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2版)(列国志(新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镀金时代(1860~1898)

1860年至1898年间,美国实现了空前的跳跃式大发展,历史学家援引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同名小说称该时期为“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

一 内战与废奴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北美殖民地已有约60万黑人,占总人口的1/5,其中约55万是黑人奴隶。19世纪初美国南部兴起了棉花种植业,带动奴隶制再度风行南部地区,并向西部地区扩张领地,建立起更多的种植园和新的蓄奴州。

1819年位于中西部的新州密苏里申请加入联邦,引发了美国南北方之间第一次重大的公开的政治冲突。当年美国南北方各有11个州,在国会中各有22名参议员,政治势力旗鼓相当。密苏里作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加入联邦,成为政治上举足轻重的大事。经过1年多的斗争,直到1820年从马萨诸塞州分离出来的缅因也申请加入联邦时,双方才达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密苏里妥协案”(Missouri Compromise)。为了维持参议院的均势,密苏里和缅因分别作为蓄奴州和自由州加入了联邦。同时还规定其余西部未建州的领地以北纬36度30分为界,界限以南保持奴隶制,界限以北禁止奴隶制。

南部社会的真正统治者是一伙总计不过几千人的大奴隶主。这些大奴隶主们主宰着包括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佛罗里达、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得克萨斯、阿肯色、密苏里和田纳西州等广大南部地区的经济命脉、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美国的废奴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哈丽雅特·比彻·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成为脍炙人口的废奴作品。1859年10月16~18日约翰·布朗在弗吉尼亚州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反奴隶制起义(John Brown's Raid)。虽然起义被很快镇压了,但是,布朗和他的战友们却用鲜血和生命为南方的奴隶制敲响了丧钟。

18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一次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选举。主要代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共和党反对扩张奴隶制,但不准备干涉各州的奴隶制;而主要代表南方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党则坚决维护奴隶制,并且不惜以南部各州退出联邦相威胁。11月6日,共和党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1809-1865)没有得到南部10个蓄奴州的任何选票,但是赢得了18个自由州中17个州的多数票,最终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的当选令南部的奴隶主们惊恐不安,沮丧绝望。1860年12月20日,蓄奴州南卡罗来纳率先铤而走险,宣布退出联邦。1861年1月,密西西比、佛罗里达、阿拉巴马、佐治亚和路易斯安那等州相继宣布退出联邦。2月1日,得克萨斯州也宣布脱离联邦。2月4日,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提议下,密西西比、佛罗里达、阿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和南卡罗来纳6个州的42名代表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集会。8日,会议宣布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9日,推选密西西比州参议员、种植园奴隶主杰斐逊·戴维斯(Jefferson Davis, 1808-1889)为南部同盟的临时总统,并通过了维护奴隶制度的《同盟宪法》。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任总统的当天,便接到南部叛军围困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要塞的消息。4月12日,南部叛军向萨姆特要塞发起炮击,2天后联邦守军撤走,要塞陷落,美国内战正式开始。

内战之初,南部诸州宣称为建立一个“大奴隶制共和国”而战,北部则宣布为恢复联邦的统一而战。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北部占有绝对的优势,拥有全国34个州中的23个州,占有全国3/4的领土,自由人口约2200万人,掌握着差不多全部的美国军火、钢铁和纺织等轻重工业,仅纽约一州的工业产值就4倍于南部诸州的总产值;而南部只有545万自由人口和352万奴隶。但是当年南部拥有更多的军事人才,且其独裁体制比北部的民主政治更易于进行战争动员,还占有在南部土地上作战的地利之便。

7月21日,仓促南进的联邦军遭遇南部同盟军的猛烈阻击,遭致布尔河战役(Battle of Bull Run)失利。联邦政府上下震惊,打消了3个月内速胜的预想,准备长期作战。

随着内战的深入,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进步的立法。1862年3月10日,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禁止使用军队捕捉和引渡逃亡奴隶的法案。4月16日国会通过了在首都地区禁止奴隶制的法案。5月20日,林肯总统签署了《宅地法》,规定自次年元旦起,凡年满21岁的美国守法公民只要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领到160英亩的国有土地,耕种满5年后就可以得到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宅地法》堵塞了奴隶制向西部扩张的道路,得到了广大民众特别是西部人民的热烈支持。6月19日,国会又宣布在各准州和所有未来新领地上废除奴隶制。7月17日,国会又通过了《没收法》,规定没收叛乱者的所有财产,其奴隶解放为自由人,并授权总统使用被解放的奴隶去镇压叛乱。同日通过的《民兵法》规定,凡逃入并投效联邦军队的叛乱者之奴隶,其本人和家属都解放为自由人。

