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善于倾听是沟通的关键——成败说出来,机遇听出来(4)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别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际遇下对你说了一些场面话,那么你千万不可把这些场面之言当真。
有一个人十几年没有升迁,于是去请一位主管调动的单位负责人吃饭喝酒,希望能调到别的单位,因为他知道那个单位有一个空缺,而且他也符合条件。
那位主管表现得非常热情,并且当面应允,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他高高兴兴地回去等消息,谁知几个月过去,一点消息也没有。打电话过去,不是不在就是正在开会;问其他人,别人告诉他,那个位子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他很气愤地说:“那他又为什么对我拍胸脯说没有问题?”
这件事的真相是:那位主管说了场面话,而他相信了主管的场面话。
场面话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有相当的差距。听起来、说起来虽然不实在,但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之八九都会感到高兴。
诸如“我全力帮忙”、“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若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会得罪这个人;若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或不愿意帮忙就再找理由。总之,场面话有缓兵的作用。
对于拍胸脯答应的场面话,你只能保留态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你只能姑且信之,因为人情的变化无法预测,你既测不出他的真心,只好先做最坏的打算。要知道对方说的是不是场面话也不难,事后求证几次,如果对方言辞闪烁,虚与委蛇,或避而不见,避谈主题,那么对方说的就真的是场面话了。
总之,对场面话的真实性要有所保留,否则可能会坏了大事。对于称赞、同意或恭维的场面话,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千万别因别人两句话就乐过了头,因为那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冷静下来,才可以看出对方的心意如何。
另外,还要用心听出弦外之音。
有的人说话很隐晦,一句话可能有很多种意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就要察觉其中隐含的讯息,如此才能摸透对方的心思。
有人走进你的办公室,然后对你说道:“我快要累死了!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晚上,我都加班到十点钟才回家,我真的是累坏了!”你身为经理,听了那个人说的话,你必须找出其中隐含的讯息,这是你应该做到的。
那个人想要传达的心思可能是这样的:“我实在需要别人帮忙,我知道公司雇用我做这个工作,是希望我自己一个人做,我担心的是,如果我对你说我需要帮忙,你会认为我没有做好工作,所以,我不想直接说出来,我只是告诉你,我现在的工作分量太重了。”
另一个隐含的讯息可能是这样的:“上一次你评估我工作成效的时候,提起工作态度的问题来,并且还说希望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工作,现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正在照着你的指示去做。”
也有可能这个隐含的讯息是:“我有点担心,怕保不住工作,遭到公司辞退,所以我希望你知道,我是个多么恪尽职责的职员。”
可能还有一个隐含的讯息是:“我希望你拍拍我的肩膀,希望你这位上级主管对我说:‘我知道你工作很努力,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态度。’”
你应该能找出来“我实在是快累死了”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意思。
那么,与人谈话时,如何才能更好地摸透说话者的心思呢?
一是听声。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声调表达出来,其含义就不一样,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听声就是通过发现声调中的异常因素,做出辨析,抓住隐含其中的心思。
比如说“好啊!他行!他真行!”这句话,如果说话者说这句话时,语气上扬,听者便能感觉出这是在赞扬某人。但如果说话者刻意压低语调,刻意拖长“行”,“真行”,那意思就刚好相反了,那就表示说话者对某人的严重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尽在言语之外。
很多情况下,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否定句、感叹句、假设句、反意句等许许多多的形式表达,可能不同的形式就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需要结合语境仔细辨析了。
二是辨义。说话者总是从一定的角度来表达他的思想。辨义主要是抓住说话角度这个关键,发现其中的异常因素,从而看清他的真正意图。
人们对于不好明说的事情,经常会换个角度含蓄地表达出来,而这个角度的改变其实都没有脱离具体的场合,所以你不要以为对方跑题,只要你结合场合来分析对方说的话,就很容易悟出对方的意图。
三是观行。人们有时候碍于面子难免会说些违心的话,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言行不一,你只要注意观察他的具体行为,就能意会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有些人心里不愉快,或生你气的时候,不会直接表达内心的不满,他们会绷着一张脸,用力地对你说:“没什么!”或是用不耐烦的语气表示:“算了!算了!不跟你计较!”一边说还一边乒乒乓乓地摔东西。即使是小孩,也看得出他们在生气!
延伸阅读:
玫琳凯女士讲述倾听的艺术
历史的大潮孕育了许多获得成功的商业领袖,可没有任何一位商业领袖像玫琳凯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女士这样拥有如此独特的魅力。她所取得的成功在美国商界的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女性不断创造成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成为全球女性的楷模。
玫琳凯女士是一位出色的团队管理者,也是一位成功地运用“倾听”这门艺术的人,下面是她的亲身经历。
不要轻视倾听的能力
最成功的管理人员通常也是最佳的倾听者。我对一名管理人员记忆犹新,他在一家大公司担任业务经理,但他对该行业的特性一窍不通。当业务员需要他的忠告时,他无法告诉他们什么——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但尽管如此,这个人却了解如何倾听,所以不论别人问他什么,他总是回答:“你认为你该怎么做?”于是业务员会提出方法,他点头同意,最后业务员总是满意地离去,心里还想着这位经理真是了不起。
他教给我这项无价的倾听技巧,我立刻加以应用。最近,一位美容顾问来和我讨论她的婚姻问题。她问我她是否该和她先生离婚。由于我不认识她先生,甚至连她都不大认识,根本无法给她忠告,所以我只有倾听、点头,并问她:“你认为你该怎么做?”我问了几次,每次她总是告诉我她的想法。第二天,我收到一束漂亮的玫瑰花,上面附了张卡片感谢我的绝佳建议。一年后,她写信告诉我,她的婚姻美满极了——再一次谢谢我的建议。
我听过许多根本不需要我提供解答的问题。我通常只是借着倾听,让那些受到委屈的人有机会申诉,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只要听得够久,对方总会找出适当的解答。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廉价买下了一家小型工厂。前任老板说:“我很高兴能把它脱手,因为员工的态度愈来愈强硬,一点也不感激我多年来对他们的照顾。他们准备投票拥护工会,我实在不愿意和工会打交道。”
我朋友成了老板之后,召集所有员工开了一次坦诚的会议。“我希望你们在这里工作是快快乐乐的,”他告诉他们说,“告诉我怎样才能办到?”结果发现,他只要提供几项小小的福利,如现代化浴室设备,在更衣室中装上一面镜子,以及在娱乐室中放上自动售货机等,结果,迄今工会始终没有介入。员工都很满意。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位倾听他们意见的人。
倾听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的第一信条,就是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力。当有人来到我的办公室和我交谈时,我不会让任何事务打断我的注意力。如果我是处在拥挤的房间内和人说话,我也会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唯一的在场者。
我会直视对方,此时如果有只猩猩进来,我或许都不会注意到。我记得有次我是如何地被触怒的。那时我正和我们的一位业务经理共进午餐,每次有漂亮的女侍者走过,他的眼睛总紧盯着她看。我觉得受到侮辱,并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位女侍者的腿显然比我对他说的话重要,他根本没听到我说的话,他根本不关心我!”所以你必须注意对方,这样才能听到对方告诉你的话。假如不全神贯注,我们就会心不在焉。
人们也会因个人的小偏见而分心。例如,有人可能习惯说脏话,或做出一些你不喜欢的举动,或许你容易被某种腔调激怒。我就知道南方人受不了纽约腔,而纽约人对南方人的拉长语调,同样也不能忍受,于是他们就因为这些小偏见分心,忽略了别人思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