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本书从逻辑结构上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一)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本书在准确界定“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概念的基础上,从立体视角对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开展研究。一是从横向比较的视角即静态视角,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文献、报刊资料,采取多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各个离散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来分析、归纳和总结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征。二是从纵向比较的视角即动态视角,从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发生的时间维度和历史发展轨迹,分阶段地分析、归纳和总结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在历史变迁中的特征和趋势。三是在整体上深入分析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以课题调研和访谈的案例为基础,对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印证前述的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结合,便于更全面地把握我国当前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应急管理研究奠定现实基础。

(二)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形成机理研究

本书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分析方法,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劳动科学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形成机制,旨在解决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形成的理论问题。从经济学的分析视角,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建立“非合作博弈模型”“刀锋上的博弈模型”以及“稳态合作博弈模型”三个理论模型。从管理学视角,运用自组织理论来分析群体性劳资冲突形成机制,建立群体性劳资冲突的自组织演化模型。从社会学视角,以集体行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群体性劳资冲突的集体行动模型,并对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政治学的视角,以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形成过程中劳方主体与政府和工会的互动过程中如何形成群体性行动的政治空间。从劳动科学的视角,以劳动关系学中的劳动关系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劳动关系这一特定系统作为分析对象,从劳动关系系统的角度建立群体性劳资冲突行动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将劳动关系系统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因素都纳入模型。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对上述形成机制进行实证解析。群体劳资冲突事件的形成机理分析是后续制定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预警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

(三)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规律和演化模型研究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系统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其演化过程是一个基于演化博弈的自组织过程。本书首先从系统的视角,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规律并构建静态、动态和综合演化模型。在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理论基础上,分析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耗散结构、熵流以及自组织系统内部的协同机制。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构建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静态演化模型(含动力机制)和动态演化模型(演化阶段模型和演化过程模型)。最后,建立演化博弈行为主体、规则系统和时间三维构成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综合演化模型。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较为深入地解析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并进行了实证验证。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静态演化结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演化阶段。

(四)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系统是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对体系中事前预警的部分,旨在预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并进行有效的劳动关系风险管理。在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演化模型分析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已有文献,构建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理论指标体系,在两轮专家调查基础上,通过主观的德尔菲法和客观的隶属度分析法对上述理论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建立操作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在149份企业问卷以及495份员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折半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正式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变异系数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独立性和鉴别力检验。在建立量化评分标准基础上,采用极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并运用模糊综合预警法对149家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劳动关系状况预测。采用四区域法对预警界限进行分区,并确定每一区域的预警量化界限。根据指标实测值进行警度判别和风险评估。

(五)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标准化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这部分集中研究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对体系构建中事后应急处置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系统设计、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应急干预以及标准化的应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群体性劳资冲突演化博弈过程的基础上设计的应急系统包括应急决策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干预系统以及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四个子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首先根据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征和典型案例,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进行分类和分级,根据不同类型和级别梳理各类型各级别典型案例发生的情景和影响因素,根据每一类型、每一级别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发生情景及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特征和要求,分类、分级制定应急预案,形成包括全国范围内(行业性)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急预案、区域性劳资冲突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单个企业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急预案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本书对应急干预开展理论研究,通过干预变量的选择、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时间序列模型构建、干预效应识别以及干预模型计算方法的分析构建了应急干预理论模型,在应急干预理论分析基础上,分别提出企业、政府、工会、专家学者、社会媒体等其他第三方力量应采取的干预措施以及如何进行群体心理干预。本书提出“案例—情景—应急预案”的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框架,构建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对预案内容模型和基于案例推理的应对预案系统实现模型,研究和分析构成模型的应对预案情景特征。本书运用情景分析方法,案例推理方法及计算机系统索引、检索、匹配方法,研究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对预案体系中子模块的实现思路和途径,构建应对预案系统案例生成标准流程框架,并以近年来新发生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为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应对预案系统进行验证。

(六)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长期应对机制研究

本书从长期制度构建的视角,着眼于企业层面,沿着三条主线开展研究,即企业工作场所中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预防机制建立、企业人性化劳动关系管理构建以及企业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笔者认为,群体性劳资冲突问题解决的长期应对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体系,该体系包括预防机制、管理体系和集体谈判制度。企业工作场所中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预防机制的建立旨在化解劳方个体与企业的劳资冲突和矛盾,从制度上避免群体性劳资冲突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企业人性化劳动关系管理构建旨在通过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减少日常管理中劳资冲突的发生;企业集体谈判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旨在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通过劳资双方公平、公正的协商,达成一致,从制度层面避免劳资冲突的发生。

二 研究方法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研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劳动科学、复杂性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方面,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研究解决该问题拟采用多学科的不同理论、模型和技术手段的综合。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一)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本研究选取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发生较多的区域、城市、行业以及企业进行调研,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区为重点调研区域,以出租车、餐饮、建筑等劳资矛盾较为突出的行业为重点调研行业,以改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性质类型为调查重点,对劳动关系政府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以及法院等单位进行深度访谈。本研究选取政府主管部门及司法机关10家进行深度访谈,调查的企业样本量149个,员工样本量495个。调研数据和访谈主要用于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复杂系统构建、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预警预测指标体系构建、仿真系统验证等。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德尔菲法选取劳动关系领域和应急管理领域相关专家学者16人,企业相关专家5人,工会专家3人,共计24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二)文献与案例分析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方法,以网络资料为索引,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各类报纸、期刊与专著的检索与翻阅,对纸媒报道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案例深入分析;采用二维分析法,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对改革开放30年来各类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并归纳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发展的趋势。

(三)情景分析法

本研究通过构造可能发生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情景环境,包括构造事件发生的基础环境情景、特定环境情景以及各个参与方及相互之间的博弈行为的情景,分析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情景的各个方面,为应急体系的构建提供案例和情景基础。

(四)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用EMOS17.0对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预警指标权重。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折半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本研究的正式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变异系数法对预警指标体系进行独立性和鉴别力检验。在建立量化评分标准基础上,采用极值法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并运用模糊综合预警法对149家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劳动关系状况预测,采用四区域法对预警界限进行分区,并确定每一区域的预警量化界限。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演化路径的可测变量进行降维处理。

(五)模拟仿真法

对研究成果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三 技术路线

本研究首先归纳当前群体性劳资冲突的科学问题,在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与趋势分析、形成机理研究以及演化研究,在清楚描述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并采用经典案例对设计开发的应急管理系统进行验证,最后建立以集体协商制度为核心的长期应对机制。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2。

图1-2 总体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