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正式颁布《释奴宣言》,宣布当时仍在叛乱各州及地区的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释奴宣言》发表后,南部黑人大批逃亡北部,并踊跃参军。到1863年10月,联邦军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

1863年3月3日,联邦国会通过了《征兵法》,规定凡年龄在20~45岁、身体健全的男子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将美国的志愿兵役制改变为义务兵役制,为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保障。到当年底,联邦兵力增至91.8万人。相比之下,南部同盟早已感到兵源枯竭,1862年4月已实行义务兵役制,但是逃避兵役和军中开小差者比比皆是,累计多达几十万之众。同时南部各地黑奴起义不断,内战期间逃亡北部的黑奴多达50余万人。

1863年6月3日,罗伯特·李率7.3万名南军北进宾夕法尼亚。林肯指示胡克集中力量打击李军,但是胡克坚持进攻里士满并以辞职相抗,林肯遂派乔治·米德(George G. Meade, 1815-1872)接替胡克,率军寻敌作战。6月30日,两军在葛底斯堡(Gettysburg)遭遇,随即展开美国内战中最惨烈的葛底斯堡大会战(Battle of Gettysburg)。鏖战至7月3日,李军战死3903人,打伤和失踪约2.4万人,损失兵力1/3,罗伯特·李下令撤退。林肯指示米德追击,力争彻底歼灭李军。但是天降大雨,米德追击不力,李军渡过波托马克河,逃回了弗吉尼亚。这一战,联邦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3155人战死,约2万人受伤和失踪。不过,这一战成为美国内战的决定性转折点,联邦军从此开始全面反攻。

葛底斯堡大捷的次日,1863年7月4日,格兰特将军攻克密西西比河上的重镇维克斯堡,俘虏南军3万多人,全面控制了整条密西西比河,将南部同盟拦腰切断,阻断了西部地区对南部同盟的一切补给。在外交上,葛底斯堡大捷和维克斯堡大捷使欧洲列强认识到南部的失败已成定局,从而令南部同盟陷入了彻底的孤立。

1863年11月19日,为了祭奠葛底斯堡战役的英灵,林肯总统来到葛底斯堡战场,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赞扬了阵亡的将士们,并激励人民为“自由的新生”(New Birth of Freedom)和“民有、民治和民享”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的永存而奋斗下去。

1864年3月9日,新任陆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指示威廉·谢尔曼(William T. Sherman, 1820-1891)将军挥师10万“向海洋进军”(March to the Sea),打进南部,消灭南军有生力量,摧毁南部的作战资源。5月7日,谢尔曼大军从查塔奴加出发,轻装快进,绕敌前进,迅速突进佐治亚,令南军措手不及、一路溃退。9月2日,谢尔曼军攻占南部重镇亚特兰大。休整之后,谢尔曼大军于11月16日再次大举南进,所到之处烧毁粮食、杀死牲畜、拆除铁路桥梁、捣毁机器厂房、扫荡一切作战物资。12月22日,谢尔曼军占领萨凡纳,完成了对南部同盟在经济和战略上的毁灭性打击。

1864年11月8日,林肯战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克莱伦,再次当选美国总统。1865年1月1日,在林肯总统的极力推动下,联邦众议院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解放奴隶的措施。到年底,该修正案获3/4以上州的批准而正式生效,奴隶制在美国被彻底埋葬了。

1865年2~4月,谢尔曼大军从萨凡纳北上,再次横扫南、北卡罗来纳。与此同时,格兰特大军11.5万人在3月中旬将罗伯特·李的5.4万南军主力围困在彼得斯堡。4月2日,李军突围,逃出彼得斯堡,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陷入混乱,奴隶主们争相逃命。4月3日,联邦军开进里士满。4月8日,李军残部约3万人在距离里士满80英里的阿波托马克斯再度陷入7万联邦军队的包围。4月9日,大势已去的罗伯特·李率军向格兰特投降。4月18日,约瑟夫·约翰斯顿(Joseph Eggleston Johnston, 1807-1891)率3.7万南军在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向谢尔曼将军投降。5月10日,南部同盟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在佐治亚被俘。5月26日,南军最后一支部队在新奥尔良投降。至此,美国内战以联邦政府和北部工业资产阶级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4月11日,林肯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重申了对战败的南部实行宽容的政策。提出只要有1/10的南部白人宣誓效忠、组成州政府便可以重新加入联邦,甚至对内战主犯戴维斯及其内阁成员也全部赦免,主张不要迫害或杀害过去的敌人。14日,在他的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上,林肯再次重申了对南部的宽大政策,并做出取消对南部封锁的决定。当晚,林肯偕夫人来到华盛顿的福特戏院观看演出《我们美国兄弟》(Our American Cousin), 10点15分,一个支持南部叛乱的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思(John Wilkes Booth, 1838-1865)混进林肯的包厢,从背后开枪刺杀了林肯。不省人事的林肯总统被转移到对街的一处私宅,次日逝世。

