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传(上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越中望族

范氏乃越地望族,也是越地大族,范文澜属于“范十房”中的“范老六房”,其曾祖为范煦。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扬威将军奕经率蒙古索伦等满绿兵驻扎绍兴,以绍兴试院作为行台,饮酒作乐,醉生梦死。“其蒙古兵之至也,自称禁族,沿途掳壮丁,掠板扉,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扎营于府山,砍草木彻夜举火。渐下山至民家,去其台门锅碗等物”,面对清兵的骚扰,范家“连夜雇匠堵门径,合家散避”,只留下范城的兼祧父率老仆人看守,“本生父率大母携城避龙尾山邵屏之家”。范家能雇“老仆守之”,证明范氏确系“名幕世家”。是年,兼祧父病故。“生父应慈溪王雪轩(王有龄)明府度之之聘”,继续出任师爷。“生父往佐其度支席,大展才猷,疮痍苏醒,自是名振两浙。”范城:《质言》, 《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3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1849年,范煦一度游幕余姚,因嫌吴姓县令“贪酷”,托言辞职。1860年,范煦又“膺马公昂霄杭府聘”,因故请张伯舒往代。“又膺会稽县令刘公履泰聘”,也因故请范可斋代之。是年,清军收复杭州,王有龄继任浙江巡抚,范煦和范城父子为王有龄所聘,为抗御太平军出谋划策。范煦因积劳成疾,获准回乡养疴,于1861年病故,葬于谢墅。

范文澜祖父范承恩(1838—?),又名范城、范可久,字质甫,署补读庐老人,清代国学生,曾任湖南候补知县,赏戴花翎同知衔加二级请四品。“著有《廿四史祥异集鉴》、《读史劄记》、《补读庐杂俎》。”《范寿铭》, 《清代朱卷集成》(286),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另有自订年谱《质言》,自称补读庐老人编,文后有许寿裳1945年跋文。起于1838年,迄于1897年,约三万字,乃范氏家藏抄本。“有田三十亩,是个小地主。”《范文澜同志生平年表》,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9页。1842年,英军攻陷宁波,进犯余姚。“夷扰之役,绍地无宁晷,而吾家益危险。营火彻夜照耀,或顺风吹毁依山民居,营员红顶花翎者,率立视大笑。其饷鞘随掷门前,即令是家戍守,违按军法。”1861年,太平军围攻绍兴,知府廖宗元被民所殴重伤,范城进署探视。廖宗元嘱咐:“文物之邦如是,此大变也。子可挈眷速去。”翌日,廖宗元伤重毙命。范城全家避往乡村,次日拟返城搬取衣物,各城门尽闭,唯昌安门和西郭门开放数时,挤踏致死者甚众。凡出城之人,清兵以搜查奸细为名,肆意掳掠。范城背负祖像和家谱,仓皇逃离绍兴。太平军旋即攻克绍兴,太平军战士四处“打先锋”,范城“急以重价雇船,东来西逸,南至北走,一夕数起,一饭数辍,迄十二月而事稍定,财尽力疲”范城:《质言》, 《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3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范城全家曾避难于皇甫庄和沥海所后邵村,泛舟嘉兴上宅,贩卖私盐于崧厦和小金,聊以为生。1863年,清军借用洋枪队的洋枪洋炮克复绍兴,锦麟桥范宅被洋兵久占,仅存四壁。范家经战火浩劫,家徒四壁。范城有一兄一姐二弟,兄长于1860年卒于福建官幕任上。大弟范安死于1862年,姐姐和幼弟范定也因战乱颇仍,生活动荡不安,过早离世。

范文澜祖父范城像(范作钧供图)

