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效率的缺失:走向集中垄断的英国银行体系
“大金融”理论强调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正是工业部门的资本需求和政府借款的需要,促成了银行体系的发展和英国金融模式的兴起;英国银行体系反过来则为工业革命提供资金,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但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束,银行体系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实施竞争合并,走向集中垄断,从而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英国金融体系因此逐渐失去了“金融效率”。
1.从银行合并开始:私人银行消亡和股份银行兴起
在英国,一开始银行基本上是以私人银行的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大多数在乡村经营。19世纪20年代的银行业危机后,才允许在伦敦以外设立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实力较雄厚,能在不同地方设营业处。银行的分行数量开始增加,再后来私人银行的数量不断减少:1826年以前几乎全是私人银行,1850年私人银行减到只占银行总数的77%,1913年再减到只占41%。与此同时,股份制的银行则崛起了,它们分行数量较多,业务经营规模较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98%的营业处都属于股份制银行,详情见表1—1。
表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格兰与威尔士的银行结构变化(单位:个)
资料来源:M.科林斯:《英国货币银行史》,陈晓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银行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纷纷选择合并,这样一来又推动了分行制的发展。银行的合并包括早期的股份制银行吞并私人银行然后使其成为自己的分行,同时股份制银行也吞并其他的股份制银行,很多大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也选择了合并。结果银行数量不断减少而分行数量却急剧增加。到1921年,最大的11家伦敦清算银行经营着7500家以上分行,其中“五大行”更统治着全局。
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银行发展情况也类似于英格兰。因为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法律没有限制过股份制银行的建立,在那里股份制银行发展更早。在1825年,爱尔兰就有几家股份制银行,到1850年股份制银行已有11家,数量已超过私人银行。苏格兰更是如此,它率先利用分行辅助总行开展业务。1780年时,就有苏格兰银行开始建立分行系统;到了19世纪中叶,苏格兰银行开始大量扩张自己的分行;1875年时,平均每家苏格兰银行营业处的数量几乎是每家英格兰股份制银行营业处数量的8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银行数的减少和营业处数量的增加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银行和银行营业处数(单位:个)
资料来源:M.科林斯:《英国货币银行史》,陈晓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52、206页。
2.银行体系的竞争:从资产负债的角度
世界大战之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使得金融中介种类日益繁多,来自欧洲货币市场的刺激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让金融中介的业务范围相互交叉,出现了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
在银行体系的竞争首要体现为对存款的竞争。由表1—3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种金融中介吸纳存款的能力并不稳定,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由表1—4又可以看到,吸纳存款的竞争同样存在于银行系统之中。此外,新兴的金融中介的发展速度相较传统金融中介要快得多,同时非银行中介的发展又要比银行金融中介更迅猛。
表1—3 英国各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单位:百万英镑)
资料来源:H.卡特等:《银行与金融应用经济学》,余萍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7页。
表1—4 英国各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负债(单位:百万英镑)
资料来源:H.卡特等:《银行与金融应用经济学》,余萍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
