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愿景力——卓越的领袖都是贩卖希望的商人(1)
1993年10月2日,在出任校长的就职演说中,激情昂扬的雷文面对已有300年历史的耶鲁大学阐述了自己的发展构想和愿景:“18世纪初期,耶鲁要求必须为小小的新英格兰殖民区培养领袖和公民。到19世纪中叶,我们的视野面向全国。在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必须立志为全世界培养领袖人才。”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
《领导力》一书里有一句话:“领导者就是贩卖希望的商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者就是商人,只不过他卖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希望。
伟大的领袖,首先应该是伟大的造梦者,依靠着梦想来引领大家前进。所有的人都渴望成功,领导者要懂得给那些希望成功的人提供梦想的通道。
【愿景管理能力训练】
愿景就是人们清醒时候的梦想。如果说梦想是你睡觉时候做的美梦,那么愿景就是你醒了以后还在想的事。全心追求,念念不忘,这就是愿景。
所以,愿景是一种具有号召力的目标,它对人有超强的吸引力。它虽然有些模糊,但是具有很大的召唤力,是希望的一个载体。
耶鲁领导力学家玛丽·帕克·弗莱特认为:“最为成功的领导者能够看到尚未变成现实的图景。他能够看到自己当前的图景中孕育生发但却仍未露头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他要让周围的人感觉,这不是他个人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是大家的共同目的,是出自于整个团队的愿望和行动。”
1.共同愿景的强大驱动力:企业的永动机
“共同愿景”不是一个想法,甚至像“自由”这样一个重要的想法,也不是一项共同愿景,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刚开始时可能只是被一个想法所激发,然而一旦发展成感召一群人的支持时,它就不再是个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存在。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这样能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的东西。
第一,共同愿景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勇气,而这勇气会大到令自己都吃惊的程度。
斯巴达克斯在公元前71年领导一群奴隶起义,曾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克拉斯将军长期包围攻击之后,最后还是被征服了。在电影中,罗马人对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生还者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后他隔邻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下一个人站起来也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在一分钟之内,被俘虏的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
这个故事是否虚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更深一层的启示。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在于,每一个站起来的人都选择受死。这个部队所忠于的,不是斯巴达克斯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的“共同愿景”,即有朝一日可成自由之身。这个愿景是如此让人难以抗拒,以致于没有人愿意放弃它。
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勇气,去做任何为实现愿景所必须做的事。
1961年肯尼迪总统宣示了一个愿景,汇聚了许多美国太空计划领导者多年的心愿,那便是:在10年内,把人类送上月球。这个愿景引发出无数勇敢的行动。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德雷普实验室,发生了一个现代斯巴达克斯的故事。iK实验室是太空总署阿波罗登月计划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承制者。计划执行数年后,该实验室的主持人才发现他们原先的设计规格是错误的。虽然这个发现令他们十分困窘,因为该计划已经投入了数百万美元,但是他们并未草草提出权宜措施,反而请求太空总署放弃原计划,从头来过。他们所冒的险不只是一纸合约,还有他们的名誉,但是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他们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基于一个简单的愿景:在10年内,把人类送上月球。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他们义无反顾。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几乎所有小型电脑产业都投向IBM个人电脑阵营之际,苹果电脑坚持它的愿景:设计一部更适合人们操作的电脑,一部让人们可以自由思考的电脑。在发展过程中,苹果电脑不仅放弃成为个人电脑主要制造厂商的机会,也放弃了一项他们领先进入的创新技术:可自行扩充的开放型电脑。这项策略后来被证明是对的。苹果公司最后所发展出来的麦金塔电脑,不仅容易使用,同时成为新的电脑工业标准,让使用个人电脑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第二,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
如果没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
共同愿景是一个方向舵,能够使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遵循正确的路径前进。学习可能是困难而辛苦的,但有了共同愿景,我们将可能发现思考的盲点,放弃固守的看法和承认个人与组织的缺点。比起我们努力想要创造的事情的重要性,上述所有的困扰似乎都微不足道。
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让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的、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
苹果电脑使人们透过个人电脑来加速学习;
AT&T借由全球的电话服务让全世界互相通讯;
福特制造大众买得起的汽车来提升出行的便利……
这种更高的目的,亦能深植于组织的文化或行事作风之中。
赫门米勒家具公司的退休总裁帝普雷说,他对赫门米勒公司的愿景是:“为公司人员心中注入新的活水。”因此他的愿景不仅只是加强赫门米勒的产品,还包括提升它的人员和企业文化的层次,以及追求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气息的工作环境。
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乔布斯在一篇关于苹果电脑愿景产品的大作中提到:“不论公司内忧外患有多严重,一步入麦金塔大厦,我马上又精神奕奕。我们知道自己即将目睹电脑史上一项重大的改变。”
企业中的共同愿景会改变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让公司不再是“他们的公司”,而是“我们的公司”。共同愿景是使互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的第一步,让彼此产生一体感。事实上,组织成员所共有的目的、愿景与价值观,是构成共识的基础。
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杰出团体的研究时,发现杰出团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愿景与目的。马斯洛观察到,在特别出色的团体里,任务与本身已无法分开;或者应该说,当个人强烈认同这个任务时,定义这个人真正的自我,必须将他的任务包含在内。
第三,愿景激发了人的潜能。
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将无法想象苹果电脑、AT&T、福特等是怎么建立起它们做人的成就。这些由它们的领导人所创造的愿景分别是:乔布斯、渥兹尼亚克以及其他苹果电脑的创业伙伴,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裴尔想要完成费时50多年才能达成的全球电话服务网络;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同样的,日本公司若不是一直被一种纵横世界的愿景所引导,便无法如此快速崛起。上述案例中最重要的是共同愿景所发挥的功能:这些个人愿景被公司各个阶层的人真诚地分享,凝聚了这些人的能量,在极端不同的人之中建立了一体感。
