加接近“创新性”,有更高的毛利,与响应型供应链的匹配度更高。
这种现象在别的行业也能看到:低成本地区竞争对手进入时,一般会专注批量大的功能性产品,这与其成本导向的经济型供应链相匹配。作为应对,欧美日的企业就更多地进入差异化市场,聚焦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与其响应型供应链匹配。例如在芯片行业,欧美的厂家基本上就放弃了大批量芯片,除英特尔和镁光,德州仪器、意法联合体等早就转向小批量的模拟信号芯片等。日本企业全面撤退家电、手机行业,也是把更多资源聚焦差异化的创新性产品,与其相对昂贵的响应型供应链相匹配。
最后,顺便谈一下小米与苹果。《掌链》的记者崔芸采访我,问这两家企业都是主要的手机厂商,它们的供应链有什么关系。我说,它们的供应链没有任何可比性,因为它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苹果的手机是创新性产品,小米的手机是功能性产品;前者配套的是响应型供应链,后者配套的是经济型供应链。把这两个企业放在一起比,其实是一种外行看热闹的做法,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硬说有什么可比性,那就是两者的产品战略与供应链战略都是高度匹配,结果是苹果把手机做得足够好,小米把手机做得足够便宜。当然,这也注定小米成不了苹果,苹果也成不了小米。
案例 供应链的推拉结合与戴尔的直销模式
自从有了孩子,周末午饭一般都较晚:孩子们早晨要睡觉,我正好写文章、回复读者的邮件等。等一家人赶到附近的小饭馆,中午营业也快结束了,工作人员一边服务最后一批客人,一边准备晚上的业务。有的拿出一堆豆角来,一个个择净;有的在包小馄饨,放在冰箱里备用。他们预计有人下顿要点这些,所以在提前准备。用供应链上的术语讲,就是推式生产,即根据预测来生产。这样,客人到的时候一下单,没多久菜就能上齐。家里做饭没有饭馆快,就是因为家里做饭是拉式生产,一切都是现做为主。
推式生产不但缩短了交货周期,而且充分利用了产能。例如在不忙的时候,服务员可以帮忙择豆角,这样就不用按照需求高峰来准备产能,总体成本也较低。当然,推式生产的风险是万一需求没了,或者没有按时来怎么办。所以,推到一定地步,就得变成拉,即由客户的订单来拉动,以控制库存积压风险。例如,除非有人点菜,小饭馆是不会把豆角炒成干煸四季豆的,也不会把小馄饨提前下出来。
推式生产有库存风险,但拉式生产也并不完美:订单有了,虽然库存风险降低了,但因为要货急,供应风险大增,用库存控制专家程晓华先生的话说,就是“MRP紧张”。例如客户给的交期是三周,你的零部件需要五周才能到齐,加工组装时间还不算,赶工加急,总成本往往更高。
为什么餐馆上菜这么快
所以,尽管都在说拉式的好处,但很少有供应链是纯拉式的,几乎所有的供应链都是推拉结合。那推与拉的结合点应该设在哪里?重读沃顿商学院马歇尔·费雪(Marshall Fisher)的经典文章,找到了答案:能预测的部分用推,不能预测的部分用拉。
定制化程度越高,预测准确度越低,推拉结合点离最终客户越远。例如在多种少量的设备行业,产品配置多样化,制造商主要依赖客户订单来驱动生产组装,推拉结合点在零部件采购环节——对于通用零部件,制造商会按照预测驱动供应商生产(“推”),等到客户订单来了,再进行最后产品的组装(“拉”);对于通用程度低的零部件,制造商往往等到客户订单后再给供应商下单,推拉结合点离客户更远。相反,标准化程度越高,预测准确度越高,推拉结合点就与最终消费点越近。
图1-13是四种不同的推拉结合。在按库存生产模式下,推拉结合点在成品层面,生产的批量一般也大,这是常见的大批量行业,比如汽车、家电、手机,都是典型的按库存生产模式。按订单设计模式是另一个极端,典型的小批量行业,比如建筑、造船、核电站都属此列。
图1-13 四种方式的推拉结合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两个极端都不好对付:大批量行业的竞争白热,利润薄如刀刃,大家都过得苦哈哈的,供应链上稍微一眨眼,形成一点呆滞库存什么的,这半年就算白忙了;小批量行业的竞争虽然没那么激烈,但产品和供应链的复杂度高,周期长,响应速度慢,系统、流程不很完善,更加需要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弥补,所以也是过得很辛苦。
不过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会选小批量行业:小批量行业虽然辛苦,但毛利较为丰厚,成本压力一般没有大批量行业大,供需双方的关系也相对更为融洽。毕竟,供应商啥都好谈,钱不好谈:在利润薄如刀刃的大批量行业,年度、季度甚至月度降价的压力下,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是个大挑战。