结合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首先,从存款方面看,以伦敦清算银行为代表的清算银行系统存款占比日渐减少,从1956年占银行系统存款的67.8%,占总存款的38.6%,到1982年只分别占45.7%和17.3%。其次,从银行系统看,从80年代起英国国内银行吸收存款所占比重下降而海外银行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其中以日本银行与其他海外银行为首上升速度更为迅猛。海外银行不仅在其他通货存款上具有显著优势,从1983年约占80%增长到1988年的85%以上,还在英镑存款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同期所占比重从21%增长到30%。这直接导致英国零售性银行和其他银行在英镑存款方面所占比重缩水,同期前者从57%缩减到52%,后者从17%缩减到11%。同时压缩了其他英国银行在其他通货存款方面的占比,从10.5%减到2.5%。日本银行的突出表现得益于其当代经济与金融实力的显著提升,而其他海外银行存款占比的提高说明了外国银行进入伦敦金融市场更加频繁、自由,使得英国金融市场更为开放,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3.以商业银行和住房协会为代表的中介之争
住房协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是各类金融中介相互竞争的一个典型代表。一开始,商业银行与住房协会有着明确的分工与清晰的业务边界,传统银行系统负责零售性银行业务,而住房协会专攻参照专门立法的会员股金和存款的吸纳,以提供住房抵押贷款。但是在70年代后期,随着住房协会出台利率优惠政策并提供更为方便的营业时间,私人部门存款大量向住房协会转移。从国民储蓄银行到传统清算银行,住房协会在竞争之路上越战越勇。尤其是在80年代之后,金融体系内各种管制的松绑使得零售银行与住房协会的能力范围进一步重合,业务边界更加模糊。住房协会乘胜追击,加紧进入零售银行的传统领域展开竞争,放开可用于交易目的存款的来源限制,甚至为客户提供原本属于银行专利的支票便利,以上举措让住房协会在这场中介之争中处于优势。
面对这种不利形势,商业银行也试图采取挤占住房协会传统业务领域的方式扳回劣势。于是银行一举打入对住房抵押贷款领域,并很快取得了成效,成功地挤占了住房协会在每年购房净贷款中所占的份额。我们可以清楚地从表1—5中看出这一变化:1980年以前,住房协会一般占购房净贷款80%以上,而商业银行占比很低;1980年以后,住房协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最小时为50%左右,相比之下商业银行比重大幅提升,最大时达到35%左右。从表1—5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使得住房协会所占购房净贷款比重下降的原因还有其他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在1986年之后其他金融机构所占比重陡然上升,到1987年达到了最高的约13.6%。
表1—5 英国购买住房贷款分布(当年净贷款数)(单位:百万英镑)
资料来源:H.卡特等:《银行与金融应用经济学》,余萍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版,第77页。
4.银行体系结构变迁和寡头出现
正如前面所讲,伦敦清算银行作为清算银行系统的巨头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通过合并形成了“五大行六小行”的统治格局,而在60年代末新一波合并浪潮后,又形成了“四大行两小行”的整体格局,其中“四大行”主要掌控大局。苏格兰清算银行虽然没有在20世纪初的大合并浪潮中随波逐流,但到了50年代还是进行了两次合并,只保留了3家。
实际上,在清算银行系统中被四大行控制的不光只有伦敦清算银行,还有苏格兰清算银行和北爱尔兰银行。四大行集团通过子银行或联系银行的关系与6家伦敦清算银行、3家苏格兰清算银行和2家北爱尔兰银行保持着紧密联系,展现出高度垄断局面。
除去四大行对清算银行体系的垄断,英国其他各类银行也存在着显著的特点。1988年“世界1000家银行”中英国入围的31家银行除四大行外还包括其他零售性银行、商人银行和其他英国银行。入围的大银行中由英格兰银行认可的8家最大银行资产总和占这31家入围银行资产总和的85%之多,利润总和占比更是高达93%,清楚地揭示了英国银行系统集中化的问题。集中化的问题普遍存在,在住房协会方面格外突出。由于住房协会最初是规模很小的地方性组织,成立时相互独立,在20世纪初共有2286个,平均每个协会拥有会员256人、资产2.6万英镑。几十年间经过不断合并,在1970年协会数量削减为481个,平均每个协会拥有会员2.1万人、资产2250万英镑。之后不断合并,协会数目的减少伴随着分会数目的增多,到1989年协会数目已削减到126个,平均每个协会拥有会员33.4万人、资产14.4亿英镑。集中化不仅体现在大规模的合并上,还体现在极少数的具有权威的大住房协会在逐渐掌控协会的整体实力。1970年,住房协会资产总和的64%由当时最大的10家住房协会占有;1987年,15家最大的住房协会占资产总和的比重升高到85%,其中的五巨头(哈里法克斯、艾比国民、全国、伍尔威茨和李氏永久)就占有总资产的50%以上。而仅最大的哈里法克斯就独自掌控着整个英国20%的住房金融市场份额。
集中化的问题不仅出现在银行和住房协会这两大领域,合并与吞并的发生、资产向少数机构集中,导致其他金融中介也有这样的集中化趋势。1966—1972年7年间,被吞并的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及其他)就有787家,资产总值近22亿英镑。
银行体系中各机构呈现集中垄断化发展,资本也随之积累、集中,形成一种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结合的资本形态——金融资本。金融资本起源于产业向工业化的转变,这样的转变让企业提高了对银行投融资的依赖程度,资本继续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积累与扩张。这样,银行体系的集中垄断与重化工业垄断同时发展、相辅相成,抑制了经济体系内部的创新与突破。银行体系的垄断使得资金融通受阻,资源难以有效配置;重化工业垄断就使得产业结构僵化且难以调整,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困难。多方面的阻力使得英国经济逐渐失去活力,步步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