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集成供应链:为什么集成不起来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管理。咨询公司、IT解决方案提供者还经常加上“无缝”二字,就好像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要按一下电钮,从设计到采购到生产到销售,就会一气呵成,一蹴而就。但现实是,我们离集成还很远,不管是那些《财富》500强,还是居民小区的小卖部,供应链大都是千疮百孔,“无缝”二字更多的是咨询公司招揽生意的噱头。

举个例子。办事处的客服人员在支持客户,要知道总部的货什么时候才能到本地,否则交货迟到,挨批算小事,如果导致客户流水线停产,连杀三次头都不为过。总部在向供应商催货,供应商的交期取决于下一级供应商的交期,而且也受别的产品影响,因为他们不只给这制造商生产一种产品。即使是按期交货,产品也可能被别的更大、更重要的客户抢走。结果呢,整个公司,上至总部,下至当地客服中心,都没法给客户一个确切的交货时间。货好不容易上了路,用的是加急发送,24小时送达,结果鬼使神差,在路上晃悠了三天才到。这期间,分部与总部、运输公司的电子邮件发了几十个,电话一通接一通,上下乱成一锅粥。

这例子看上去挺面熟,是吗?因为它在我们的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上演,无非是时间、地点、行业不同罢了。问题不是理论上有多难:不管是库存、生产还是运输,单个问题都好解决。问题是这么多环节掺杂在一起,就很难准确地知道外购件什么时候到、产品什么时候出、出多少,以及发送给哪个分销中心、发多少、什么时候发。反映到供应链上,就是产品流、信息流缺乏透明度,信息系统扮演着关键角色。也就是说,围绕订单的信息没有一环一环地串起来。

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这就是供应链的集成度不够。也就是说,企业没法围绕客户的订单,有效集成生产、采购、供应商、配送等多个环节,给客户一个可靠的承诺,并且大概率地兑现。信息系统是个根本的问题,是个工业2.0的问题。这几年,工业4.0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其实企业的最大挑战呢,仍旧在工业2.0的水平,即基本的MRP能否运转,库存数据是否准确,供应链端对端的承诺逻辑是否建立了,这都是集成供应链的基础。对这个话题,详细内容可参见我和赵玲的《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一书,282~314页。

当然,问题是没法在产生问题的层面解决的,问题常常要在高出一两个层次的层面解决。希望工业4.0能够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从而真正解决2.0的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集成供应链?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关系连接(如表1-1所示)。关系是理顺供应链上公司与公司、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愿意协作,用全局优化取代局部优化;连接是通过流程建设与信息系统,对接公司与公司、部门与部门的流程和系统,让公司与公司、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够协作,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关系是解决愿不愿意做的问题,连接是解决能不能有效地做的问题。

表1-1 供应链的关系与连接问题(示例)

关系问题就如图1-7中铺铁轨的例子。两组人员都修好了各自的铁轨,但两段铁轨没法对接到一起。从每组人员的立场出发,这项目是成功的(局部优化);但从全局角度看,这项目是失败的(全局不优化)。换一句话,就是“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

图1-7 现实中的“无缝”集成供应链

资料来源:http://blogs.mkhalid.com.

关系问题的根源不是难,而是不愿意,即两组人员不愿意沟通,做好铁轨的对接。那解决方案呢,就得在绩效考核上做文章:你不但要修好自己的铁轨,而且要保证与对方的对接;只有对接了,你才能够领走你的工程款。当把这些写到两组人的绩效合同里后,相信两组人每修一段,都会互相通气,确保大家都在朝正确的方向修。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公司大了,愿不愿意的问题要借助绩效考核来解决,而不能单纯靠企业文化来解决。有个几十亿元规模的企业,在副总裁层面都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内部客户、内部供应商的关系没法有效建立,跨职能协作度低,问题多多。老总的解决方案呢,是让高层上山接受再教育。你知道,那不是解决方案。

愿不愿协作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解决能不能有效协作的问题。这主要是个技术问题。从流程角度讲,就是有没有基本的流程、基本流程是不是通畅;从系统角度讲,就是有没有基本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否对接。

本土企业高速发展了二三十年后,业务年年增长,天天忙于打仗、救火,没有时间搞建设,比如理顺基本流程、实施信息系统等。流程有,但满是补丁,效率低下;系统也有,而且很多——总公司、分公司、各部门往往都有自己的系统,但互不搭接,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这都影响了部门跟部门、员工与员工的有效连接,让他们想协作,也很难协作,想集成,也没法集成。

20世纪90年代后期,华为导入IBM的集成供应链流程,以及围绕集成供应链流程实施、改进ERP,就是解决连接层面的问题,把公司的各个职能更好地整合到一起。这为华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帮助公司从百亿级跨入千亿级。十几年以后,华为的业务更加多元化,由原来的电信设备(小批量、长周期、项目驱动)跨入手机终端行业(大批量、短周期、价格竞争激烈),而且进入芯片行业(流程工业)。原有的流程、系统是围绕电信设备行业打建的,为适应不同的业务,需要进一步梳理。而且当营收跨过2000亿元大关后,公司的规模更大、复杂度更高,部门协作、供应链协同的挑战更大,华为重新审视端对端的流程,算是对十几年前的集成供应链的延续,从根本上讲,都是在解决供应链的集成问题。

再回到上面的催货例子。从下级供应商到供应商到制造商,从制造商总部到办事处到客户,很多公司的沟通都是靠Email。往往一个料催下来,几十个Email,抄送几十个人,大多在ERP外操作,而且Email里的信息与ERP里的经常对不上。公司内部如此,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系统就更难对接。比如在北美,上规模的货运公司会有在线查询系统,以跟踪货物,但这样的系统与生产商、零售商的系统往往不能对接。双方的沟通还得依赖Email或电话。

