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白家世
范文澜,字仲沄,号云台、沄台,笔名武波、武陂,范家长辈望子成龙,取了“麒麟”的小名。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月初八(1893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锦麟桥范家台门一个世代书香家庭。范文澜乃范仲淹后裔,范文澜长子范元绶回忆:“‘十年动乱’时,老家邮来一套范氏宗谱,是想请父亲代为保管的。翻开来看,父亲应是宋代名臣范仲淹后裔。”范文澜收到族谱后很高兴,让范元绶过来翻看,“并指出锦麟桥范氏是范仲淹的后裔”。但范文澜生前对此曾提出质疑:“我怀疑我们姓范的都是范仲淹的子孙,从家谱上看我也出自范仲淹。北宋时姓范的很不少,为什么别人都没有后代,只有范仲淹子孙独多呢?显然,这是因为他的名气大,有文正公的美谥,大家都愿意尊奉他,这样一来,就逐渐都变成他的子孙了。”“范家台门”位于锦麟桥南堍,背靠卧龙山(即府山),与北岸的大通学堂隔环山河相望,台门门楣上方悬挂“清白世家”匾额,为范氏传承清白家风的写照。台门坐南朝北,为三进三开间平房,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范氏族人用房,第三进为范文澜一家居所,穿斗式结构,前槽单步梁檐廊。正屋前是石板铺就的小天井,天井前砌墙并建门斗,左、右各有三间小侧厢。每年正月初一,范家在明间正厅悬挂范仲淹画像,两边则挂“责己恕人循祖训,先忧后乐传家风”对联,范家老小虔诚跪拜。正屋后为一小花园,花木扶疏,清静幽雅。
锦麟桥范氏始祖范履冰像
锦麟桥范氏始祖为唐武则天宰相范履冰,范仲淹编修范氏族谱时追溯。“始姐,讳履冰,河内人(今河南沁阳人),唐春官尚书,同鸾台凤阁平章事。”范履冰,字始凝,原籍河南。《旧唐书》载:“自周王府户曹召入禁中,凡二十余年。垂拱中,历鸾台、天官二侍郎。寻迁春官尚书、同鸾台凤阁平章事兼修国史,载初元年,坐尝举犯逆者被杀。”范履冰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进士,起初为周王府户曹参军,分管记录王府事务。唐高宗仪凤元年(676),武则天从左史、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特许从玄武门出入禁中,时人称为“北门学士”。范履冰也因才学出众而脱颖而出,入选为“北门学士”之一,为武则天治国安邦献计献策。垂拱二年(686),武则天任范履冰为同鸾台凤阁平章事(宰相)。尽管范履冰行事如其名字一样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但武则天为显示其政令的清明,仍无辜诛杀大臣,“北门学士”被诛殆尽。永昌元年(689),酷吏来俊臣将范履冰逮捕入狱。天授元年(690),周兴以范所举荐官员有对武则天忤逆罪名者,武则天下令将其杀害,年仅54岁。
七传至范隋,字以享,懿宗咸通间(860—873),官处州丽水县丞。“因中原战乱,不克归里,遂定居吴中之灵芝坊,为是族居苏州之始。”又四传至文正公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真宗进士,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宋宝元二年(1039),范仲淹出任越州知府,兴办府学,延聘名流讲学,使越州办学之风大盛。关心民瘼,为官清正,里人共立“百代师表”牌坊以示不忘。
范仲淹像
越州府衙位于府山之下,府署西边岩石下有一块荒地,密蔓丛深,范仲淹将杂草清除后,发现一口废井。于是,将井边的污秽以及杂草野枝除去,掏尽井中污泥,疏通水脉,新砌井壁井栏。三天后,井水汩汩有声,清澈见底,清白味甘。井水冬暖夏凉,汲之泡茶,幽香四溢。范仲淹爱泉之清白,将其命名为“清白泉”。他将“清白”作为“官师之规”,将州衙大堂改名为“清白堂”,并在其旁筑有“清白亭”。他感叹官场混乱,吏治腐败,乃借景抒怀,撰写《清白堂记》,告诫做官为人均要像泉水一样清清白白。清白泉遗迹尚存,泉东南两侧用石栏砌筑,泉西侧岩石呈天然,有台阶可下池,泉北为天然石壁,清白泉南面砖壁上立有两块碑刻,一块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绍兴知府戴琥撰文,同知黄壁书丹,推官蒋宜篆额的《复清白泉记》;另一块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绍兴知府施肇元撰文,唐九经书丹的《清白泉记》。两碑均记述清白泉的来历,并以范仲淹的清白德政为鉴,予以自励。清白堂和清白亭均已倾圮,清白泉旁重建了清白亭,四角为攒尖顶,飞檐翘角,亭上悬有“清白”匾额,系范仲淹手迹,亭柱楹联为宋王十朋所撰诗句:“钱清地古思刘宠,泉白堂虚忆范公。”刘宠乃东汉会稽太守,钱清地名记其清廉高风。清白泉对面重建清白堂,坐东朝西,三间两厢,外观典雅而庄重。
清白堂记
会稽府署,据卧龙山之南足。北上有蓬莱阁,阁之西有凉堂,堂之西有岩焉。岩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择高年吏问废之由,曰:“不知也。”乃扃而澄之。
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说人襟灵。
观夫大易之象,初则井道未通,泥而不食,弗治也;终则井道大成,收而勿幕,有功也,其斯之谓乎!又曰:“井,德之地。”盖言所守不迁矣。井以辩义,盖言所施不私矣。圣人画井之象,以明君子之道焉。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月日记。
2006年在清白泉旁重建的清白亭
绍兴锦麟桥范氏自称范仲淹之后,二世范仲淹第三子范纯礼,字彝叟、恭献,官至礼部右丞,谥忠献。三世范正己。四世范直愚,字希古,宋室南渡时来到绍兴,曾任永嘉县令,封通议大夫。范直愚居绍达十余年之久,后仍返苏州,为“南渡始迁绍兴之祖”。“直愚后二十传,名光裕,字拙斋者,始营锦麟桥之居,修祠墓,刊宗谱。”范氏宗祠原在绍兴南街(今延安路)莲河桥北岸,现已废圮。历代祖坟大都在绍兴偏门外漓渚镇西宝寿寺南的范家庄前,又名“挂壁灯”。范文澜在北京各大学教书时,出资修缮了祖坟,“文革”期间祖坟遭到破坏,1990年地方政府重修了祖坟。范氏家谱有清道光六年(1826)辑,宣统三年(1911)续录抄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