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尴尬时刻
小时候我有个总会在门口停下来的坏习惯,我看起来就像一只小狗徘徊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因为犹豫不决而不知该何去何从。跨过门口的那一刻,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接下来该如何应对里面的社交世界。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应对那份无所适从,我的直觉就是想离开,但心里清楚自己不能总是逃避。一如尴尬者所常常遭遇的,对于未知社交情境的焦虑让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就只好停在那里,无法动弹。
许多孩子对于应该如何满足生日聚会或睡衣派对上的常规社交期望都有一种天生的直觉,我的父母却必须不厌其烦地提醒我社交互动中那些基本的注意事项。直到我十几岁的时候,他们还不得不提醒我在和别人讲话时要有眼神交流,在致以问候时要握手,离开时要与人道别。因为我对于应该如何应对社交互动缺乏直觉性的理解,就只好像学习一门功课那样去学习互动常识,甚至不惜动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在每次社交活动之前,父母都会与我进行一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以检验我是否能够对预期的事情做出恰当应对。但每次我走进一栋楼房,一种类似于考试焦虑的感觉就会瞬间袭来,让我此前的一应准备付之东流。
于是父母就只能转而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决定简化步骤,形成了一个他们称之为“前三步”的简洁方案。他们不再要求我记住应对整个社交过程所需的所有社交期待,只需记住前三个就好了,目的就是让我顺利应对头两分钟。如果我能在前几分钟娴熟应对,就会不那么紧张,适应接下来的社交节奏也就比较容易了。
比方说,在我走进一个生日派对之前,父母会帮我准备与朋友父母打招呼的“前三步”礼仪:(1)说话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眼睛而不是盯着自己的鞋子;(2)用力与他们握手;(3)自信地说,“您好,见到您真高兴!”在反复练习之下,这些礼仪变得自动化,只要我一想到问候前三步就立马会做出相应的行为。熟练掌握了头三步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组“三部曲”了,比如每隔8到12秒就把目光移开一次,问问别人过去的一周过得如何,然后顺着别人的回答再问过得好或者不好的原因。
我们不妨将前三步视作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代表了一个社交期待。我的目标就是尽力让自己的社交行为符合这个三角形中的各个期待。让我们来考虑一下社交互动的头几秒,在此期间,别人会先和你有视觉接触,然后问候你,说“你好”,与你握手或者拥抱你。人格心理学家发现,此前彼此不相熟的人会在几秒钟内通过这些行为来完成彼此之间的整体判断。
比方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拉·诺曼(Laura Naumann)和同事让人们仅仅凭借一张全身照片,来对照片中的人做出评价,以检验人们会通过哪些非言语线索来判断对他人的喜爱程度。他们发现,人们会通过照片中人的精神状态、脸上是否有笑容来进行判断。在另一项研究中,来自约翰内斯古登堡大学的米蒂亚·贝克(Mitja Back)及其同事则让参与者起身介绍自己,然后请研究参与者相互就彼此的喜欢程度进行评估。他们发现,参与者会通过语调是否友好、非言语姿态是否自信等来进行快速的整体性判断。这些研究以及大量其他研究都一致发现,人们对于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在社交互动的最初几秒内会有怎样的言行举止有着很强的预先期望。
尴尬时刻通常发生在我们符合了绝大多数的社交预期,但在一两个细微之处有所偏离之时。比方说,你可能以一声友善的“你好”、恰当的微笑与自信的握手向某人致以问候,但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双手因为刚刚洗过而湿漉漉的,这种轻微的偏差会使得这一时刻分外尴尬。倘若一个人没有满足以上任何一种期待——说了让人不舒服的话、面无表情、眼睛盯着地面干站着——别人不会觉得他是尴尬,而会觉得他很傲慢或者有什么心理问题。
尴尬时刻只是对社交期待的轻微偏离,这就使得我们当中即使最善于社交的人也免不了遭遇尴尬时刻。湿答答的双手和卡在牙缝里的青菜叶不会对你或其他任何人构成任何真正的威胁,但却确实昭示着我们对社交规范的轻微偏离。我们知道其他人会根据这些轻微偏离来对我们的社交价值进行评判,这就是为什么尴尬时刻会引发我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于擅长社交的人来说,他们绝大多数的尴尬时刻都不至于会对他们的归属感造成影响,但经常尴尬的人则会有一种不祥的感知——这些不胜枚举的尴尬时刻必将对他们的社会融入带来严重的影响。
虽然每个人都会遭遇尴尬,但是在有过尴尬经历和是个有社交尴尬的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尴尬之中,则尴尬时刻的累积就会极容易对他的社会融入带来威胁。
图1.1 良好第一印象的“前三步”与“再三步”。上方三角形代表了人们在对他人进行喜欢与否评估时所参照的视觉线索;下方三角形则显示了陌生人在互动时用以判断对对方喜欢程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