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国际比较
按照国际通行的计量方式,一个国家全部雇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只是表明一个国家全部就业人员在当期所创造的全部财富价值以工资和劳动报酬形式向全部雇员分配比例的大小。因此,全部雇员的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大小首先与雇员在一个国家全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大小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雇员在全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越大,这类人员的工资总额和劳动报酬总额在一个国家的新增财富价值中显示出来的比重就越大,即这类人员从新增财富价值中分享到的份额就应当越大。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中还涉及新增财富价值的产业构成、不同产业中的雇员分布、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工资收入分配方式等。
对一个国家全部雇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宏观占比进行全要素透彻分析确实非常复杂,而且需要比较翔实的数据给予支持,因此难度很大。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我国相关统计数据要么过去就没有,要么口径不一且较为散乱,要么经常出现时序上的中断,因此在这类分析中无法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现在只能对部分年份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进行粗略的估算。
(一)前期和近期的国际比较
表2-2使用了对我国2008年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数据的估算结果,并与部分国家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在工资占比的国际比较中可以发现,2008年我国工资占比还比较低,在表中所列出的国家中是最低的,要比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值低20个百分点左右,甚至比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还要低7个百分点。再看劳动报酬占比的国际比较,2008年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也是比较低的,同样要比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值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与表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却没有显示出较大的差距,如我国只比哥伦比亚低4.2个百分点,比墨西哥还高出2.2个百分点。这说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2008年我国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确实都很低。但是,与发展中国家同期相比,虽然工资占比同样偏低,但由于国内企业的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支出比例相对较大,所以汇总后的劳动报酬占比并没有显示出如同工资占比那样的偏低现象。
表2-2 我国与部分国家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前期状况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部分国家统计资料和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库数据整理。
对表2-2中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各个国家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高低与本国雇员在本国全部就业人员中的比例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经测算,不论是否包括中国在内,这些国家的工资占比与雇员比例的相关系数都高于0.6,劳动报酬占比与雇员比例的相关系数更是接近0.8。如果分类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工资占比大都高于40%,劳动报酬占比大都高于50%,这些国家的雇员比例则大都高于80%,甚至超过90%。相反,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哥伦比亚、中国)的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者都相对较低,同时其雇员比例也大都低于70%,甚至低于60%(见表2-3)。
表2-3 我国与部分国家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近期状况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部分国家统计资料和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库数据整理。
表2-3反映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7个国家的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情况。从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008年到2013年这个时期内,我国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其他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总体格局在2007年到2012年这个时间段内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2012年,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工资占比仍然多数保持在40%以上,劳动报酬占比仍然多数保持在50%以上;那些经济上还不是很发达的几个欧洲国家的工资占比则仍然保持在30%~40%,劳动报酬占比则仍然保持在40%~50%;那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偏低国家的工资占比则仍然在30%左右,劳动报酬占比则仍然在40%以下。2008年到2013年的5年间,我国工资占比上升了8.7个百分点,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了12.2个百分点。反观表中列出的其他国家的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幅度,则大都在1~2个百分点。可见,这一时期我国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幅度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这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在国际上仍然处于领先水平,工业化进程在持续,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呼应的是工薪就业者队伍的扩充速度也非常快。在这5年间,我国雇员比例总计上升了16.9个百分点,比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上升幅度还要大。这与表中所列国家的雇员比例5年间变动幅度大都只有1~2个百分点形成了更加鲜明的对照。
在这5年间,我国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上升速度较快,缩小了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尽管现在的差距仍然在10个百分点左右),基本脱离了原来工资和劳动报酬两个占比都相对偏低的状态,也因此进一步印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二)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变动规律
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在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到底会出现怎样的变动轨迹?这种变化是受哪些因素支配的?各类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又有多大?对此,现有经济理论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并令人信服的解答,至今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
这里不妨以日本为例。根据对收集到的现有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加以整理,观察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状况,再进一步观察分析雇员比例的同期变动状况,并且从它们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走势当中分析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见表2-4)。
表2-4 1955年以来日本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政府及研究机构相关统计资料加工整理。
经过战后恢复期,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60年代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后,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直到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才逐渐减速。从表2-4我们可以发现,1955~2012年,从总体趋势上看,日本的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都走出了一个倒“U”形曲线,而且顶点都出现在1975年。在1975年以前日本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都在波动中逐渐上升;在1975年日本经济转入低速的增长期后,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都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根据表中雇员比例同期变动情况观察,在1975年前这一阶段,日本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的逐步抬升与雇员比例快速上升相伴随。这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前文得出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高低与雇员比例大小密切相关的结论,即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雇员比例上升的影响。但是,根据表2-4我们还能够发现,1975年以后,日本的雇员比例仍然在持续上升,进一步从70%上升到将近90%,而工资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却并没有再随之上升,而是经历了一个下降过程,然后工资占比逐步稳定在43%左右,劳动报酬占比逐步稳定在51%左右。
其实,一个国家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历史变动,不但受到一般性规律的制约,而且与这个国家的特殊环境和发展经历有很大关系。一个国家某个阶段的某些现象并不一定就具有普遍性。比如,日本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倒“U”形变化历程就不是一种普遍性规律。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资源贫乏但经济仍在快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当时日本雇员的工资水平伴随前期经济快速增长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有意调整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之后,石油危机带动的物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严重削弱了企业和整体经济的附加值,但在通货膨胀开始漫延的同时,较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增长速度一时无法抑制,或者能够被生产率的快速上升及时给予吸收,因此,这时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必然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这就在1975年前后产生了所谓的上升顶点。此后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在波动中逐步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也不过是经济政策和经济实态进一步调整的结果。
我们可以从日本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历史变动中发现几点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认识:首先,在一个国家工业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且使第一产业比重相对降低的发展阶段,必然会推动以工资和劳动报酬为生活依靠的雇员比例以较快速度上升,进而推动全社会雇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份额在国民经济新创造价值中的份额出现明显的并且是持续性的上升,其表象就是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逐步上升;其次,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在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或新的国际竞争平台之后,受本国自身条件、发展战略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雇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水平也会逐步寻找到一个新的定位,并将雇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逐渐磨合到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程度,其表象就是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会在波动中逐渐稳定下来;最后,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向经济发达国家发展的进程中,雇员劳动报酬中的工资比重会相对降低,其中的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部分的比重将相对上升,其表象就是雇员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特征更加醒目也更具有代表性。如果做进一步的归纳,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历史变动轨迹或变动规律应当是台阶式的,在某个阶段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应当寻求一个符合国情的相对稳定局面。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还应当监控工资占比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劳动报酬占比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