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所谓会沟通,就是零误解
爱是理解的别名。
——印度诗人 泰戈尔
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会沟通的人,不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进入英国皇家学院工作,介绍人是戴维爵士,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谈话:
戴维:“很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可能被打断。不过你还幸运,此时此刻仪器没有爆炸。法拉第先生,信和笔记本我都看了。你在信中好像没有说明在哪里上的大学。”
法拉第:“我没有上过大学,先生。”
戴维:“噢?但你做的笔记说明你显然是理解这一切的,那又怎样解释呢?”
法拉第:“我尽可能去学习一切知识,我还在自己房间里建立了小实验室。”
戴维:“年轻人,我很感动。不过,可能因为没到实验室中干过,所以才愿意到这儿来。科学太艰苦,要付出极大的劳动,而只有微薄的报酬。”
法拉第:“但是,只要能做好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啊。”
戴维:“哈哈,你再看我眼边的伤疤,这是我在实验中引起的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装订的那些书籍总不曾将你炸痛,让你出血或把你打昏吧?”
法拉第:“是的,不曾有过,但每当我翻开装订的科学书籍,它的目录常常使我目瞪口呆,神魂颠倒。”
这段对话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饶有趣味。戴维爵士所强调的是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甚至要付出伤残或牺牲的代价,而法拉第所表示的是对知识强烈渴望,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谈话结束后,戴维破例让法拉第当了自己的助手。
后来,有人要戴维填表列举自己对科学的贡献,他在表的最后写道:“最大的贡献——从一句话中发现了法拉第。”
沟通的艺术
说话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让人不知所云,如坠雾中,听了半天不知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沟通只能是失败的。真正的沟通是有明确目标的,要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来沟通,或解决矛盾,或寻求意见,或请求帮助,或答疑解惑,或谈判合作。没有无目的的沟通,沟通必然要取得某个结果,才算达到了目的。
◎会沟通的人,会谨慎使用自己的语言
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里请客吃饭。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个人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来。
这个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三个人听了有些不高兴,其中有一个人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有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了?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一个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也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说,该走的是我们了!好,我也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剩下的这个朋友与主人交情较深,就劝他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注意一些。”
主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呢。”
最后这个朋友再也按捺不住了,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还有一个故事。
有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
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他听懂了“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他听懂了“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木柴的外表是干的,里面是湿的,燃烧时会浓烟多,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
卖柴的人听不懂秀才说什么,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沟通的艺术
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怎么说?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值得你花毕生的精力去研究的学问。语言的艺术与沟通的效果是紧密相连的,被人误会,常常是因为用词不当;不被人赏识,常常因为曲高和寡。
◎会沟通的人,把话说到对方心坎儿上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可怜巴巴地跪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行乞。他脏兮兮的脖子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
一天,一位诗人走到老人身边,老人便伸出手向诗人乞讨。诗人摸了摸干瘪的口袋,无奈地说:“我也很穷,但是我可以送你一样别的东西。”
说完,他从兜里掏出笔,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起身告别了老人。
自那以后,老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可是他对此却大惑不解。
不久,诗人与老人邂逅。老人问诗人:“你那天在我的木牌上写了什么东西呀?”
诗人笑了笑,捧着老人脖子上的木牌念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诗人一抬头,看见老人的眼眶里饱含着晶莹的泪花。
沟通的艺术
会沟通的人用甜美的语言让事实增值,愚蠢的人用糟糕的语言让事实贬值。诗人的诗句让行人瞬间理解了老人悲苦的境地,同情和施舍也接踵而至。
◎会沟通的人,用沟通化解争执
老孙要去与总经理争论,“我们虽然是工人,但是我们也是人,怎么能动不动就加班,连个慰问都没有!年终奖金也没有几个钱。”老孙出发之前,义愤填膺地对同事们说,“我要好好训训那个自以为是的经理。”
“我姓孙,和经理约好的。”老孙对经理秘书说。
“是的是的,经理在等您,不过不巧,有位客户临时有急事找经理,麻烦您稍等一下。”秘书客气地把老孙带到会客室,请他坐下,又堆上一脸笑,“您是喝咖啡还是喝茶?”
“我什么都不喝。”老孙小心翼翼地坐进大沙发。
“总经理特别交代,如果您喝茶,一定要泡上好的龙井。”
“那就茶吧!”
不一会儿,秘书小姐端进连着茶托盘的盖碗茶,又送上一碟小点心:“您慢用,总经理马上出来。”
“我是老孙,你没有弄错吧!”
“当然没有弄错,您是公司元老,经理经常说起你们最辛苦了,一般同事加班到八点,你们得忙到九点,实在心里过意不去。”
正说着,经理已经大跨步地走出来,跟老孙握手:“听说您有急事?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其实,也……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几位工友叫我来看看经理您……”
不知道为什么,老孙那一肚子不吐不快的怨气,一下子全不见了。临走还不断对经理说:“您辛苦,您辛苦,打扰了!”
通过秘书小姐的沟通,在经理还没有出面的时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沟通的艺术
聪明人用舌头代替拳头,用沟通化解争执。事实上,在每个组织当中都不应当出现争执,只要我们能够善用沟通,能够用沟通化解隔阂,让彼此敞开心扉,即使对峙双方实力悬殊,能够通过言语沟通解决的问题何必以强凌弱呢?
