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青海科学发展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时期,青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青海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酝酿新突破,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协调性等方面作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900元,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59亿元,年均增长2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亿元,年均增长26.5%,创造了青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新纪录,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 注重从青海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十一五”时期,青海从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了以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规律和路径的,欠发达地区闯出一条科学发展成功之路的新模式。通过着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动资源开发向加工转换、延伸产业链条方向发展,初步改变了单纯开发矿产资源、出卖原材料的落后开发方式。通过深化对优势资源的认识,积极发掘高原自然生态、历史和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种资源,提出并加快推进旅游名省建设,极大地拓展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领域。通过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整合西宁工业园区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布局,增强了竞争优势,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扎扎实实打基础,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青海针对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薄弱的现实,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着眼长远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地勘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培育发展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盐湖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服务业蓬勃发展,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高原特色农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五年来全省发展基础和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了省会到州府通二级公路、州府到县城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91%的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青藏铁路格拉段、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柴木铁路、玉树机场、天然气涩宁兰复线、涩格复线、石油花格复线、拉西瓦、公伯峡水电站、盘道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站改造及相关工程、曹家堡机场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西宁市、格尔木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城乡差距拉大的现实,青海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加强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启动实施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益性项目,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联动发展、工业和农牧业竞相发展、特色产业和地质勘探同步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五年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两基”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省州县三级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设了青海科技馆、青海大剧院等大型科技文化设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2%;不断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建设和谐青海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平安青海建设、平安寺院建设、平安校园建设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通过创建活动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 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统一,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提升发展水平的双赢
“十一五”时期,青海不断深化对自身生态地位的认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不考核生产总值、不提工业化口号,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引导和支持当地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民族特色加工业。在重点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使发展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能耗排放降低的基础上。五年来,以三江源、青海湖流域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和西宁南北山绿化成效显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23%;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坚持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完善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9‰以内。
四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激活内力和借助外力有机结合,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时期,青海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步伐,深化其他各项改革,着力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改善投资环境。从青海实际出发,确立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开放合作、着力应用的自主创新工作思路,有效推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技术与资本融合,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巩固加强,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自我发展能力极大增强。五年来,省、州(市、地)、县三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投资、财税、金融、教育、卫生、文化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向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拓展,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与提高,青洽会、环湖赛等大型经贸文体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大美青海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五 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在促进和谐中推动发展
“十一五”时期,青海面对小财政、大民生的特殊省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扩大经济总量与分享发展成果统一起来,把促进发展与扩大就业协调起来,把相对富裕的群众与困难群众的利益兼顾起来,集中有限财力向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倾斜,不断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每年财政支出的70%都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省人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得到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全面建立,养老保险不断扩面,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基本形成,失业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福利和救助制度与措施日益完善;大力推进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奖励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积极推进,农牧区住房条件显著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855元和3863元,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3.6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万人次,减少贫困人口8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