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的美术:从老《译文》到《世界文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余中先

《世界文学》杂志向来重视美术,这是一个传统。说《世界文学》,不仅仅包括杂志的前身、茅盾先生首编的《译文》,而且还可以算上它的精神前辈鲁迅先生等人创办的老《译文》。

庄嘉宁先生的这一份宝贵研究,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努力发掘,它不仅总结了一本杂志的艺术轨迹,还为我国的文学期刊解剖了一个“美术”的标本。

一本杂志中的美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开本的设计,封面的设计,刊名的书写,四封中的艺术作品的刊登,画家画的作家像,作家自己画的绘画作品(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作家的自画像(包括漫画),作品文本中的插图,文学名著插图作品的选登,彩色插页,书签……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世界文学》对诸类美术因素向有常年的探索,嘉宁先生的这一研究项目也把它们一一地梳理了出来。其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故事中体现出杂志人的艺术眼光和美术趣味,而这种眼光和趣味又保证了一本杂志中艺术魅力的散发,一个编辑部中艺术氛围的传承。

嘉宁先生的这份研究从鲁迅谈起,这很好。不过在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著作中,要把鲁迅纳入研究对象,似乎应该把《世界文学》及其前身《译文》和老《译文》的关系说得更透一些。尤其是,要把《世界文学》重视美术的传统跟鲁迅的观念,老《译文》“因图立文”的做法等都联系起来谈。因为,这种联系本来就是存在的,而且《世界文学》的编辑是很有意识地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嘉宁先生的这份研究中对此已经有了详细的、令人信服的说明,我这里只不过是想借“开篇之首”再次强调一下。《世界文学》与鲁迅先生编辑的老《译文》不仅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继承关系,而且在美术观念上也明显存在着一种师承关系。

我当了多年的《世界文学》主编,于美术等却是外行,每每思及刊物的艺术因素,心中不免多有愧疚。当年鲁迅先生对刊物的美术工作的尽心尽力自不待言,我辈仰慕不及。老主编高莽先生本身就是画家,重视杂志的美术工作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特长,这一点,在杂志中所刊登的外国作家肖像画方面尤其明显。另一位老主编李文俊先生对美术有着特殊的爱好,曾主编过《外国文学插图精鉴》一书,率领编辑部多位人员参与,可惜我因出国留学,当时不在岗位,并没有投入其中。此外,老编辑沈宁女士、编辑部老主任李政文先生也都是美术方面的内行,为刊物提供了许多很好的美术作品。如今,庄嘉宁先生更是有心,为从老《译文》到新《译文》再到《世界文学》薪火相传的美术工作做了这一个全面的总结,其成果可谓丰硕,实乃可喜可贺。

嘉宁先生的这洋洋洒洒十多万字,还有大大小小几百幅图画,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刻意以“图”说“文”,细细想来,也算是一种以最适当的形式来诠释内容的研究方式。图是好图,只是原有的种种彩色在这里变成了单色,不免成为技术处理上的遗憾,但愿正式出书时那些色彩还会回来。

于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