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几于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前471年之间。他所著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却包含着丰富而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社会主张,其中关于水的论述,更是非常独特而富于影响力。老子对水的论述,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自然之水;二是道德之水;三是辩证之水;四是变化之水。四个方面相互既有所区别,同时彼此间又有密切联系。这里先就老子的自然之水思想作一些研究和分析,其他方面的论水思想在后面有关章节中会涉及。
大家知道,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本质上就是一个“道”字,这也是百家之中道家之所以为道家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道”呢?
《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这两句话一上来就让人不知所云,如果仅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的话,很难一下子明白这两句话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种简约精练而语义奥深的文字风格,或许是老子表达其哲学思想的特别魅力之一。我们揣摩其意,大致可以这么理解:可以说出来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可以叫出来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真正的名是不可命名的。许多研究老子思想的学者认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典型的本体论者,即真正的客体或主体,均不以具象而存在,它既不是某种有形的物质或物体本身,也不是某种具体的思想或理论。
“道”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混混沌沌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它就存在了。它寂无声息,寥无形体,独立存在而不消失,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它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道”,再勉强形容它叫做“大”。“大”是说运行不止,运行不止就无处不到,无处不到最终必将返回本源。所以说宇宙间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人是四大之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是取法于自然。
这一段话进一步论证了老子关于“道”从哪里来、“道”有什么特点以及“道”与天地人的关系。在老子看来,“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在没有天和地的时候,“道”就已经有了,“道”既独立于天地,同时又运行不止,而天地万物又都是以“道”为生成变化的根本。“道”的特点是寂无声、大而远、行不止。宇宙间的“四大”唯“道”为首,天、地、人虽也大,但都排在“道”之后。天、地、人三者当中,天是最大的,天取法于道,是按着“道”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构造和运行的,而“道”则是取法于自然,是自然规律和特点的体现。
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像对老子其他很多话的理解一样,对这段话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认识和解析。有人认为,这里的“一”“二”“三”没有具体所指,而是泛指由“道”生成万物的一个过程描述;也有人认为,这里的“一”代表天,“二”代表地,“三”代表人;还有人认为,这里的“一”不是一般的数字一,而是一个哲学用词,表示初始之意,指宇宙万物的原始状态,而“二”和“三”表示由原始状态而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递进。这三种理解都有其解释的合理性,但究竟哪一种更符合老子的原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不管是哪一种理解,可以看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道”作为万物的最高统帅,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均受“道”的制约和调控。
可见,在老子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里,“道”是最高的思想理念,世界万事万物均寓于“道”的规律和法则中,而这些规律和法则又是寓于自然之中,自然又超越于“道”,是“道”之为道的法则与源泉。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老子哲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哲学,因为他把万事万物生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具有自然属性的“道”之中。
理解了老子“道”的思想观念,就不难理解老子关于水的一系列论述了。老子对水最著名的论述是“上善若水”。这句话的原文出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道德经·第八章》)这话听起来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种基于道德出发对水作出的评价和赞美。这个感觉应该说没什么错误,在推理上也不存在逻辑上的颠倒或混乱。但如果在了解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理念后,这种道德上的评价其实就已经成为第二位的事了。
在老子思想观念中,既然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源于取法自然的“道”,那么,作为一种具体物质的水,当然也不会是例外,应该也是由“道”而生、循“道”而行。然而,作为自然界的水,其存在形态、运动方式、功能作用等,又与其他很多物质大不相同,气态的水可以如烟如雾似混沌世界,就像“道”在初始世界里的状态;液态的水可以四处流动,激流澎湃若雷霆万钧,点滴之水虽细弱无力,但经年累月却可以滴穿磐石;固态的水可以是雪,可以是冰,能够塑造出无数动人心魄的美丽风景。自然界中的水,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不像其他物质那样形状稳定和易于辨识、把握。水形的千变万化、水势的趋下不争、水利的包孕万物以及水性的至刚至柔等现象,给老子的思想以很多很深的启示和联想。水的无所不在,水的浩大无边,水的流转不息,这些不就是“道”的特征和属性吗?老子从对水的观察与思考中,似乎找到了自然界中“道”的身影和形象。
但是,在老子的思想深处,“道”是先天而生的,可想而不可知,可念而不可即,是看不见、听不到、抓不着、说不清的。而作为自然世界具体的、形象的水,是天与地的构成因素之一,不可能先天地而生,顶多与天地同时而生,而且是可见、可听、可感、可知的。水的这些特点,分明又与先天之“道”构成认识和理解上的矛盾。
在老子以“道”为核心、为最高统帅的思想中,“道”在物质上是万事万物之宗,在伦理上属于“上善”,即最美好、最高尚的品质。可问题是,作为万物之宗和“上善”之品的“道”,在现实世界中都是找不到的。而只有水,一方面很有“道”的特点和味道,另一方面又确确实实不是“道”。因此,水在老子的思想王国里,就成了现实世界中“道”的替身,说水“几于道”,就是接近“道”,也正是因为水“几于道”,所以才有“上善若水”,即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