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破解的结构布局难题
(湖北省黄石市图书馆,4350000)
近年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区域基础较为薄弱,城乡差距十分明显,从科学发展和长效管理的要求而言,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结构合理和发展均衡的难题。
一、结构不尽合理
1.上下结构
城乡公共图书馆有顶层、中层和底层的结构:顶层为城市中的省市级图书馆,中层有地市区县图书馆,底层有街道乡镇、社区、特殊人群集聚区和村图书站室等基层服务点。这些上下结构存在有科学规划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如顶层结构中,纽约市公共图书馆有4个市级层面的主题研究图书馆,即社会人文科学、黑人文化、表现艺术以及工业和商业主题馆,这在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图书馆体系中绝无仅有,而这样的结构对于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言,是值得借鉴的,也是提高城市软实力所需要的。另外,新加坡图书馆和香港图书馆都有介于顶层和中层的区域级图书馆,这也是我们在构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他山之石。从体系结构的协调发展而言,目前处于底层结构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最为薄弱,不少城乡结合部和进城务工者居住区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尚未阳光普照,不少街镇和村的图书馆站室还难以维持,而这恰恰是保障广大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发展的重点。同时,顶层、中层和底层之间的联动与互动(如城市图书馆的通借通还等)也是图书馆结构优化需要完善的地方。
2.类型结构
从服务对象的年龄层次而言,公共图书馆有成人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其中成人图书馆较为重视,少儿图书馆或成人图书馆中的少儿服务区则不受重视或不太受重视,如有的地方在规划建设少儿图书馆或成人图书馆中设置少儿服务区时,有相当的随意性。如上海有市级少儿图书馆,在19个区县中只有4个区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这在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中就存在有结构的残缺性。美国等发达国家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年龄有细化分层服务的安排,而我国少儿图书馆一般都不设年龄段,如0岁到2岁,2岁至4岁,如此等等,这也同样是少儿图书馆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从服务对象层次而言,公共图书馆有研究型图书馆和大众型图书馆,其结构比例应当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和广大读者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没计和安排,同时要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的适度超前性。
二、布局不够均衡
1.空间布局
从全国东中西部的大型区域而言,东部图书馆的数量要比中西部多,西部地区有的省市的顶层中层和底层的三层结构还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如青海省西宁市图书馆多年来尚未落实馆舍。从一个城市的中型区域以及一个区县的小型区域而言,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都普遍存在有数量不够均衡的现象,包括空间区域布局不够均衡,人口数量对应不够均衡。近年来,有的城市提出十五分钟图书馆文化服务圈或按照人口数均等进行图书馆布局建设就是针对图书馆空间结构不够均衡而提出的改进举措。
2.城乡布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资源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在经济社会和市政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包括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北京、上海与重庆等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以及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的新图书馆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象中可见一斑。相对而言,农村的图书馆事业就显得比较薄弱,不少县图书馆无购书经费,乡镇图书馆和行政村的图书室更为薄弱,有的连服务的物理空间尚不具备,当然更谈不上经费的落实和人员的配备。这种现象,即使在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中也同样程度不同地存在。
3.网点布局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是覆盖全社会,这就要求在进行空间布局和城乡布局的同时,对城乡社会的人口居住点和人口流动点有所关注,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网点要进行专门考虑。如市民集中居住的社区会所,进城务工者集中居住区,人流密集的商厦、街区、车站、机场,都应当考虑进行布点,使图书馆的文化流融人到生活社区和商品流以及物流之中,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无处不在,更加贴近读者。在城乡进行残疾人服务网点的均衡布局,让残疾读者能够就近得到图书馆的服务以及送书上门的服务。而以上这样的网点布局目前在城市和农村中都是较为缺乏的。
三、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
1.均等发展与率先发展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普遍均等的要求是否意味着城乡和地区之间就一刀切、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了协调发展与率先发展的关系:“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在中央的指导下,上海和江苏都有率先发展的目标政策。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均等发展需要率先发展来引领,需要率先发展来促进,需要率先发展来支持,也需要率先发展来激励。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图书馆目前还十分滞后,要在短期内达到东部地区的均等化水平是不现实的;即使就东部地区而言,也存在东部地区中的“西部地区”。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进行的,当代中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均等化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地区城乡发展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和政策调整以及发展路径的设计,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发展的不均等在新的基础达到新的均等,而不是以均等化的原则阻碍东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继续发展和率先发展,从而最终也将影响到中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事实充分证明,正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从而带动了其他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均等化与平均数
平均数并非等于均等化,少数大型图书馆和部分区域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也能带来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图书馆服务平均数的上升,但这往往并不能体现出惠及全民的原则,也不能体现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愿景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并非简单的平均化,而是惠及全民或体现出大多数读者文化权益的均等化,因为平均化并不能克服区域和城乡的悬殊差异,如同少数富翁以及收入高出员工数十倍上百倍的高管也会使一个机构的人均收入上升一样。我们只有倡导惠及全民或大多数读者的均等化,才能在理念与实践上真正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发展城市图书馆纵向统筹的两级总分馆制
城市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是全球城市图书馆发展的普遍规律。如美国芝加哥市有1个市级总馆、2个区域馆、79个社区分馆;新加坡现有1个国家级图书馆总馆、3个区域图书馆、19个社区图书馆、18个社区少儿馆;香港现有1个市级总馆、5个区域馆、28个社区分馆、32个社区小图书馆,10个流动图书馆。2005年12月,上海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城市中心图书馆建设,进行了城市总分馆制的积极探索;之后,这种总分馆制又发展为两级总分馆制,即市图书馆为区县图书馆的总馆,区县图书馆又为街镇图书馆的总馆。这种发展模式现开始为内地的许多城市所采用。但是中国的城市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在中国城市的三级酎枣体制下进行的,在这种纵向条块分割的环境下,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难以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布局,协调发展。因此,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提出了对中国城市原有的三级公共财政体制进行改革的要求,即在城市的两级总分馆制中,要不断增加其同一性的元素,如统一采访编目、统一宣传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通借通还;统一网上服务、统一物流配送、统一人力资源建设、统一开展行业文明创建,如此籍,逐步形成一个紧密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进而打破三级财政体制,逐渐发展成为打破条块分割、进行纵向统筹的全市一体化的城市总分馆制,这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07.6.17
[2]张子云等.横向布局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程焕文.普遍均等惠及全民[J].图书与情报,2007(5)
[4]于良芝.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J].图书与情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