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中医处方手册(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慢性胃炎

【概要】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常被分成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以浅表性胃炎最为常见,萎缩性胃炎多因浅表性胃炎治疗不愈迁延所致,肥厚性胃炎比较少见,浅表萎缩性胃炎则是疾病发展的一个初始过渡类型。近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长期的萎缩性胃炎,可以导致胃酸缺乏和胃部肿瘤。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的范畴,患者时常发生胃部胀满、疼痛,并可伴嗳气、食欲下降、餐后痛重、恶心、胃内嘈杂不适。此病与肝脾关系甚密,初病在气、久病入络,初病多实、久病转虚或转虚中夹实。

处方1 半夏泻心汤

【方药与用法】 半夏9~15g,黄芩、党参各6~20g,黄连、干姜、炙甘草各3~10g,大枣3~10枚。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胃脘痛重时,宜加炒白芍、延胡索;胃脘痞闷重时,可加木香、川芎;嗳气甚重时,须加柴胡、陈皮;纳差甚重时,可加用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大便秘结时,可加全瓜蒌、丹参、当归等。

【功能与主治】 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主治萎缩性胃炎,如有胃脘痞满、疼痛、食欲减少、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苔薄黄而腻等。

【简释】 体外抑菌试验已经证明,方中黄连、黄芩、干姜、党参、甘草等均具有不同程度地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作用;方1中伍用半夏能泻心肝之火,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处方2 玉液汤

【方药与用法】 生山药30g,生黄芪15g,知母18g,生鸡内金、葛根各5g,五味子、天花粉各1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患者胃脘疼痛甚重,宜加白芍30g、甘草6g;患者痞胀时,可加生山楂20g、枳壳12g;嘈杂善饥时,可加蒲公英(炒炭)、煅瓦楞子(先煎)各30g,或加入麦冬、太子参各10g同煎。

【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阴;主治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如有口干唇燥、纳差、食后腹胀、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无力。

【简释】 玉液汤源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消渴治疗药方。方2中山药、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能养阴生津,其中知母和天花粉还具有清热之功效;生黄芪可以补气升清,加入鸡内金同煎以助运化。因此,本方更适用于治疗胃之阴津不足、运化失健的患者。

处方3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方药与用法】 柴胡5g,党参20g,赤芍、山药各12~20g,茯苓10~15g,百合、川楝子各10g,三七粉、陈皮、炙甘草各6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14天为1疗程,服药4个疗程后予以复查。

患者脾胃虚寒时,宜加黄芪20~30g、白术10g;伴有胁胀时,可加牡丹皮10g、蒲公英5g、黄芩8~10g;患者脾胃阴虚时,宜加麦冬12g、生地黄12g;伴有瘀血阻络时,可加入生蒲黄10g、延胡索8g、郁金10g同煎。

【功能与主治】 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止痛;主治脾虚不运、肝气横逆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纳差,胁肋疼痛,每当情绪紧张时加重、抑或出现大便干稀交替。

处方4 加味二陈汤

【方药与用法】 陈皮、云茯苓、白芍、紫苏各12g,半夏、枳壳各10g,甘草3g,焦白术15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慢性胃炎,患者时常出现头晕心悸、胸腹胀满、胃脘疼痛、食不知味、恶心呕吐、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滑。

【简释】 方中紫苏、枳壳、白术、焦三仙能增加健脾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白芍配甘草有助于缓急止痛。

处方5 黄川甘草饮

【方药与用法】 黄芪、丹参各30g,肉桂、吴茱萸、三棱、莪术、枳壳、片姜黄、川芎、红花、桃仁各10g,甘草6g。上药加水煎2次取汁,混合后分2次口服,每日1剂。通常,萎缩性胃炎伴有轻度肠上皮化生,宜口服50~60剂;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宜口服60~90剂;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有非典型腺体增生,应口服90~120剂。

【功能与主治】 温中补气,活血化瘀;主治萎缩性胃炎,出现胃脘胀痛不适、疼痛固定、遇寒加重、舌淡或紫斑、脉细弱而涩。近期已报道,用此方治疗910例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6%以上。

【简释】 此方要在温中补气、活血化瘀,适用于中焦虚寒、血络瘀阻证的治疗,比如胃炎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腺体增生等。

处方6 海黄散比

【方药与用法】 海螵蛸、橘红、熟大黄(后下)各12g,蒲公英30g,黄芩、广木香、石菖蒲、甘草各10g;每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制酸理气止痛;主治慢性胃炎,出现胃脘疼痛、口苦、吞酸嘈杂、舌红苔黄等。

处方7 黄连食醋山楂饮

【方药与用法】 山楂片1000g,黄连、白糖各500g,食醋500ml;上药混合后,加入开水4000ml浸泡7天,滤出药汁装瓶备用。治疗时,每次50ml,饭后服药,每日3次,连服3~5个月。

【功能与主治】 清热健胃,酸甘化阴;主治阴伤郁热型的萎缩性胃炎,如见食欲不振、口燥咽干、上腹钝痛、食后饱胀、舌红少津、喜食酸甜。

处方8 复萎汤

【方药与用法】 麦冬、蒲公英各15g,石斛12g,玉竹、山楂各10g。上药加水煎3次,取汁约300ml;每次100ml口服,每日3次,每日1剂;同时多饮糖水,以便提高胃的pH值;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患者有肝胃不和,宜加枳壳、青皮;出现气滞血瘀,可加用苍术、延胡索;发生脾虚血亏,宜加黄芪、当归、龙眼肉;伴痰湿交阻,须加陈皮、茯苓、半夏、党参等。

【功能与主治】 养阴清热,健脾和胃;主治萎缩性胃炎。

处方9 脘痛舒煎

【方药与用法】 蒲公英、炒白芍各12g,制香附、酒延胡索、川楝子、炒白术、郁金各9g,广木香、炒枳壳、炙甘草各6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 理气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肝胃气滞,出现见胃脘疼痛,每因恼怒而发,胃痛引及两胁,伴善太息、纳差、脉弦脉细。

【简释】 方内香附、延胡索、川楝子、木香、郁金、枳壳均有理气止痛之功效;方中芍药、甘草等具有缓急止痛之功效;并且辅以蒲公英清热解毒、协助杀灭合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

处方10 黄蒲胃炎汤

【方药与用法】 黄芪30g,蒲公英、丹参、白芍、百合各20g,乌药、甘草、炒神曲、炒山楂、炒麦芽各10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解毒生肌,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简释】 方10内百合补已伤之胃阴,乌药辛香可行气以止痛,丹参则能活血通络、同治气血。因此,此方具有虚实兼顾、寒热并调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