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青海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受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青海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进而制约青海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进程。
一 缩小发展差距的压力依然很大
从总体来看,未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无疑将有新的提高。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将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有较大提升,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青海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纵向比较来看,2001年以来,青海连续10年保持了GDP两位数的增长,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是,从青海与全国、东部地区的横向比较来看,青海的发展仍然较慢,与全国的差距较大,且有逐步拉大的趋势,10年来,青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为3861亿元,比宁夏少了近千亿元,不及江苏2009年一年投资的1/8和广东的1/4。2009年,青海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全国第24位降至第28位,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全国第25位降至第29位。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2.68元,比全国少2056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4.99元,比全国少5255元。从青海来看,保持较快速度发展是青海科学发展的基础与必然要求,但全省市场主体发育缓慢,民营经济比重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整体开放水平不高,如何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同时,在地区间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缩小与全国在城乡人均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任务极其艰巨。
二 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艰巨
青海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方式仍显粗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仍然是全省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未来青海经济将进入加速起飞阶段,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将出现新的重大变化,传统的规模速度型增长方式将被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所代替,但是对于以产业战略性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模式升级等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要求来说,青海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善投融资环境、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等方面仍然进展缓慢,滞后于发展需要。目前,青海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水平。产业结构依然比较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资源型开发为主,粗加工的产品和企业比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配套协作能力较低,真正衡量工业化水平的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0%左右,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消费尤其是出口的拉动能力偏弱。近年来,青海通过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根本改变,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全省国土总面积的近一半,8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场载畜量平均下降30%,青海已是全国沙化面积最大的3个省区之一,减人减畜和增产增收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个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仍然偏低,而且社会化程度不高,机关和事业服务的色彩比较浓厚。如果不加紧转变发展方式,就很有可能在全国乃至世界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掉队落伍,与全国包括与西部其他省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三 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
青海公共服务能力薄弱,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够,社会保障还不完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人口素质教育程度低,特别是农村教育基础仍然薄弱,学校布局分散,整体办学条件差,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就业压力大,尤其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效应,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失业人口特别是大中专毕业未就业人口仍然较多,长期稳定就业依然是一个严峻问题。卫生资源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卫生发展与健康水平的差距明显,资源配置上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长期存在,卫生医疗服务及设施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不全面,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等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基本制度不完善,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2011年青海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23.5万人和40.1万人,二者比例为1∶1.71。扶贫攻坚难度加大,青海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按新标准测算,全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为138.36万人(农民104.36万人,牧民34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若要实现青海省新的扶贫开发规划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时使8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四 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严峻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不安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大量存在。一是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征用、草场纠纷、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拆等领域,由普通犯罪案件诱发其他矛盾和问题进而酿成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件时有发生。二是社会治安管理难度较大,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存在,恶劣势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有增多迹象。在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失地农民、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中的一些人,采取极端行为发泄不满的事件有可能出现。三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挑动民族情绪,利用民族问题分裂祖国、危害人民的活动严重影响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局,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主动适应这些深刻变化,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安定,成为青海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