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三跨:飞翔的历史德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贯彻民族精神教育

张堰二中 王醒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宋志明、吴潜涛主编:《中华民族精神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俞祖华、赵慧锋:《中华民族精神新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要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就要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在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知识支撑、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基础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民族精神教育的因素,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帮助学生将民族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

一、有效运用教育素材

(一)找准人物切入点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而这些又都是通过一个个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的,因此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否则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精神教育也就会显得假、大、空而不能说服学生。只有通过鲜活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件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才能触动他们的情感,从而才能达成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

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涌现过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民族英雄、革命英雄等,他们为我们的祖国、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或可歌可泣、或令人叹息的故事或事迹。历史人物的事迹不同,他们向学生展现的思想品质也不同,但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无穷的。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总是特别注意寻找素材中的典型人物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这些杰出人物的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以此感染和鼓励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召,主动地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教育得到有效贯彻。

例如,七年级下册《两次鸦片战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典型的一课,但是本课内容较多,体量较大,为了更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们选取了林则徐这个典型人物。通过林则徐赴广州任前给道光皇帝的一道情词恳切的奏折,使学生体会他关切国家命运的忧国情怀;通过赴广州任后林则徐严格主持禁烟,积极整顿军队加强防御,坚决阻击英军挑衅以及设立译馆主动了解西方文化等行为,感受林则徐勇敢御侮的勇气和决心;再通过林则徐即使在被革职查办之后依然位卑未敢忘忧国,密切关注时局,向皇帝提出御侮建议的行动,感受林则徐对国家深厚的热爱,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还有《原始农耕的形成》一课选取大禹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感受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敬业奉献的优秀传统美德就已经发端;《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一课选取商鞅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赞赏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甲午战争》一课选取邓世昌这一典型人物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领悟其为了国家民族战斗至最后一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一课,人物很多,但我们选取谭嗣同作为典型人物,让学生感受为了国家甘愿献身的强烈的家国情怀。

历史上有很多正面人物万古流芳,也有很多负面人物因其负面事迹被人们唾弃而遗臭万年,他们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反面教材。例如,《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一课中对秦桧这个反面人物,我们通过介绍秦桧陷害忠良,使其与岳飞英勇抗金收复失地的形象产生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对其有个大致印象,然后通过杭州岳王墓前秦桧夫妻跪像引发学生思考:这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秦桧的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虽然偶有人为秦桧平反,认为秦桧通敌卖国的故事应属虚构,且杀害岳飞的责任不应由秦桧承担,但是几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其评价仍然基本趋同,这反映了什么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对秦桧的唾骂批判,其实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共同价值观,那就是对忧国忧民、忠贞报国的爱国行为的认可,对敌人委曲求全、屈服顺从的批判。

(二)适时进行历史主题教育

通常的历史教材一般是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是时序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而对于某一类或者某一方面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整理不足。再加上历史教材往往是高度浓缩,单元之间的时间跨度很大,很容易造成学生零散化、碎片化地接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感知中国历史阶段发展特点或者时代特征,从而不利于他们从宏观上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为此,我们尝试在一个历史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适时地提炼出一个贯通前后的历史主题,组织和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特定的主题来系统梳理本阶段或者本领域的历史线索,更宏观、更整体性地认知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力争在整合历史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使他们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目标、自我品格、自我价值的反思与提升。

例如,在7年级下册学《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民族觉醒与共和革命》《救国道路的新探索》三个单元的学习完成之后,可以组织一个“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近代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杰出人物?你最敬佩哪一个?请说说你的理由。这些人物可以大致划分为哪些阶层?他们探索的道路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影响?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个集中探讨,学生对近代中国在面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努力探索救亡道路的历史线索更加清晰,从中认识到中华民族并没有被危难所打倒,进而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面对危局,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在努力探索挽救中国的方法,虽然其出发点和效果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由此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思考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该如何报效祖国。

再比如,在7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完成之后,可以组织一个以“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为主题的专题活动,设置“皇帝面面观”“我心中的千古一帝”等环节,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意义上的明君圣主和暴君酷主,使他们认识到站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皇帝都为维护祖国统一、推动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国古代史中外文化交流”专题,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流、互惠互利的观念;通过“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创新”专题,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通过“古代世界的庞大帝国”,引导学生思考开拓与征服、战争与交流的内在关系。还有“世界史上的改革”“古代世界宗教比较”“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等专题,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所依托的平台。

