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省略的复杂性及其分类
以上我们以汉英两种语言为例列举了常见的11种省略句式,事实上,语言中存在的省略句式远不止这些,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省略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同一种类型的省略,内部可能很复杂。以片语为例,尽管Merchant(2004)认为片语省略的都是一个时态句TP,但从句子形式上来观察会发现,片语的残余成分(remnent)可以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如(43)、(45)、(46);也可以是动词性成分,如(44)和(47)。省略部分的先行语有时候可以在上下文找到,如(43)、(44)和(45);有时候上下文中并没有显性的先行语,被省略成分的理解依赖于具体的谈话语境,如(46)和(47)。除了片语,疑问式删略和比较式删略也具有同样的复杂性。
其次,以上我们只是列举了汉语和英语的情况,但仍然能够发现同一类型的省略句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差异,属于“同中有异”。不仅如此,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可以发现,这种同中有异的情况广泛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中。以截省句为例,汉语截省句的疑问代词常常需要和“是”一起出现,丹麦一种方言的截省句疑问词需要和指示代词“da(那个)”一起出现。英语的截省句仅限于特殊疑问句,汉语和罗马尼亚语的截省句还可以是正反问句,等等。又如汉语中虽然也有动词短语省略,但与英语的动词短语省略也有一定的差异。
除了同一种省略结构的跨语言变异之外,有些省略结构在一种语言中大量存在,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可能完全不存在。如动词短语省略在汉语和英语中广泛存在,在丹麦语中却不存在;空动词句在汉语中很常见,英语中却没有这样的句式;汉语中有大量的截省句,但却缺乏典型的动词空缺句和剥离句。下面的例子说明剥离这样的省略方式在英语中很自然,但相应的汉语句子却不能省略。英语例句(55a)的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中省略了“he is”,相应的汉语句子(55b)却需要“老老实实”地重复“他是”,如果像英语那样省略为(55c),句子的意义就会变得不清楚:
(55)a. By birth he was an Englishman; by profession, [ ]a sailor; by instinct and training, [ ]a rebel.(转引自熊文华,1997)
b.就出身而言,他是英国人;就职业而言,他是海员;就天性和教育而言,他是叛逆者。
c. ∗就出身而言,他是英国人;就职业而言,[ ]海员;就天性和教育而言,[ ]叛逆者。
为了探讨各种省略结构的内在规律,语言学家们试图给这些省略句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Hankamer和Sag(1976)根据省略的成分与其先行语的不同照应关系,把省略划分为深层照应(deep anaphora)和表层照应(surface anaphora)两类。
Chao(1987)根据省略句式中是否有中心语把省略区分为有中心语的省略句(H+elliptical construction)和无中心语的省略句(H-elliptical construction)。其中,动词短语省略属于有中心语的省略句;而动词空缺句和剥离句属于无中心语的省略句。
Lobeck(1995)根据句法允准机制的不同把省略句分为两类:截省句和动词短语省略句属于一类,动词空缺句和剥离句属于另一类。Lobke(2010)进一步对这两类省略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截省句和动词短语省略的省略位置(ellipsis site)既可以出现在并列结构中也可以出现在主从复合结构中,而动词空缺句和剥离句只在并列结构中才有可能;截省句和动词短语省略的先行语可以位于省略成分的后面或者前面,而动词空缺句和剥离句的先行语只能出现在省略成分的前面;截省句和动词短语省略的省略成分和其先行语可以处于层次不同的内嵌句中,动词空缺句和剥离句则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