叔父范寿铭(1872—1923),字鼎卿、若缄,晚号循园,1872年出生于绍兴。“天姿英敏,垂髫入学,读书数行下,年十六以第一名入绍兴府学。光绪癸巳举本省乡试,策对冠全浙,治群经训诂之学,贯彻若有天绶。以知县官河南娄阳、内黄诸县者七年,爱民勤政,捕盗安良,有古循吏风。叠佐名公幕府,赞襄机要,多所表见,屡膺荐辟,为世所重。”光绪十九年(1893)考中举人。清末民初先后在安阳县、内黄县、河北道任职十余年,足迹遍及豫北地区,颇有政绩,有口皆碑。范寿铭两次任职安阳,第一次于1909年至1910年任安阳县知县,第二次于1913年四月至1914年五月任安阳县知事。创建平民医院以方便民众治病。“民国九年夏,豫省大旱,河北各属赤地千里,灾民数十万露宿风栖,饿殍载道,先生吁请中外慈善团前后募集赈粮颇巨,分路散放救济,实行以工代赈,俾少壮得食而弭隐患,幼稚则办保婴队以资维护,虽深夜严寒,尤驱车察访,毋使失所,全活者固若恒沙。”《人物列传·范寿铭》, 《绍兴县志资料》第1辑第16册,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218页。1910年八月,正值废科举兴学校之初,上下观望,举棋不定,他积极筹划,大力提倡,办起学校90多所,为内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4年6月,范寿铭调任河北道尹,解决了内黄盐民的生计问题。内黄处于黄河故道,盐碱沙地不长庄稼,民众只得依靠晒小盐维持生活。清末民初,当局为了增加盐务税收,成立盐巡缉私队,进驻小盐集中产地查禁,内黄也驻有盐巡营。盐民走投无路,组织起来与盐巡开展斗争,双方多次发生冲突。1915年春,盐民包围盐巡驻地,欲驱逐盐巡。盐巡进村将村民房屋焚毁,东西也被抢掠一空。盐巡暴行致使盐民群情激愤,盐民集结两千余人,攻打盐巡驻地。内黄县知事赶来调解,答应盐民提出的三个要求:一、盐巡撤出内黄;二、盐地不纳税;三、内黄小盐官做官卖。盐民撤走后,盐巡营营长宋明善却呈报北京政府,以内黄盐民聚众造反,请求调遣大军予以镇压。河北道尹范寿铭力呈当道,惩办盐巡首领,以平息事态。为了彻底解决盐民生计问题,又提出八条措施:“一、请暂免盐地应征丁漕三年,以纾民困;二、请供给人民资本,以便按地翻犁;三、请准予盐民肩挑官盐贸易,以资糊口;四、请官任运沙掺和盐地,以变土质;五、请将盐地翻犁,三年如实难垦复者,由官给资收买;六、请缉私营专任查缉,其他各事,均饬县知事遵章办理,以专责成;七、请予筹经费,以便前列各项次第开办;八、请资遣盐民赴冀县实地考察,以资则效。”李士倬:《范寿铭传略》, 《史志资料选编·内黄古今人物选》第2辑,1986年版,第41页。其方案曾部分试行。

1916年,范寿铭在汲县创办河北道师范学校,推行新式教育,发展豫北教育事业。1919年,又与内黄县知事奎星潭支持王锡彤兴建卫辉华新纱厂,并于1921年建成,成为豫北最大的纺纱厂。

范寿铭“以不附选举为当道忌,迁河南通志局长。旋为江苏省长韩紫石所知,调任省公署机要秘书,棲息甫安,即以疾卒。年仅五十有二”《人物列传·范寿铭》, 《绍兴县志资料》第1辑第16册,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218页。。1923年,范寿铭在金陵病逝,内黄民众闻耗开会追悼,不期而至者千余人。称誉范寿铭“持躬廉介,风节凛然,犹存文正遗教”。