(三)国内、国际方面教育相结合

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通常只重视对中国历史的挖掘和思考,而对世界历史的关注不足。事实上,世界历史在贯彻民族精神教育方面的意义不可低估。“通过研究别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提升自己”。对世界历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民族的历史,在拓宽视野、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共处意识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有益要素,为我所用。在探索如何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结合,共同促进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通过形成共鸣与比较差异两条路径来进行尝试。

1.形成共鸣

“世界各民族历史中的许多人和事,其反映的精神实质可以与本民族历史中人和事所反映的精神形成共鸣,从而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作用力。”最简单的例子,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世界历史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也都有热爱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民族英雄。尽管在不同国家里,爱国主义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在爱国情感方面却有相通之处。因此在世界史教学中关注此类产生共鸣的人物或事件,极易唤起学生们的热情,促进他们在情感的共鸣中实现优良品格的内化,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有益尝试。

仔细寻觅一下,这样的共鸣还有很多:公元前6世纪,印度产生大彻大悟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与此同时,中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致力于教育,整理古籍,创立儒学,奠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奴隶制政治经济高度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大致同期,中国诸子百家争鸣,著书立说,异彩纷呈。公元1—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极盛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称为1世纪繁荣;在此前百余年,中国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公元8世纪中期,是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的鼎盛时期;与此同时是中国的盛唐时期……在进行世界史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适当地引入这种中外之间的“共鸣”,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世界文明是由多元文化共同创造发展的,且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比同时期其他国家和民族毫无逊色,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比较差异

“有比较才能知道好坏,有比较才能知道真善美,有比较才能知道假恶丑”,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比较是人们认知事物、辨别正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在世界历史教学中穿插一些典型的中国历史知识,通过两者之间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世界史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已学中国史旧有知识。不仅如此,有比较就有差异,就有高下之分,如若中国占了优势,自然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即使中国落了下风,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知耻而后勇,激发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例如,在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进行复习总结的时候,就可以将之与世界同期或同类的成就进行比较: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年;南朝的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从数量上来讲,明朝以前的世界重大发明和伟大科技成就有300多项,其中有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等等。通过这种比较,可以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各国的最前列,从而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坚定了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未来的自信心。

然而,我们在中外历史的比较对照中,并不总是遥遥领先,很多时候甚至望尘莫及,被远远落下。这种比较往往会暴露我们的不足之处,似有破坏国家美好形象、让学生失落沮丧之嫌,但是“危难”往往更能够激发人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因此,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落后的一面,它会更加激发学生对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可以鼓励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披荆斩棘,报效祖国,从而把以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例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我们启发学生把美利坚民族和中华民族比较,系统地进行民族反思。我们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中美两个民族之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中华民族到了近代为什么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仅仅两三百年历史的美利坚却能百尺竿头,蒸蒸日上?你认为美利坚民族身上有哪些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引导,大部分学生都一致认可美利坚民族的实干精神、善于学习吸收多种文化营养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适当补充教育资源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如果仅仅依靠教材的资料恐怕也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和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或生动、或具体、或更有说服力、或更有启发性的知识材料乃至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推进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使民族精神教育真正内化到学生的心中。

(一)补充阅读材料 推进情感体验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机补充恰如其分的史料对于我们贯彻民族精神教育往往能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此,选择恰当的史料对于我们历史教师而言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史料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我们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可以阅读的材料。阅读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激发内心情感从而塑造人格精神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重视补充阅读材料,推进学生对民族历史、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7年级下册《暴虐与抗争》一课讲述淞沪会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拼死力争的大无畏抗战精神,在简单介绍了战役概况后,我们补充了三段文献材料:

当时我军参战约50余师,战斗兵员在70万左右,约是全国兵力的60%。投入战场人数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李宗仁回忆录》)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冯玉祥)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

亲身经历战争的抗战军官的两段文字描述非常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让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战况的惨烈,而广大的爱国军人在实力悬殊的艰难形势下仍坚持以血肉之躯来保卫家园,极大地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由衷地敬佩这种誓死守卫祖国的爱国精神;而由政府发布的撤退声明则以其昂扬顿挫的气势,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决不放弃抵抗侵略的坚强决心。

(二)借助视听资源 加强感官刺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使得我们不仅能以阅读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教学内容,还能以更加感性的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方式来再现历史。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补充一些视听资源,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而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的感染力,将他们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也需要进行甄别区分。例如,8年级下册《一国两制》这一课,教材只是用简短的文字叙述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加配几组图片,如果仅仅用教材中的这一点资源进行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事件有充分感知的,也很难让他们从这一重大事件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所带来民族自豪感。为此,我们为学生补充了“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香港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两段视频资源。通过这些历史视频,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及意义,视频中庄严的仪式及国歌能够有效地形成一种历史氛围,让学生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比我们单纯地用嘴讲述的效果要好得多。

