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逻辑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探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推行和落实,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地区出现了适龄入学儿童人数下降的现象,特别是人口偏少的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入学人数持续减少。与此同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大批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外流,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萎缩。由于生源骤减且分布稀疏,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麻雀学校”“一师一校”,以及复式教学和隔年招生等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村办小学、县乡办中学的学校布局不再适合农村教育实际。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对中小学布局进行适当调整。进入21世纪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自此,以改革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为契机,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集中资源办学”却又出现了新的“上学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方便农村孩子上学,又要考虑到办学质量,寄宿制学校就成为当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寄宿制中小学是国家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的,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中小学生的办学形式。

其实,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部分省、自治区就已经创办了寄宿制学校。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的基础上,为完成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2年起,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寄宿制中小学办学和生活条件,实施范围是2002年底西部尚未实现“两基”的地区以及中西部已经实现“两基”但基础仍然薄弱的部分地区。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00亿元,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建、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可见,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对其给予了较多的支持与肯定,普遍认为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大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学校的发展却面临办学经费不足、安全隐患大、教师负担加重、教育成本增加、寄宿生自理能力普遍低下等问题。

如何在寄宿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难题,提高农村办学质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学界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然而,在诸多的探讨中,人们很少运用实证调查方法对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进行系统研究。基于此,我们将目光转向了远离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