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15条家教忠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让孩子知道他对你多重要,但是不要“有求必应”

【告诉孩子你多么爱他】

李开复非常爱他的两个女儿,每当提起她们时都是一脸慈父的欣慰。在女儿房间的天花板上弥漫着一片淡淡的蓝色,挂满繁星。那些星星是他自己一个一个一丝不苟且又不厌其烦地贴上去的。李开复说:“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他对你有多重要,要告诉他你有多么爱他。”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可以在所不惜。但是,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多么地爱他、在乎他,而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向他们传达这种信息。

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刘先生很少表达他对孩子的爱。

有一次,儿子刘颖明因为不小心扭伤了腿,躺在床上哭泣。刘先生最烦儿子哭,就呵斥他说:“别哭了,医生都说没事了,男子汉大丈夫,哭有什么用!”儿子听了这句话,哭得更厉害了。

刘颖明平时很少和爸爸交谈,在他眼中,爸爸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总是摆出一副冷冷的表情。慢慢地,他就与父亲产生了代沟,经常刚刚开口说几句,就不欢而散。而父亲总是呵斥颖明,说他不尊重长辈,这让颖明觉得父亲不爱自己。

的确,对于传统的中国家长,尤其是对父亲来说,让他说出类似于“我爱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样的话有些困难。但是,这些话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对孩子表达爱意,可以使孩子在经历失望、沮丧和挫折的时候仍然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并且会寻找办法来处理和脱离暂时的困境。因此,作为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表达你的爱,要让他知道他对你很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1.大声对孩子说“我爱你”

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就要学会如何向孩子表达。虽然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最简单、最真切的莫过于一句“我爱你”。有一些父母,常常帮孩子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很多很贵的玩具,给他上最好的学校,上下学有司机接送,但其实这些都比不上父母给孩子的这句话。

当然,如果你确实不习惯当面说出“我爱你”这句话,那就用别的方式,例如用写信跟他们说。

2.多用身体语言

有时候,语言并不是情感沟通的唯一工具,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孩子心情不好时,你可以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揽他到怀里,他的烦恼就可能一扫而光。因为从这些细微的行为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

除了拥抱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身体语言,比如:亲吻,爱抚,微笑,竖起大拇指,赏识的目光等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3.经常对孩子表示关切

天热了,让孩子注意防暑,别热着了;天冷了,给孩子买副手套,督促他添加衣服;孩子上学前,嘱咐他过马路注意安全;孩子放学回来,问问他学校里有趣的事。这些细微的关照都会温暖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从琐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

4.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达爱

王女士很喜欢亲吻孩子,但是整整两个月,儿子小夏都不要她亲他。可以抱可以搂,就是不许亲。被拒绝了几次之后,王女士很灰心,只好放弃。

后来,在一次和孩子的谈心中她才了解,原来儿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男子汉”了,不能再被妈妈亲来亲去了。于是,王女士将亲吻换成了拥抱,并附上一句“妈妈爱你”。

你送给了孩子漂亮的洋娃娃作为礼物,但是孩子因为一些烦心事,当时只想你抱抱他、亲亲他,其他什么也不要;你放弃了外出游玩的机会陪孩子玩游戏,但是孩子当时只想在那儿不受打扰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在表达你的爱意前,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否喜欢这种方式。如果孩子没法接受,那就换一种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只要你的孩子能感受到并喜欢,那就对了。

5.不要给孩子压力回馈你的爱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很多时候,父母也会希望得到回馈。当你对孩子说了“我最爱宝宝”后,如果孩子说“我也最爱妈妈”,你肯定会无比喜悦。但这样的爱的互换,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担,有时他会因为生气或其他原因无法回应你,从而产生逃避你的念头,甚至害怕接受你的爱意。

楠楠爸爸有天和女儿说“我爱你”,女儿回他一句“我知道”。于是,爸爸很期待地问女儿“那你爱我吗?”没想到女儿竟说“我最爱妈妈!”当时,楠楠爸爸真后悔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之后几天,每当他看到自己的爱人时,竟会产生一丝醋意。