范寿铭酷爱金石,也是金石学家。“河北道区域为彰德、卫辉、怀庆三府属旧地,夙为古文化渊薮,先生经术湛深,尤精篆分,毅然以保护国粹为己任。任安阳县宰时,则设立古迹保护所。迨官河北道尹,则编纂《河朔古迹志》。延(顾)燮光佐之,遍历太行者八年,访得自汉迄元止金石各书未著录者凡七百种,以访得汉刘熊碑阴残字者为巨擘。”同上。著有《河朔古迹志》80卷和《图像》1卷,因卷帙浩繁而未能出版;仅印行《安阳金石目》1卷、《元氏志录》1卷、《循园金石文字跋尾》2卷、《循园古冢遗文跋尾》2卷。另有未能印行的《文集》和《钟山忆语》手稿。范寿铭搜集的碑帖约一万种,他知道鲁迅也有此爱好,馈赠过碑帖。1919年8月31日,鲁迅日记记载:“下午许诗荃来,并交《吕超墓志》连跋一册,范寿铭先生赠。”鲁迅:《己未日记》, 《鲁迅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吕超应为吕超静,南朝时南齐东平(今山东)人,武帝第八子隋郡王萧子隆任会稽太守时为中军,其墓志石于1917年在绍兴兰亭西出土。1918年,鲁迅写了《〈吕超墓志铭〉跋》,对其生活时代作了详细考释。绍兴金石学家、书画家顾燮光将《南齐吕超墓志》和范寿铭、周树人(鲁迅)等人的《跋》编入《梦碧簃石言》,于1918年初版,1919年再版,1925年三版。

范文澜过继给叔父范寿铭做儿子。范元维回忆:“叔爷爷范寿铭生六个女儿,文澜过继给范道尹做儿子,后来有了七叔公、十叔公、十一叔公。”《范元维口述范文澜》, 2013年11月8日,范作钧提供。范寿铭资助范文澜完成学业,范文澜年幼时曾居留内黄,大学毕业后在汲县任教三年,叔父的修身及治学对其影响颇深。

姑母范寿钿(1967—1947),字淑卿,浙江山阴锦麟桥人。“同邑学生、诰赠同知衔、湖南补用知县讳煦公孙女,贡生、花翎同知衔、湖南候补知县印城公次女,增广生印光霱、光绪癸巳科举人、河南试用知县印寿铭胞姐。”小时家里请了私塾先生,与弟弟范寿钟和范寿铭一起读书。然而,受封建礼教束缚,八岁以后未再上学。但她记忆力很强,小时熟读的唐诗老年还能背诵。“铭伯17岁结婚,他的夫人范寿钿,字淑卿,她是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姑妈。她小时候家里曾请有私塾先生,她便与两个弟弟寿铭、寿钟一起读书,可惜在当时封建礼教束缚下,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从八岁起便没有正规上学了。但她记忆力相当好,小时熟读的唐诗到老年尚能背诵。她嫁来许家不多时日,公公逝世,婆母多病,幼弟弱小,家道中落,家务重担便落到她的肩上。”许世玮:《关于许铭伯先生》, 《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4期。1883年,先是许父因一笔大生意失败,损失上万两银子,许父急火攻心,于10月29日病逝。婆婆遭此大难,幼子许寿裳只有九个月大,身心备受摧残,既要抚养幼子,又要料理家务,决定让长子许铭伯完婚。于是,服丧期间的许铭伯娶了年仅16岁的范寿钿为妻。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许铭伯和范寿钿挑起了侍母尽孝、抚育幼弟的重任。1898年,婆婆病逝,丈夫许铭伯成了一家之主。孙女范瑾(许勉文)回忆:“爷爷和娘娘(我们对祖母的称呼)含辛茹苦,抚育幼弟,督勉读书成人。四爷爷(许寿裳)十五岁那年,进了绍郡中西学堂,专攻英文和数学,以后,又进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认识了晚清启蒙思想家、求是书院汉文总教习宋平子。他天资聪颖,读书勤奋,学力胜人,深得教师赞许,爷爷和娘娘都极为欣慰。1902年,他考上了浙江官费赴日留学。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他成了亲。两家寓所相邻,日必相逢。四爷爷还将自己的挚友鲁迅介绍与爷爷相识,以后,他们成为好朋友。爷爷生病也要四爷爷去问鲁迅,是看中医还是西医,他们中的往来,在鲁迅日记中多有记载。”范瑾(许勉文)、许慈文:《回忆四爷爷许寿裳》, 《浙江文史资料》第51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许家虽然经济拮据,范寿钿夫妇仍将许寿裳送入新式学堂绍兴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接受完备的新式教育。

