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预防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纠正工作中的不安因素,制定本制度。
1.注重护士思想教育:加强职业责任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学习机械通气、气管拔管和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预防知识。
2.注重心理护理及宣教: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患者,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不适反应,借助家属的力量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患者用简单的手势交流,以了解患者的想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吸痰、换药、翻身等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3.合理应用镇静剂:需要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者应根据镇静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时通知医师合理追加药物。提高患者对气管导管的刺激阈值。符合拔管指征的患者则无须继续追加镇静剂,及时拔管。及时拔管一方面大大减轻患者的不适,另一方面利于呼吸功能恢复。
4.导管固定方法合理:用绢胶布固定时,胶布的长度宽度合适,交叉固定在双颊,以增加自行拔管的难度。固定的胶布要每天更换,发现松脱或潮湿后随时更换。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除胶布固定外,可用扁纱带于枕后打一死结,松紧度以容纳1个手指为宜。
5.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予以约束带适当做腕部约束,但要注意上肢活动度,考虑到即使躯体移动后亦不能使手触及导管,必要时加用海绵手拍固定,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
6.呼吸机支架固定:呼吸机管道连接气管导管后要有一定的移动度,避免患者头部大幅度活动时将导管拔出。支架与呼吸机管道的固定衔接处应尽量靠往呼吸机方向,并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保证患者头颈部活动时导管不发生滑脱。
7.常规护理活动时防滑脱:制定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步骤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操作完毕均要将气管导管、呼吸机管道及患者肢体固定牢靠才可离开。
8.选择合理通气模式:如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后仍然持续进行正压控制呼吸易产生人机对抗,待机时间或撤机时间过长、撤机步骤不合理、模式调整不佳均会造成患者烦躁,导致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发生。
9.监测和急救:凡有人工气道者严密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尤其做好呼吸机和氧饱和度的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气管插管盒等抢救器材,保障在非计划性拔管后能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总之,ICU高技术的应用对患者产生的躯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是相互影响,不能完全分开的,非计划性拔管存在主客观因素,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责任心,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和观察工作,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雷丹 林芸 段淑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