父母应该明白,你每天对孩子说的话和做的事,只是希望他以后能懂得爱和被爱。所以,不管他现在最爱的是谁,只要他是快乐的就够了。

沉默并不代表“不爱”,但那不是爱的最佳方式。爱就是打开心扉,让它自由地流淌,让对方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不要让孩子去猜想你是不是关爱他,而要让孩子时时感受到你的心意,这就需要你把“爱”说出来。

【物质上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李开复说:“家长要爱孩子,但是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父母满足孩子的正常生活需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如果不经筛选就无条件地满足的话,孩子的欲望之门就会越开越大,最终沦为欲望的奴隶。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懂得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否则等到孩子的欲望已经无法控制的时候,再后悔也为时晚矣。”

卓品言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非常宠爱他。虽然家庭算不上富裕,但也是吃穿不愁。对于品言的要求,父母几乎没有拒绝过,总是有求必应。不过,当品言向父母提出要买一个两千多元的iPad时,父母发现儿子的需求,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于是,父母拒绝了他的要求。

第一次遭到了父母的拒绝后,品言不但没有打住自己的想法,而是软磨硬泡地试图说服父母,因为他知道父母很疼爱他。最终,父母还是满足了他的愿望。之后,卓品言依然会时不时地向父母提出自己的“高要求”。

最后,父母感到不能再这样娇惯孩子了。于是,父母减少了卓品言的零花钱,对他的一些非必要需求,也不再有求必应。卓品言发现父母态度的改变后,经常发脾气、摔东西,有时还整夜不回家,和父母赌气。

当孩子问父母要一个小玩具或小食品的时候,父母可能会觉得花不了几个钱,一般都会满足他。可是往往是这种想法,一步一步地打开了孩子的欲望之门。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贪婪的时候,他们想要的可就不是小小的玩具了,或许就是高档手机、游戏机了。这时,我们也要满足他吗?等到更大后,他们想要跑车、别墅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因此,无论孩子要的东西多么廉价,我们都要想想,是因为孩子“需要”还是仅仅因为“想要”?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学会说“不”,这才是理智的爱。

给父母的建议:

1.坚定立场,给孩子讲清道理

当我们拒绝孩子的时候,要坚定立场,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改变主意,否则,孩子就有了威胁父母的法宝。

比如,我们不打算给孩子买零食,就告诉孩子:“吃零食对身体不好。”不管孩子如何赖着不走,我们都不要给他买。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坚定,也就会乖乖听话。如果是因为东西贵而拒绝孩子的话,就要让孩子知道原因,下次孩子就不会要那么贵的东西。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耐心引导孩子减少欲望

有些孩子因为受到父母的溺爱,就养成了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这时,父母不能突然改变自己的态度,比如,毫无理由地减少孩子的零花钱,或者执意不肯给孩子买以前常买的东西。这样的转变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使孩子埋怨父母,有时甚至会激怒孩子,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多陪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者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注意力得到了转移,就不会每天想着如何花钱购物。当然,孩子的转变可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正如孩子的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养成的。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引导孩子,只要父母不放弃,孩子一定会慢慢改变。

3.让孩子知道金钱是来之不易的

金钱是靠爸爸妈妈辛苦工作得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只有让孩子明白了这点,孩子才会正确认识金钱的来历,并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孩子才会珍惜和尊重父母为此付出的劳动,进而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有个女孩子看到伙伴有钢琴,就吵着爸爸要钢琴。爸爸没有立刻满足她,而是说:“钢琴很贵的,要用好多钱,爸爸要努力工作一段时间,把钱攒够了才能给你买钢琴。”

几个月过去了,当女儿向爸爸提起这件事时,爸爸面露难色,说:“恐怕你还要再等一等,钢琴太贵了,爸爸还没攒够钱。”女儿虽然有点儿失望,但还是答应了爸爸的请求。

最后,爸爸拿出两万元钱,说要给女儿买钢琴,可是那些钱都是面额很小的纸币,有1元的,5元的,10元的,女儿看到了一纸箱钱,惊呆了。就这样,爸爸让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金钱来之不易。

4.引导孩子树立“要花钱,自己挣”的意识

刘妈妈的儿子经常开口闭口向她要钱买零食。有一天她不耐烦了,一本正经地对儿子说:“想要钱,自己来挣。”“可是,我不会呀。”小家伙还很委屈。

“你可以帮我做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这些都可以挣到钱。”儿子觉得很有意思,真的干起来了。后来,刘妈妈还建议儿子用脑子赚钱,这一招使儿子变得爱动脑筋,“鬼点子”一直向外冒。