20年代末,丈夫许铭伯逝世后,范寿钿随儿子许诗荃一家从北京搬到南京,时许寿裳在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任秘书长,妻子住在嘉兴,儿子在南京住校读中学,许寿裳一个人住在办公室,生活较为孤独,周末常与儿子在许诗荃家度过。“那时,爷爷已去世,娘娘和我们住在一起,几乎每个星期天,四爷爷和瑮叔都到我们家来。每次进门后,他总是先向大嫂(即我们的娘娘)问好,送些水果糕点之类的东西,然后和子侄们聊天。”同上。1947年,范寿钿逝世,远在台湾的许寿裳满怀深情地写了一篇祭文:“吾嫂来归,弟尚襁褓,王考弃养,家运飘摇,嫂助吾兄,侍母尽孝,持家勤俭,忍苦服劳,弟自幼读,以迄学成,吾嫂督勉,助我担簦。”许世玮:《关于许铭伯先生》, 《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4期。表达了对长嫂的尊敬之情。3月22日,许寿裳致信侄子复信致哀:

 

璇、瑾侄览:

灰日噩电,直至十四方到。时叔患感冒发热,卧病在床,骤闻此耗,泪沾枕褥,不料去夏一别,便是永诀,从今追思,悲痛何能自已!当日即命令瑛弟匆复一缄,谅早达。今得璇侄十二日函于病情及殓殡经过详细见告。侄母一生慈惠,自奉至俭,不好肉食者五十余年,类于长斋,今仅患气喘,遽尔逝世,可为考终,亦即行善之报也。二侄早臻自立,为国效劳,侄母在天之灵,可以无憾。附身附椁,一是妥帖,闻之稍慰。惟叔远羁台岛,未克遄归,凭棺一恸,执绋送丧,怜令弟妹在京沪者为代表而已。北望京华,曷胜涕零。许寿裳:《致许世璇、许世瑾》(1947年3月22日), 《许寿裳书信选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范寿钿先后育有许世琳(字诗苓)、许世琪(字诗娴)、许世璿(字诗荃)、许世旬(字诗荀)和许世瑾(字诗芹)四子一女,多为政界和医界的杰出人士。

姑父许寿昌(1867—1921),字铭伯、岳云,浙江山阴福全人,鲁迅挚友许寿裳长兄,范文澜在北大读书时,经常到姑父许铭伯家走访。许铭伯“系光绪庚子辛丑浙闱举人,丁未会考,用主事,签分度支部。光绪末,部设清理财政处,任秦晋科总核。入民国为盐政署秘书,旋以疾卒。寿昌雅善文辞,骈散俱工,以曾习度支家言,佐浙江藩幕有年。稽核簿籍,极为缜密,任秦晋科总核时,对于库伦科布多各边防预算决算册,尤为注意。山西清理财政局及山西河东运使所造送报告册,摘其出入不符者,达十余万元。平日不苟言笑,对于同僚,规指过失,无异严师。人感其诚,而服其德,咸乐为用。”裘士雄:《许铭伯》, 《绍兴六百师爷》,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许父许国柱,字东辉,许家在绍兴开有南货店,正是许家最为兴旺时期。许家原本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因遭太平天国战乱,田园荒芜,许国柱弃农经商,家境逐渐富裕。许家生意兴隆,只是缺少一个读书人,许父对其寄予厚望,希望科举及第,光宗耀祖。许铭伯不负父望,聪慧用功,13岁参加县试,取得童生资格,踏上科举之路。1891年中秀才,被认为是个学识渊博的才子。“铭伯17岁时,父亲为她完婚,娶了城内范家小姐,全家喜庆,不料乐极生悲,紧接着来的是东辉公一笔大生意失败,损失巨大。东辉公本人又突然发病而逝,顿时使全家陷入困境,青年铭伯不得不挑起全家重担。”许世玮:《关于许铭伯先生》, 《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4期。许铭伯和范寿钿结婚后,家庭屡遭变故,夫妇俩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担。1901年许铭伯参加乡试,终于成为一名举人。旋又赴京参加会试,进考场前与提文具盒的管家一度失散,致使其进考场后心慌意乱,思想不集中,考试失利,无缘进士,成为其终生的遗憾。许铭伯进入清度支部,民国以后改为财政部,仍被留用。袁世凯为镇压革命党人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即善后大借款。外国银行团虽然同意,但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要以中国全部盐税收入作为担保。为此,北洋政府专门成立财政部盐政署,许铭伯被分配到盐政署工作。时盐务十分腐败,外国银行团逼迫北洋政府进行盐务改革,派员赴各地了解盐务,摸清有关情况。许铭伯曾长驻黑龙江达一年半之久,也曾数次奉长官之命赴天津长芦盐田办理具体事务。许铭伯国学功底深厚,思想较为开通,阅历丰富,与鲁迅交往密切,经常谈及社会主义等各种改造社会的理论,双方保持长达九年的友谊,直到许铭伯逝世。1920年,许铭伯患脑溢血,缠绵病榻。延至1921年7月1日病故。许诗荃仍一如既往地拜访鲁迅。