再如,《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切地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我们播放了《我的1919》电影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演讲片段,效果显著。学生们从影片中感受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无视、日本代表的傲慢,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产生一种要国家建设得更强大的使命感,而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据理力争及其铿锵有力、悲愤激昂的发言则让学生们热血沸腾,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激发起他们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类似的运用还有《甲午战争》中播放《甲午风云》的片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播放《建国大业》的片段、《两次鸦片战争》播放《鸦片战争》的片段等。

除了视频之外,歌曲特别是一些革命歌曲,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表达了时代的心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题材。如《空前的民族危机》一课,在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歌词与乐曲相互配合,那种哀伤悲愤的呐喊、那种声泪俱下的控诉,让学生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感到愤慨不已,生发出保卫祖国、人民奋起抗争的意识。

(三)组织自主活动 加强个人体验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在历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活动,给学生以更大、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为他们创造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更多自主性的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让民族精神的教育更主动地深入内心。在教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模拟性的历史角色扮演或者历史剧、讲故事、演讲朗诵、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与历史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自我体验和经历中感受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

例如,七年级上册《文化的繁荣》一课涉及儒墨道法、阴阳纵横、民兵杂等众多思想流派的思想,课前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分组,其中儒墨道法各一组,其他流派为一组,请学生们在课下针对自己所选思想流派搜集资料,分析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各流派都提出了什么样的对策。由于有些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难度,所以在准备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并加以指导。正式上课的时候,在回顾总结上一课所讲的春秋战国群雄并立诸侯争霸,劳动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以后,就提出了本课的关键性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个关心国家前途、人民疾苦的有识之士,你们会拿出什么样的对策呢?然后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儒墨道法各流派,根据自己的已有准备发表看法。学生们表现非常踊跃,甚至有的小组之间还针对谁的对策更有效产生了辩论,还有的学生自己制作了道具衣服,惟妙惟肖地表演当时读书人的样子。虽然,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方面等还有些欠缺,但是这种积极参与本身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初步意识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同时这种类似于辩论的形式使学生初步地产生了一种社会责任意识。

三、尝试“跨学科”教育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历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一向是十分紧密的。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文献材料来帮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特别是遇到古代文献的时候,带领学生顺利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就成了非常迫切的问题。除了历史性的文献,我们也经常运用文学作品作为辅助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感受时代精神、产生情感共鸣,此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环境描写等来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情感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时我们就可借助于语文学科老师的专业知识。

例如,七年级《唐代的诗与画》一课,我们希望通过杜甫的诗歌让学生了解唐代中期以后的社会风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此选择了杜甫的《石壕吏》作为详细分析篇目。在此过程中我们请了该班的语文老师来为学生们进行5分钟的诗歌解读,让学生大致了解了诗歌所述内容,并通过遣词用语的字斟句酌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关切人民苦痛的忧国忧民情怀,最后由语文老师进行现场朗诵,沉郁顿挫、饱含深情的慷慨悲歌,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他们对劳动人民极大的同情与热爱。《宋词与元曲》一课,我们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请语文老师现场带领学生赏析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爱国词,感受中国豪放词派的大气磅礴,以及作者愿为祖国统一而献身的豪情壮志,从而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报国情怀。

梁启超曾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可见,历史与地理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培养一定的地理空间意识对于我们贯彻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七年级《农村包围城市》一课讲到长征,为了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界的重重险阻,我们请了地理老师来给学生们介绍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湘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等险要地理形势以及雪山、草地等的艰苦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坚定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开展图像教学时,我们还向美术老师寻求帮助。如八年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课在讲述“艺术三杰”时,我们请美术老师来带领学生们欣赏比较中世纪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像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圣母像,通过两个时期圣母像美术表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光辉,也就是关注人本身追求和谐自然的人文主义精神。再如,八年级《20世纪的文化》一课中教材选用了画家毕加索的两幅作品《格尔尼卡》《和平》,这种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我们教师理解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学生,所以请美术老师讲述,通过专业的艺术讲解,学生才真正明白了画中所表达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刻地感受到法西斯的暴行、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美好,进而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单独学科的教学各成体系,缺乏必要的沟通,已经不适应现实了。为了实现更有效的学科互动合作,贯彻民族精神教育,我们还需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可以尝试着将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成为固定模式,共同探讨学科之间可能渗透的交叉点、共通点,就结合度比较高的知识点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讨论。我们还可以争取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去听课,学习不同学科贯彻民族精神教育的切入点和策略方法。跨学科互动是我们贯彻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