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红色经典”小说的产生、发展与改编之路
(一)“红色经典”小说的内涵
何为“红色经典”?提到“红色经典”,多数人都能说出三五句,即使无法从宏观上给出定义,也可信手拈来几个例子。到现在为止,对于“红色经典”的准确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各方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21世纪初,“红色经典”一词“游走”于中国文艺界的各大媒体间。在官方文件中作为正式用语给出的定义,即“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有些人认为,“红色经典”涵盖的范围极其有限,仅有10部文学作品,而且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于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出版的小说。这10部作品就是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以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上海的早晨》,这些作品完整地表现了共产党成长变化的方方面面。
本文所探讨的“红色经典”的内涵是当今对“红色经典”最为普遍的一种定义,即“红色经典”是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指导方针,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内容以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具有民族风格、民族做派,为工农兵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
(二)“红色经典”小说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滥觞期
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处于生死关头的共产党对文学艺术的关心较少。当时的革命根据地仅仅依赖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如活报剧、说书等进行文艺宣传的教育工作。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革命斗争、英雄浴血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这些事迹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而重要的素材。1942年,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大众服务,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为新文学指明了方向,作家们开始围绕讲话精神,热情地进行文学创作。随后,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更加高涨了作家们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红色经典”小说,如《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1944)、《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1948)、《暴风骤雨》(周立波,1948),还有一些从苏联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1933,翻译于1942年)、《被开垦的处女地》(肖洛霍夫,1932,翻译于1954年)等。
2.高潮期
1949~1966年,俗称“文学十七年”,也是“红色经典”小说创作的高潮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国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经典”小说叙述这一时期的变化——稳定的创作环境、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创作具备了内外优势,促使“红色经典”小说的创作达到巅峰。代表作有《腹地》(王林,1949)、《青春之歌》(杨沫,1958)、《苦菜花》(冯德英,1958)、《创业史》(柳青,1960),等等。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小说题材分类严格,有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工业题材等,而且不同的题材被赋予不同的级别,如工农兵题材优于知识分子题材。
3.低谷期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红色经典”小说创作的低谷期。“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几乎阻断了“红色经典”的继续创作,只有极少部分作品出现,如《桐柏英雄》(前涉,1972)、《大刀记》(郭澄清,1975)、《闪闪的红星》(李心田,1972)等。在“文革”期间,以江青为首的一帮人大搞“样板戏”,其实这些“样板戏”很多都是移植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在艺术手法、主流创作上与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只是比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政治意识倾向,从人物描述到情节设置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多数塑造的都是些完美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周遭有一群人,形象充满正能量,他们在面对敌对势力的时候英勇无比,用革命组织的关怀与人文争取到了“问题人物”,在群众的协助支持下最终战胜敌对势力,赢得胜利。
(三)“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之路
“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之路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第二个方面是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笔者2000年这一时间点为分界线,分别探讨了21世纪前“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与21世纪初“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两个阶段。
1.21世纪前“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
21世纪前,对于“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既涉及由小说改编成电影,也涉及由小说改编成电视剧。1949~1966年是“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电影从起步到丰收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局势,通过文艺作品来宣传革命精神、增强大众的爱国情怀是巩固国家政权最好的方式。同时正值一系列革命战争(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取得胜利,国家继续进行土地改革,革命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创作素材丰富。但受尽战争折磨的大众文化水平有限,小说对于他们较难接受。于是,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拍摄出我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第一部电影《桥》,该片是一部讲述工农兵故事的电影。紧接着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即1950年上映的《吕梁英雄》(改编自1944年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
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高潮期出现在1956年之后,“文革”之前。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相关资料显示,1957年电影的产量达到40多部,是1951年产量的四倍。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这一时期呈迅速上升之势,到达它的“丰收期”,代表作有1956年的电影《铁道游击队》(改编自1954刘知侠的同名小说)、1959年的电影《青春之歌》(改编自1958年杨沫的同名小说)、1960年的电影《林海雪原》(改编自1957年曲波的同名小说)、1960年的电影《红旗谱》(改编自1957年梁斌的同名小说)等。
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从它的产生到发展大约经历了16年的时间,相较“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电影而言出现得较晚。中国早期的电视剧并不是彩色的,而是以黑白为主。据笔者可查资料显示,我国首部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是1984年的《红岩》(改编自1961年罗广斌、杨益言的同名小说),这部电视剧一播出,立即引起轰动。紧随其后的便是1985年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改编自1954年刘知侠的同名小说)。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在中国的普及,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得到相应发展,代表作有1995年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自1958年李英儒的同名小说)、1997年的《青春之歌》(改编自1958年杨沫的同名小说)、1999年的《敌后武工队》(改编自1958年冯志的同名小说),但是发展并不十分迅速,因此也未形成有影响的局面。
2.21世纪初“红色经典”小说的改编
进入21世纪,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开始大批进入人们视野,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而且电视剧拍摄技术的进步也大大地促进了“红色经典”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发展。2000年翻拍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自1933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红色经典”小说)在我国上映后一炮而红,立刻得到官方与民间的认可,收视率极高。随后,2003年的电视剧《林海雪原》(改编自1957年曲波的同名“红色经典”小说)以及《红旗谱》(改编自1953年梁斌的同名“红色经典”小说)在各电视台轮番上映,2005年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改编自1954年刘知侠的同名“红色经典”小说)也在电视台黄金档播出……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02~2004年被批准立项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41部,850集,就2000~2014年的播出情况而言,进入21世纪后,由“红色经典”小说改编上映的影视作品有29部,其中电视剧23部,电影6部(见表1)。
表1 2000~2014年“红色经典”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