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竞争:中国企业竞争战略实战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这个棋手有点“冷”

一盘棋下得好,人们自然会关注棋手——布局的人。布局飞鹤乳业全产业链的是董事长冷友斌。有意思的是,从二次创业到现在十几年的漫长时光里,冷友斌的棋路无论动静、虚实、攻守、弃留,在旁人看来都有些冷僻,难以看懂,行棋如风、落子无悔。

飞鹤乳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962年的黑龙江农垦总局赵光农场老八连乳品厂,1984年,“飞鹤”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飞鹤人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1992年,冷友斌出任乳品厂厂长,上任伊始,就开始对工资制实行改革,取消固定工资,实行按岗位和贡献来确定的绩效工资。这个做法遭到年长员工的反对,但冷友斌顶住压力,一步步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飞鹤。

冷友斌说:“见识和视野很重要,你见过好的,就知道了差距。穷则思变,如果真想改变,你就会去找方法。”

20万元买一叠纸的“败家子” 冷友斌当厂长之前,厂里没有做市场的意识,都是在家坐着等老客户上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经济还没完全退出,奶粉好卖的时候,领导要写条儿,不好卖的时候,堆得满库房都是。

“有时候,我早上刚进办公室,奶农们就来了,一进门扑通就给我跪下,求工厂将奶资付给他们,说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要钱。可是我们奶粉卖不掉,拿什么给人家钱?我知道在家坐着是卖不出奶粉的,就组建销售队伍,做市场、品牌、渠道。”

当厂长期间,冷友斌一直自己跑市场。跑南方市场时,火车过了山东,从江苏到浙江一路能看到许多高大宽敞的工厂,冷友斌很羡慕,他想象着飞鹤将来也能盖得起这样的厂房。可是他们连做市场和品牌的门道儿还没摸到。冷友斌想到找老师——他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前身是上海轻工高等专科学校)食品专业,有问题找老师,在他看来是最便捷、最可靠的了。事实上,在下文中你还会看到,“有问题、找老师、立课题、做项目”这种开放式研发的思路伴随着飞鹤后期的发展历程,一直持续到今天。

20世纪90年代初,MBA教育和商学院还不像今天这么多,哈尔滨工业大学市场营销系也是刚刚设立,冷友斌找到那里的一位副教授,付他20万元,请他带领一个课题组帮飞鹤做整体营销策划和品牌。冷友斌虽然是厂长,可厂子那时还归赵光农场管,农场的老干部们见他一下子花那么多钱,买回来一个叫“课题报告”的几十页纸的玩意儿,都说这小子瞎胡整,是个“败家子”。那年冷友斌只有30来岁,他知道在国企机制中,自己不能硬杠,遂在次年将课题费用砍去一半,当然,后来对方交来的课题报告质量也差了很多。

一只价值1400万元的“鹤” 2001年农垦总局成立完达山集团,决定把赵光农场的老八连乳品厂完全收回去,上级安排冷友斌去完达山做副总。冷友斌虽然理解农垦总局想做乳业大航母的战略谋篇,但他不堪忍受体制内的僵化,没有领命,而是带着飞鹤品牌另起炉灶,条件是接受原厂1400万元的债务。

跟冷友斌出来创业的有100多人,其中包括核心领导班子、整个销售团队的60多人,还有一些技术骨干,他们转至齐齐哈尔克东县,开始二次创业,成立了新的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外界以为飞鹤品牌要“黄”了,谁想背着千万债务的冷友斌以飞鹤二次创业地址变迁为名,红红火火地搞了一次经销商大会。大家一看,嗬,这只鹤换了个地方,飞得好像还更欢实了。

以上学之名 冷友斌当“老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京大学上学。他跟团队说,我累了,想歇歇,想去北大上个学。2002年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北大经理短期培训班。4个月后,他拿着结业证回来了,还为飞鹤带回来一个新的总经理,一同带回来的还有由北大市场营销学教授及研究生组成的顾问团队。团队如梦方醒,“老大”哪是去休息啊,分明是去招贤纳士了。

冷友斌花了数十万元请北大项目组帮飞鹤做了整体品牌策划、VI、市场和产品初步定位。那是2002年,北京房价最贵的亚运村也只有不到5000元一平方米,这笔投资不是个小数目,但使飞鹤奶粉上到一个新台阶。

衣锦还乡 坊间流传说冷友斌拉队伍创业时,曾对兄弟们许诺将来让每个人都能在海南买套房子。采访时我向他求证此事,他笑着说:“那都不是个事儿。当初出来创业,我的想法就是把这100来号人养住,而且收入要比别人高。2002年年底,我给高管每人买台车,每人买件貂绒。春节回老家,得让大家面子好看,不能让人小瞧,家人一看你啥变化没有,会笑话你创业没成功吗。这也算是激励吧,但它是阶段性的。”

如今,冷友斌带领飞鹤二次创业已有17年,所有创业元老们依旧追随着他。令行禁止,飞鹤团队具有超高的执行力。

咱们打打广告呗 2003年,飞鹤宣布要在克东建设300吨世界级工厂。从2003年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正是国内乳品企业寻求扩张、“百花”竞放的“黄金5年”。尽管后来的教训证明那是野蛮生长的5年,中国乳业为此付出了两个甚至三个“黑暗5年”的代价。

其时,外资品牌尚未长驱直入,国内乳企为了抢市场,几乎都将重金投在各路媒体和终端打折促销上。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各家乳企天价聘请的形象代言人,抱着圆滚滚的婴儿做奶粉广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那时我们对冷总说,咱也打打广告呗,咱的奶粉也好卖一些。”在采访中,飞鹤乳业副总裁魏静跟我说,2004年他刚离开娃哈哈销售高管的位子加入飞鹤,做的依然是销售业务。无论是站在他的角度,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个建议都是合乎逻辑的。

但是,冷友斌却去买了地,盖了厂房,买了最先进、最贵的设备,5年间,建设并投产了两家世界级工厂(共1300吨),还建了两个拥有万头奶牛的欧美示范牧场。同时,他还将上千万的资金投入研发,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一起开展中国母乳的研究课题。

中国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儿不算”,祖先的古老智慧告诉我们,饲养家禽牲畜的风险不可控,而且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低。所以,当其他企业将资源集中投入产品宣传和终端促销上时,一个二次创业不久、羽翼未丰的乳粉厂却为了做一罐奶粉,砸钱去研究怎么种草和养牛,也就难怪遭到众人的嘲笑了。

冷友斌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为什么敢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