除了信息系统问题外,流程和职责划分往往也很混乱。办事处着急催货,往往是同一个料,向不同的部门、不同级别的人催,结果是很多人都在跟进同一个料,重复操作。有的情况下,办事处越过总部,直接跟供应商催料。我知道有个公司,都十几亿美元的规模了,各分部仍在总部设有常驻人员,就是为保证自己的催料。流程之混乱,可想而知。

总括上述关系和连接问题,关系是解决愿不愿意协作的问题,着眼合作伙伴层面(公司与公司、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连接是解决能不能有效协作的问题,着眼订单层面,即围绕订单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否通畅。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需要有能力的人来解决;订单层面的问题,需要信息化和流程优化来解决。对于一些本土企业来说,这两块都不具备,所以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很低。

例如我的一些客户中,很多规模都是几十亿元、成百亿元,每年向供应商的采购额都在几十亿元左右,有些战略供应商也是成百亿元的规模,而管理这些供应商的是些采购员,平均大学毕业也就两三年。这么年轻的采购员,根本不是大供应商的对手,没法跟供应商的高层有效对话,建立、改善供应商关系;也没能力有效制衡设计、计划、销售等内部客户,形成公司层面的合力与供应商协作。内部关系、外部关系都不顺畅,供应链的协作、集成就谈不上。在订单层面,有些公司连基本的ERP都没有,几亿元、几十亿元的采购额,几千、几万个料号,都在手工下订单,动辄得几十个、成百个采购员,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关系层面的问题解决不了,对内摆不平内部客户关系,没法系统管理需求;对外摆不平供应商关系,没法系统管理供应。于是,很多关系层面的问题,最后都转化到订单层面,整个采购部门,大半的人在路上,催料,采购做得跟销售一样辛苦。而订单层面的连接问题没有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采购就不得不做很多系统本来应该做的事,比如生成订单,发送订单,确认价格、交期、数量等,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导致分配给关系层面的时间更少,关系层面的事就做得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关系费神,伤脑筋;连接费力,花时间

另外,不管是理顺关系还是优化连接,从根本上讲,都是促进公司与公司、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作、协同与集成,必须从公司内部做起。如果一个公司没法解决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集成,就很难谈起公司与公司之间的集成,即理顺公司之间的关系、对接公司之间的系统和流程。供应链的集成看上去是很大、很空的概念,但操作起来,一定要自下而上,从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的协作开始,而不是相反。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动不动就是公司之间的宏伟战略,高谈阔论,其实都是假大空。

小贴士 三个层面的供应链集成

在广义上,供应链集成的目标有三个:开发一个好产品,制定同一套需求预测,围绕订单给客户更快、更可靠的交付。这是三个不同层面的集成,难度不同,在业界的实施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具体如图1-8所示。

图1-8 三个层面的供应链集成

新产品开发时,能否集成营销、研发和供应链的力量,快速开发出一个好产品?这是最高层面,也是最难的集成,涉及企业几乎所有的主要职能。营销从脑子里产生产品,研发落实到纸面上,供应链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三大职能代表了产品开发的三个阶段。供应链的很多挑战,比如可制造性差、成本高、速度慢等,都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跨职能集成不够,没能优化设计而造成的。

反映在企业主干流程上,就是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这个流程涉及的职能最多,挑战最大,最难实施,因而往往被企业所忽略。但事与愿违的是,就如任何流程,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开发劣质产品的概率,但也顺便“掐”掉了那些优秀的产品,剩下的就是平庸的产品,平均水平或者稍高于平均水平。这是大企业的共同挑战。当然,对大企业来说,求稳比出爆款更重要,这也就认了。

新产品开发出来后,企业能否有效对接营销和运营,制定一个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以驱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联动,比如说准备产能、库存?这就是第二个层面的供应链集成。要知道,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整合了供应链的前后端信息、智慧的预测错得最少。企业的挑战是多重预测:客户说要100个,销售担心供应不足,告诉计划是120;计划为了确保供应商有足够产能,告诉采购是140;同样博弈下,等传到下级供应商,预测就变成了160。多重预测下,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互相博弈,大家念的不是同一本经,供应链的协同就无从谈起。由同一个预测来驱动不同职能,是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一大标志。

在企业主干流程上,这就是销售与运营协调流程(S&OP)。企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对付这个流程。但遗憾的是,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的进展有限,但大多企业认识到其重要性。这里的挑战不是难,而是复杂。试想想,如果是个夫妻店,老婆在前面卖烧饼,老公在后面烤烧饼,销售与运营之间有什么难协调的?但是,对于一个几亿元、几十亿元、几百亿元的企业,前端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的销售人员,后端有几十、几百、几千的运营人员,分布在不同地区和时区,讲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销售与运营的对接复杂度之高,就可想而知了。

最基本的是围绕订单层面的集成。那就是说,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是否串联起来,等到客户订单进来后,驱动供应链各个环节层层承诺,最终给客户一个可靠的承诺?信息系统的能力不够,客户的订单没法有效地与生产、采购订单对接,企业就没法根据实际供应情况,给客户一个可靠的承诺。这是个大问题,但经常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订单层面的事,上层不介入,所以不知道(虽然知道运营层面的人整天在忙,对着计算机干很多活儿,但不知道在干什么,也没兴趣知道);基层知道情况,但人微言轻,一旦说起就容易陷入细节,沉浸在现象之中,没法有效表述问题。于是,订单层面的问题就成了必要之恶,而基层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基层精力来应对,机会成本惊人: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以及销售与运营协调上。

对于订单层面的集成,以及需求预测方面的集成,在我和赵玲的专著《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中有详细的阐述,右边的二维码是该书在京东上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