二 南部的重建

林肯逝世的当天,副总统、民主党人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 1808-1875)继任为美国第17任总统。5月29日,约翰逊公布《重建宣言》,赦免拥有2万美元以下纳税财产的所有叛乱者,恢复其奴隶之外的所有财产权利。不在赦免之列者,须提出申请后由总统予以特赦。随后,约翰逊特赦了提出申请的1.5万人中的1.35万人,几乎宽恕了所有的叛乱者。

为了避免国会的干预,约翰逊利用国会休会期间加紧推行其排斥黑人的南部重建计划。到1865年末,南、北卡罗来纳、佐治亚、密西西比、得克萨斯、阿拉巴马和佛罗里达等7个州在完全排斥黑人的情况下,选出了联邦参、众议员,制定了州宪法,组成了由南部同盟旧官员和种植园主操纵的州议会和州政府。南部政治出现了某些反动和倒退,逃亡的奴隶主重返故地,索回被没收的财产。南部各州在批准《宪法第13条修正案》的同时,又先后制定了限制黑人自由与民主权利的《黑人法典》。规定黑人没有选举权、参政权和陪审权等,黑人不得拥有土地,无权自由选择职业,不得从事独立的经济活动,不许自由迁徙和选择居住地点,等等。其中黑人不得随意接近白人,不得以表情、言语和行为“侮辱”白人等种族隔离规定,后来又演变成臭名昭著的吉姆·克劳法(Jim Crow System)。

1866年夏季,田纳西州的一些原南部同盟退伍军官组建了白人种族主义恐怖组织三K党(Ku Klux Klan),后成为南部民主党支持的半军事组织,以前南部同盟官兵为骨干,专门杀害黑人和南部进步力量。约翰逊政府对南部地区不断发生的残杀黑人事件置若罔闻,令南部的反动势力有恃无恐。

针对南部诸州的反动行为,联邦国会中的共和党温和派和激进派提议并推动国会于1866年3月14日通过了《公民权利法案》。规定除不纳税的印第安人以外,美国所有的合法居住者不论种族、肤色、居住地和是否曾为奴隶,均视为美国公民并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任何州与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法律、规章或惯例为借口剥夺公民的正当权利。法案提交白宫后,被约翰逊以“偏袒黑人”为由否决。4月9日,国会又以2/3多数驳回了总统的否决。6月13日,国会通过了以《公民权利法案》为基础、经过修改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

1867年6月,约翰逊为了加强南部的州权,竟然违反《军队指挥权法》,直接向南部5个军区发布了削弱司令官权力的命令,随即又罢免或调离了同情和支持进步力量的军区司令。8月12日,约翰逊又违反《官职任期法》,罢免支持进步力量的陆军部长埃德温·斯坦顿(Edwin M. Stanton, 1814-1869),斯坦顿拒绝离职。1868年1月13日,参议院驳回了约翰逊撤换陆军部长的决定。2月21日,约翰逊无视国会的决议,强行任命洛伦佐·托马斯为临时陆军部长,令其接管陆军部,但斯坦顿拒不离职。

1868年2月24日,被约翰逊激怒的国会通过决议,启动对约翰逊的弹劾。3月4日,众议院向参议院提交了弹劾文件,指控约翰逊违反《官职任期法》、《军队指挥权法》和蓄意藐视国会等11项罪行。3月5日,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萨蒙·蔡斯(Salmon Portland Chase, 1808-1873)主持,参议院开始审理弹劾案。5月16日和26日,参议院进行了两次表决,最终以1票之差不足2/3多数弹劾失败,宣判约翰逊无罪。

1868年11月,尤里西斯·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 1822-1885)当选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政府对南部的反动势力依旧是一再地退让,经济上又多有贪污舞弊丑闻。1876年拉瑟福德·海斯(Rutherford Birchard Hayes, 1822-1893)当选美国第19任总统。海斯就职后,根据大选中与民主党达成的秘密政治交易“海斯-蒂尔登妥协”,立即从南卡罗来纳、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州撤出联邦驻军,将三州政权拱手让给民主党,致使民主党重新掌握了南部各州的政权,南部的重建工作以南北双方的妥协而结束。

