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如前所说,鲁迅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显示了成熟的品质,获得了经典的地位。这种地位后来虽经过许多波折,但一直没有被真正动摇过。许多贬低鲁迅的批评家也不能否定他的价值。
但经典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本上说,文学作品是不是经典是由后世的读者决定的。鲁迅的经典性必须由后代人来诠释、补充或重写。六经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但它并不是一个当时就有的名目。如章学诚所说:“六经不言经,三传不言传,犹人各有我而不容我其我也。依经而有传,对人而有我,是经传人我之名,起于势之不得已,而非其质本尔也。……古之所谓经……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确定经典有时是,但并不一定主要是国家行为和政治行为。经典的确定主要建立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是民族大多数的阅读体验集合形成的意见。借用西方学者的话说,鲁迅是我们民族“想象的共同体”的一个典范文本。
经典性也必须接受当代社会的考验。我们必须证明当代中国人从鲁迅遗产中吸取精神营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要说明他的哪些主张至今仍然有号召力。只有这样,经典才能保持常新。
已有论著探讨了鲁迅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有很多中国现当代作家谈论过鲁迅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也曾看到像《当代文学中的鲁迅传统》这样的题目。经典作家和作品也只有在当代文学传统中延续才能保持其生命力。鲁迅的思想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思维模式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些文学原型,乃至很多创作技巧都是对鲁迅的继承、模仿、阐释或者改写——有时还不免以戏拟方法出之。这在文学发展史上是正常的。鲁迅本人对奉为经典的儒家和道家的文本进行过讽刺性重写,将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作为对当代社会实施批评的素材。西方伟大的经典《奥德赛》也经过非常成功的阐释和模仿,出现了像《尤利西斯》这样的现代名著。
文本能否经得住“重写”,也是衡量经典文学的标准。所谓“重写”,就是复述文本某个典型或者主题,进行删削、添加、变更,并显示出创造性。文学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强调传统的连续性和常新性。鲁迅的经典被反复重写,一方面表现历史循环重复的悲哀,另一方面也正透露出鲁迅的经典地位,说明他确实写出了“国人的灵魂”。例如,阿Q这个小人物的可怜相及其命运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和母题,鲁迅以后有很多作家或者尝试用各种艺术形式对这个形象进行改造和丰富,或者对社会中与此类似的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鲁迅经典已经融化在后来的作品中,其精神通过解释者、改写者的笔延续其作用,其文本通过新的文本继续与读者对话。
鲁迅一生致力于在跨文化的重写中创造经典。他早期的翻译,吸收外国思想,在翻译和评论中使用对比、讽刺等手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鲁迅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传统中创造经典,也包括在批判传统中创造经典。鲁迅的经典作品,正是在正确地认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认识中外文化的关系、认识传统与个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作家和文化批评者们将从他的作品中解读中国现代人面临的种种问题,从他走过的道路中吸取经验。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