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中国周边环境评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如何审视未来5~10年中国的周边环境本章作者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室主任、副研究员。

在制定一项大战略或者安全政策时,各国一般都要考虑其内外环境,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性以及外部环境的性质与状态分配其资源,然后进一步确立国家的战略目标。一旦确立目标之后,评判能否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往往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好坏。粗略来看,评估一国的周边环境,需注意以下几大类的因素。

第一,本国的战略目标。显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家,其目标不同于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级阶段的国家。两者的社会基础、政治体制与经济结构非常不同。社会基础涉及民意转变、民族主义等因素,而政治体制则与政治动员能力、决策体系以及资源汲取能力等密切相关,经济结构是否优化则与国际竞争能力强弱相关。与快速变动中的发展相比,相对静态的文化传统与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会影响到战略目标的设定,具有较久远的文明传承的国家会追求特定的国际地位和历史荣耀,而处于强国包围的国家要比地缘政治环境优越的国家在战略上显得更为谨慎。

第二,国际体系的影响。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现代国际体系,特别是19世纪后期经由欧洲的帝国主义政策扩展至全世界之后,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受制于国际体系的约束,各国在设定战略目标时需对所处的国际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在使用各类手段时也要看是否会受到国际体系的制约。每一阶段的国际体系都有其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主导规则,如果一国手中拥有的手段以及实行的方式与国际规则大体相符,那么就能减少其实现国家利益的成本,至少可以获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并增强对外行为的合法性。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能够减少其与国际互动的成本,增加从外部获得促进国家实力增长的机会。反过来,一个敌对的外部环境则显著消耗本来能用于发展的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以及外交资源,从而放慢发展速度。因此,认识国际体系(地区体系)的性质以及是否有利于该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任务之一。

第三,在审视外部环境时,还必须意识到国际体系中的强国往往有能力和意愿改造不符合其战略目标的体系。自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存在着两个霸权性国际体系,即所谓“英国治下的和平”和“美国治下的和平”,英美两国对国际体系进行了符合其战略利益的建设和改造。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无论是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上都逊于霸权国,因此也都深受英美两国以及英美对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力量对比和战略关系方面,进行外部环境的评估时往往会注意到国际体系中少数大国的发展及其对外政策,在东亚地区尤其需要注意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行为。

第四,考虑互动关系。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像中国这样的处于崛起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因为中国不断增长的国家力量能够影响到国际局势,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显著增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在面临帝国主义势力重组亚洲格局时,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外部力量影响。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一时期逐渐过去,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它越来越对地区乃至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目前正迅速进入一个双向影响的阶段,中国自身已经成为周边环境的一部分。由于中国自身被纳入系统,如何准确界定外部环境与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关系变得相当复杂。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未来5~10年可能影响中国周边环境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亚洲地区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也将取得压倒性地位,这意味着中国周边环境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权重将进一步上升,原本属于一个较小范围的地区性环境将显著扩大其影响范围,与其他地区环境、全球性议题的交错也将更为深化,因此勾勒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发生的趋势性变化就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