此外,对产品的时效性要求越高,推拉结合点就离消费点越近。例如大型设备的关键备件,一旦停机待料,损失就非常大,所以在很多行业,备件供应链的推拉结合点就在客户的生产设施附近。例如,我在负责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备件计划时,一亿多美元的备件库存,有20多个库建在全球芯片制造的各个主要地区,80多个寄售库存点就直接建在芯片制造商现场。这样一旦客户停机待料,4个小时内,95%以上的备件就送达客户现场。在航空业也有类似的指标,一旦飞机因备件不到位,没法起飞,备件的交货时间也是以小时为计量单位。
在这种情况下,库存就被“推”到离消费点非常近的地方。这样做违背了需求预测的准确性要求,因为在消费点,非易耗备件的需求一般很难预测,即使你能大致预测平均需求,但究竟什么时候需要还是没法预计。所以,库存“推”到客户附近,提高了有货率(服务水平),但代价是高昂的库存水平、很低的库存周转率。例如在很多大型设备行业,备件的库存每年往往就周转一两次,这意味着手头平均备半年到一年的料。国防业就更低,例如美国空军的备件周转率连1次都不到。
在供应链领域,很多最佳实践都与有效定位推拉结合点有关。例如,戴尔的直销模式在成品层次是典型的拉式供应链,不见订单不组装;但在零部件阶段,却是典型的推式供应链,因为这些原材料就如小饭馆的豆角,通用性高,用量的可预测性高。惠普的延迟战略也是同理:产品的共同部分比如打印机的主体好预测,用推式生产,以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差异化部分,比如不同文字的说明书、不同地区的插头等,用拉式生产,以降低需求变动带来的库存风险。直销模式和延迟战略的成功,就在于完美地结合了推与拉。
推拉结合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公司,推拉结合点也可能随产品的生命周期而变化。
例如戴尔刚创立直销模式时,计算机是创新性产品,机型配置多、成品降价速度快,成品层次的预测准确度低,库存风险成本高,直销模式是总成本最低的供应链模式。但是,这些年来计算机成为大众商品后,配置越来越标准化,预测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最优的推拉结合点从生产商处前移到零售商,即生产商按照预测批量生产,批量供货给零售商,在零售商处变为拉。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规模效益,所以整体供应链成本最低。相反,戴尔的直销模式还是单件生产、单件配送,成本上的劣势就很明显:当计算机一台卖1500美元时,戴尔可以花30美元快递给客户;当计算机只卖300美元时,再花30美元来快递就显然不现实。
供应链与产品战略不匹配,戴尔走上了下坡路
戴尔这几年江河日下,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法有效转型供应链,实现推拉的最优组合,以合适的供应链战略来支持产品战略。当然,或许有人会问,“戴尔为什么不建个传统的供应链?”这很难,戴尔也在尝试通过传统的渠道,把推拉结合点前移,比如在好市多(Costco)和沃尔玛销售计算机。但挑战是,这意味着戴尔得建两条供应链,或者说至少在短期内两条供应链共存:一条是原来的直销模式,另一条是传统的分销模式。这会让戴尔的规模效益更差,成本劣势更加明显。这也是在戴尔的直销模式如日中天时,IBM、惠普、康柏计算机等没法转换为直销模式的原因。
在管理学上,这叫“路径依赖”。通俗地说,就是你的过去决定了你的现在,而你的现在又决定了你的未来。把这理论发挥到极点,就成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听上去有点悲观,但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只是说改变比较困难,风险较大。
股东们和华尔街不愿承担供应链转型的风险,就给戴尔种种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在2013年,戴尔选择下市,决定私有化。私有化后,外界阻力减小,戴尔得以推动更多的变革,比如聚焦商业客户和服务器——这些产品的配置较复杂,直销模式的优势较明显。
此外,戴尔跟那些别的过气技术巨头没什么两样,就是疯狂地并购并购再并购,比如狂掷670亿美元并购EMC,更多的是采用财务手段,而非业务模式、技术创新来发展。这些举措,其实大都是过气巨头临死前的垂死挣扎,看上去效果有限,这里暂且不谈。
讲到这里,顺便讲个戴尔的小故事。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的那一年,苹果巨亏近10亿美元,而戴尔正如日中天,就如今天的苹果。在一个会议上,有人问迈克尔·戴尔(戴尔计算机的创始人)苹果该怎么办。迈克尔·戴尔答道,把门关了,把剩下的钱还给股东。谁把剩下的钱还给了股东?戴尔。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香港武打片里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