父亲范寿钟,字越卿,小字阿真,为家中长子。“一生在家读书,相当博学,亲自教育子弟。”《范文澜同志生平年表》,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9页。顾燮光撰写的《范寿钟传》,载于《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

 

先生讳钟,字越卿,浙江省山阴县人也,世居郡城锦麟桥畔,事亲至孝,与弟鼎卿极友爱,均以能诗古文词著誉于时,心喜骈俪辞章,而帖括之学非其所好。繇是试有司,屡踬神益瘁,家益困而诗文乃益高,为佐鲤庭分劳计,乃习度支文牍,黾勉力学,尽得综核之术,又懔先文正良相良医之训,午夜治簿书毕,即读医书,久之,深知窔奥,侍亲之疾必礼聘名医,与之推论本原,辨药味,分釐轻重之宜,水火阴阳缓急之候,必考虑万千而后进,故常一二剂而愈,其孝于事亲有如此者。及赠公以中风猝卒,又恸及。夫先事豫知未救矣,又恸。夫针石汤药迫不及施也。击心躃踊,投地气绝,匍匐不能兴,号泣无间,昼夜哀毁,因以骨立,感动邻闾,几为罢社。自后怆怀风木,落落寡欢,益以疾病侵寻,形留神散,终身之慕人弗及焉。迨弟鼎卿简河南省河北道尹,迎至汲县官舍话旧论文,怡怡穆穆,壎篪聚首,凡四五年。是时燮光方在道尹幕府,始与先生缔交,觉静穆淡泊,道味盎然,有古高士风,时相过从,至为契合。嗣燮光赴秦,先生亦返棹山阴。十二年秋,鼎卿道尹病卒于金陵,夙厉清操,平日俸给辄佽助族戚,身后惟遗书籍碑帖数千卷,先生既恸雁行之失序,复悲诸侄之幼孤,乃举所应析得祖遗田产,全数赠与之。友于之笃洵,可以风薄俗者也。至民国廿一年,乃捐馆舍,遗著有《柘簃文存》、《柘簃诗存》、《知归草澄怀集》、《古诗感溯集》、《五代诗选略》等各一卷,《文正公诗词敬录》,末附《循园遗诗》合一卷,《水经注文钞》二卷,《名言约萃》二集,《医验珍方》二十卷,藏于家。《人物列传·范寿钟》, 《绍兴县志资料》第1辑第16册,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219页。

范文澜母亲鲍氏夫人(范作钧供图)

 

范寿钟虽博古通今,诗文也名噪一时,但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在家亲自教导范文澜等子弟。范氏为北宋胸怀天下的清官廉吏范仲淹后人,范寿钟铭记其“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遗训,日夜攻读医书,遍访名医,与之研讨医理,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而著称乡里。范寿钟行医收费低廉,加上子女众多,家庭经济异常拮据,依靠弟弟范寿铭 接 济,勉 强 维 持 生 计。1932年“以中风猝卒”,范文澜闻此噩耗,悲痛欲绝,日夜兼程,返绍奔丧。

母亲鲍氏,生有二子二女,于1936年初逝世。范文澜赶回绍兴奔丧,此后再未回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