重建后的南部,种族主义势利依然强大,种族隔离依旧严重,黑人处境甚少改变。农业上盛行谷物分成制,走上了缓慢而痛苦的农业发展道路。工业上对北部垄断资本的依赖不断加强。整个经济结构缺乏弹性与活力,使得南部经济远远落后于全国。1880~1900年间,南部的人均收入只及全国人均水平的51%。

三 经济高速发展

内战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工业化的脚步,经济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基本上还是一个经济上依附于欧洲的农业国,但是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并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形态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内战期间,1862年5月20日,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对战后美国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在经济上迅速地展开了广大的西部疆域,吸引众多人口大举西迁,形成了大批的西部宅地农场主,既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粮食,又极大地延展了国内市场,使整个的美国经济体得以快速放大。其次,《宅地法》还直接地推动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美国政府对各家铁路公司和土地投机公司的大量土地馈赠,被这些大公司高价转手零售,由此获得的巨额资本金又被投入铁路铺设或西部矿山开发,或者转而投资于东部的制造业。

同样也是在内战期间,1864年2月25日,联邦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体系法》,使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通货,初步建立起一体化的金融体制。此前,美国各地滥设私立银行和州立银行,致使通货混乱、储蓄缺乏保障、信用不良、金融不稳。此后,大多数州立银行均转变为由国会颁发执照的国民银行,使金融市场逐步稳定下来。1869年以后,美国银行的资本积累率高达每10年45% ~60%的增幅,吸收外国资本也从1869年的15亿美元增至1897年的34亿美元,有力地缓解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资金短缺。

1860年以后,联邦政府又将外贸关税大幅度提高,并长期保持高关税壁垒,排斥欧洲工业品的竞争,扶持民族工业占领国内市场。同时拆除各州之间的贸易壁垒,鼓励国内竞争与商品的自由流通,提升国货的质量与国际竞争实力。1879年以后,美国国际贸易开始以顺差为主,并且出现了农产品和原料出口下降、工业品出口上升的贸易结构变化,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对欧洲工业的依赖,转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

另外,1864年《移民法》通过后,大量的青壮年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平均每年37万人之多,到1900年累计吸纳新移民1300多万人,使美国人口从1860年的3150万人猛增至1900年的7600万人,超过了当时的主要欧洲大国,既为美国经济储备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有助于美国国内市场扩大和对外经济扩张。

同时,联邦政府还对工业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国外引进倾注了不懈努力。1880~1900年间,美国专利局每年签发的技术专利特许证书都保持在1.5万~2.5万件。完备而又高效的专利制度保障了美国工业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不落后于欧洲,而且在许多领域引领世界之先。尤其是以电力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崛起,使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又率先展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创办了爱迪生公司。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只白炽电灯泡,随后他又发明了发电机、馈电线和配电系统。1882年9月,世界上第一座中心发电站在纽约建成,美国成为电力工业的故乡。

1875年,康涅狄格州威斯莱阳大学创建了美国第一座农业试验站。随后各州纷纷仿效,对美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876年3月10日,苏格兰侨民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及其助手在波士顿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部实用电话机。1880年贝尔电话公司成立,开始大规模推广电话事业,使美国很快便成为世界上电话使用最普遍的国家。1896年无线电通信也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领域。通信技术的进步使美国经济结合得更为紧密,推进了垄断企业的形成。

1886年,另一位重要的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 1846-1914)改进了交直流变电和高低压变电等电流电压应用技术,为电力的长途输送与广泛应用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到19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主要城市全都兴建了发电厂,大企业普遍应用电力作为能源。铁路上也采用了电力信号系统,城市生活中出现了电灯、电话、电车、电扇和电动缝纫机等家用电器。电力技术的突破与电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且使之迅速赶上和超过了使用蒸汽动力的英法德等老牌欧洲工业国。

1893年9月21日,杜里埃兄弟研制成功美国第一辆单汽缸内燃机汽车。1896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 1863-1947)研制出时速25英里的汽车。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9年开始大规模生产“T型汽车”(Model T)。美国汽车工业逐渐形成。

伴随着新技术在各个经济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美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186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还不到英国的一半,在主要工业国中排名第四。而到了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约为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人均国民产值也从19世纪70年代的531美元增长到1900年的1000美元。188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开始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全国铁路网从1870年的5.3万英里猛增到1900年的近20万英里,约为当时世界铁路总里程的1/3,超过欧洲铁路里程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