一个优秀的愿景应该包含以下特点:
★每一个企业的愿景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企业的愿景是崇高而伟大的,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企业愿景是持久的。
★企业愿景与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必须具有普遍的一致性。
★企业愿景具有前瞻性和理想主义色彩。
2.领袖如何正确启动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
如果你我在心中持有相同的愿景,彼此却不曾真诚地分享过对方的愿景,并不算共同愿景。当人们真正共有愿景时,这个共同的愿望才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
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个人实现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的力量是源自共同的关切。事实上,我们已开始逐渐相信,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共同愿景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的企业”,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型的企业”。事实上,除非人们对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愿景感到振奋,否则整个创造型企业的概念——扩展自我创造的能力——将显得抽象而毫无意义。
今天,“愿景”对公司领导而言,是个熟悉的概念。然而,只要你小心地观察,便会发现大部分的愿景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强加于诸组织上的。这样的愿景,顶多博得服从而已,不是真心的追求。
首先,共同愿景是团体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
(1)愿景首先要形象化。
领导者提供的愿景不能是抽象的。当你向员工描述愿景的时候,一定要形象化。要成为一流的企业,所谓的一流是什么样的?用形象的描述来展现愿景。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此有过一个形象的表述。他说:我的战略叫画饼战略,告诉大家未来的公司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实际上,很多企业追求成为世界500强的目的也在于此,必须有个具体形象的愿景展示给大家看。
要发展,总要有个具体的图景,不能仅仅说我们未来要成为优秀的公司,要成为卓越的公司。优秀和卓越是什么样子?总得有个形象的说法吧?比如,我们在未来将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一,我们周边的厂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办公室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每个人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形象大家一下就都记住了。具象化的东西最容易让人记住。
(2)愿景要实现故事化。
领导者要学会用故事来描述愿景,不仅用语言描述,还要用绘声绘色的故事。比尔·盖茨在向员工描述未来的时候说:“我的愿景是让地球上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电脑,而且使用这个电脑非常方便。”这就是他的愿景。有人说,凡是优秀的领导者都是故事大王,都是会给人讲故事的。
确实有很多企业家都会讲故事,他会告诉你,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我们企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会具体到你将来会开什么车,这个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故事化的描述很容易激起人们创业的欲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就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推出新产品时说:“我的愿景是让互联网装到你的口袋里,随时拿出来就能用。我们知道,现在苹果的手机功能非常强大,真的可以将互联网放到口袋里。”乔布斯说得很形象。他没有说让互联网遍及每个家庭,或者是人人拥有互联网,而是让互联网装到你的口袋里,通过一部手机一样的东西呈现出来,很生动,很具象化。
(3)愿景要有感染性。
感染性就是共鸣。比如一个人向你描述了半天他们公司要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司,他们要盖世界上最高的楼,但对你却没有丝毫的感染性——是啊,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愿景一定要跟听到的人有关系,这样才有感染性,如果你说的事情跟听到的人没关系,显然就不存在什么感染性了。
体育运动之所以有感染性,就是因为它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英雄感,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那种动感。为什么中国足球没有感染性?因为它只能刺激你痛苦的神经,它如果激发了你那种优秀的、英雄感的神经,不就有感染性了吗?
很多企业家包括不少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成就感是很强的。他们究竟被什么感染了,会有如此大的成就感?他们的成就感不仅仅源于他们能够挣多少工资,更多地来自于其控制的资产规模有多大。
有个大型国有企业的总裁说:“民营企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国有企业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可以支配上千亿的资产,这种成就感是一般人所没有的。”而有感染力的愿景恰恰就是这种感觉。
所以,领导者在描述愿景的时候一定要懂得使用和听者相关的方式来描述,跟他有关系了,才具有感染性,他会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重用,他会很享受参与的过程。
(4)愿景要不断地重复。
领导者要学会不断地重复愿景,因为愿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退,所以不能讲一遍就完了。如果讲两遍还记不住,就讲三遍、四遍,讲到对方肯定记住了为止。
当领导者不再重复自己的愿景时,人们就会觉得领导者不是很认真,觉得你好像不是出于真心。只有你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愿景,才能证明你是真心地希望实现愿景,使愿景真正能融入人们的血液中,落实到人们的行动里,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航标。
(5)愿景要实现制度化。
既然是组织的愿景,领导者就一定要把它制度化,让它变成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愿景置于制度里,大家才会觉得领导者不是开玩笑,大家才会认真对待它。
愿景在刚开始提出的时候,只是一些故事,是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领导者只有把这些故事放在战略和文化规范里,把它分解成各种各样的目标,并认真执行,愿景才可能真正实现。
(6)要持续实现阶段性目标。
领导者提出一个愿景,如果目标很远大,阶段性目标长期实现不了,下属就会产生挫折感。在企业里面,大愿景应该是阶段性的,要让下属了解一段时间内要实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以图最终实现更大的目标。所以,愿景一定要有阶段性,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会让大家有不断实现目标的成就感。
所谓阶段性目标的不断实现,就是把愿景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让人们觉得可信。比如有的企业家提出:我们5年后将进入世界500强,进入世界500强以后我们每个人的资产会是多少。这位企业家并没有把500强目标放在战略里面来,也没有在考核指标里体现出来。
领导者应该对目标进行年度分解:第一年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大家的收入应该怎么涨,然后是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阶段性目标不断实现,这样,最终愿景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