“要花钱,自己挣”,做父母的应该尽早让你的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这样不仅能够让他理解父母挣钱的辛劳,还能培养他的责任感。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劳动,学会体谅父母,学会生活自立。

总之,对于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一定要理智对待,该拒绝时就拒绝,千万别让欲望之手将孩子牢牢抓住。

【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给他】

李开复说:“父母平时一定要多陪陪孩子,给孩子你的时间,这是最宝贵的东西。”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的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丰裕的物质生活,整日辛劳奔波,却忽视了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往往把跟孩子亲近的时间给挤没了。如果在某段时间偶然发生这种情况,那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父母不顾孩子亲密接触的需要,只是一心忙于自己的事业,久而久之,必定会使孩子从情感上疏远你。

当孩子要求父母关心、陪伴他的请求被拒绝以后,满心的希望就转化为失望,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易怒。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通过摔打自己的玩具发泄不满,或许就是因为他的妈妈刚刚不答应和他一块堆积木而造成的。长期受到父母冷落的孩子,会逐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容易行为失控、对人产生攻击性,在长大后也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所以,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或保姆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忙碌之余,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因为工作忙,无法满足孩子的这点要求,请耐心向孩子做解释,以得到孩子的理解。

宇星的爸爸工作非常忙碌,经常飞来飞去,但他还是尽量抽时间来陪儿子。他有个专门的记事本,每个周末晚上,他就会记下下周要做的事——会议、行程以及各种杂事。记完后,如果发现某天有一段空闲时间,他就会在上面画个星星图案,表示那是留给儿子的时间。

父母要想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就不要浪费任何一段空闲的时光,哪怕是一个下午或是几个小时,都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科学馆,也可以待在家里,跟孩子一起看本画册、堆堆积木、修理他的小汽车、用橡皮泥捏个小人儿等等,这就足以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满足。你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你虽然不得不去工作,但却真心喜欢跟他在一起度过的时光。

给父母的建议:

1.经常关注孩子、陪伴孩子

无论多忙,家长们都不能忘记关心孩子。其实孩子并没有多高的要求,只是需要你能经常地关注他、陪伴他,对他做正确的指导。一点点鼓励、赞美,就能让孩子感到满足,一个有趣的故事,就能让孩子乐上几天。

父母与其把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从而导致与孩子的疏远,不如多抽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这样获得的成果更大、意义更长远。

2.和孩子一起学习

孩子要做作业,你正好也有一些工作表格要完成,那么不妨和孩子在一张桌子上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同孩子的感情,也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帮助孩子解答一些难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父母能长期坚持与孩子一边学习一边互相监督,必定可以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另外,父母还可以适时地给孩子一些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使孩子一直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3.与孩子一起做家务

鼓励孩子一起参加家务劳动,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例如你可以和孩子比赛擦玻璃,一人一个窗子,看谁擦得又快又干净。尽管最后孩子累得气喘吁吁,但是其中的乐趣会使孩子忘记劳累,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也会因此更加浓烈。

4.不要与孩子长时间分开

孙璐已经在天津工作了整整五年,虽然事业小有成绩,可她却付出了一直和老公两地分居的代价,而且,这么些年,女儿一直在老家由奶奶带着。她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排,没有孩子的麻烦,她才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可最近,她发现了一个让她非常沮丧的现象。

以前每次回老家看女儿,她都会很激动地扑到自己的怀里,亲个没完。可如今,孩子年龄大了,却跟她越来越生疏了,这样亲密的动作越来越少,看到她回家,女儿的脸上也没什么高兴的表情,有时连“妈”都懒得叫。相反,孙璐发现女儿现在和奶奶特别亲,给奶奶盛饭、按摩、梳头发,而自己仿佛像一个陌生人。

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在哪生活,跟着谁生活并不重要,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长时间与父母分开,就会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会产生被父母抛弃了的想法,从而留下终生的阴影。也许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多赚钱”,但是,如果因为赚钱而疏远了孩子就得不偿失了,倒不如在孩子最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多陪陪他。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重视、关心自己的孩子,多分给他们一点时间。实际上,对父母来说,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就是多多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父母的注视下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