◎会沟通的人,用迂回的方式面对危机
1942年,美英两国决定不开辟第二战场,而开辟非洲战场,即“火炬计划”。为了表示诚意,丘吉尔亲自到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
斯大林严厉地质问说:“据我所知,你们不想用大量的兵力来开辟第二战场,甚至也不愿意用6个师登陆了。”
“的确如此,斯大林阁下。”丘吉尔诚恳地说,“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兵力登陆,但是我们觉得现在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还不是时候,因为这有可能破坏我们明年的整个作战计划。战争是残酷的,不是儿戏。我们不能轻易作出某一决策。”
斯大林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厉声说:“对不起,阁下,您的战争观与我的不同,在我看来战争就是冒险,没有这种冒险的精神,何谈胜利?我真是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德军呢?”气氛紧张起来。
丘吉尔看到斯大林的态度如此坚决,为了打破令人窒息的气氛,只好转变话题,谈谈对德国轰炸的问题。经过这番谈话后,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斯大林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笑意。
丘吉尔认为现在是说出英美两国商定的“火炬计划”的时候了,于是说:“那么,尊敬的阁下,现在来谈谈法国登陆的事情吧,我是专门为这而来的。事实上,我认为法国并非唯一的选择,我们和美国人制定了另外一个计划。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授权我把这个计划秘密地告诉您。”
斯大林看丘吉尔一副神秘的表情,不禁对这个“火炬计划”产生了兴趣。丘吉尔简单地介绍了“火炬计划”的内容,斯大林很感兴趣,还谈了他对这个计划的理解和意见,丘吉尔表示赞同。
此时,虽然斯大林对英美推迟在法国登陆的事情不悦,但是气氛已明显缓和。丘吉尔又继续说:“我们还打算把英美联合空军调到苏联军队南翼,以支援苏军。”这回斯大林的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至此会谈已是云开雾散。
紧接着,丘吉尔顺水推舟,说道:“现在我们三国已经建立联盟,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这样,斯大林最终接受了“火炬计划”。
丘吉尔见斯大林心情不错,随即说:“尊敬的阁下,您已经原谅我了吗?”斯大林哈哈一笑,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应该归于上帝。”
沟通的艺术
面对斯大林的质问,丘吉尔没有立即正面予以回应,而是转换话题迂回地表达自己对战局的观察和思考,最终赢得了斯大林的理解和支持。会沟通的人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而是用舌头来化解危机。这就是沟通的力量。
◎会沟通的人,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有一次,作家刘墉应邀在某大学做了一场关于人际沟通的演讲,他这样讲道:“我有个美国学生,有一天突然打电话来,说她需要一支狼毫毛笔,外面找不到好的,想跟我买。我说没问题,不但找了一支不错的狼毫笔,还翻出一支很好的羊毫笔。没过多久她来了,问多少钱。我说:‘笑话!这么深的交情了!送你的!’
“各位可以想象,那美国学生,一定会做出很惊喜的样子,因为我等于送了她一百多美金的礼物。可是半年后,有个中国学生对我说,那个美国学生又托她去中国城找毛笔。我说,奇怪了!她明明知道我多得是,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中国学生笑了,说:‘她说了!因为您不要她的钱,她不能再找您。’然后,那中国学生又说,‘教授啊!您不知道吗?有时候美国人要跟您买,您不卖,送他。他们会觉得您是暗示他,您不愿意卖。’”
美国学生误解了刘墉,而中国学生的解释却又让刘墉感到错不在她。
还有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因受不了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小事对他吵吵嚷嚷,甚至打骂孩子,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躲到办公室,不想回家。
有位经验丰富的长者,见他这样,就问他最近是否与妻子争吵过,年轻人回答说:“为装饰房间争吵过。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为卧室的颜色大吵了一架,我想漆的颜色,她就是不同意,我也不肯让步。”
长者又问:“如果她说你的办公室布置得不好,把它重新布置一遍,你又如何想呢?”
“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青年回答说。
长者解释说:“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以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若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和你刚才一样感觉受到侵犯似的。在布置住房上,双方意见一致最好,不能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她,要商量,妻子应该有否决权。”
年轻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一位长者开导了我,我百分之百地错了,我不该把我的意志强加于你。现在我想通了,你喜欢怎样布置房间就怎样布置吧,这是你的权力,随你的便吧。”妻子听后非常感动,两人言归于好。
沟通的艺术
把你对自己事情的高度兴趣,跟你对其他事情的漠不关心互相做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世界上其他人对你认为的不以为然的原因!刘墉一厢情愿地好意送笔,与年轻人一意孤行地与妻争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
◎一开口就让人喜欢你的8个沟通技巧
1.选择积极的用词与方式
在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同时,沟通用语也应当尽量选择体现正面意思的词。比如说客户,常用的说法是“很抱歉耽误您这么久”。这“抱歉耽误”实际上在潜意识中强化了对方“耽误”这个感觉。比较正面的表达可以是“非常感谢您耐心听我这么长时间的介绍”。
2.擅用“我”代替“你”,擅用“我们”代替“我”
比如,“请问,我可以得到一张您的名片吗?”“我们想要你到哪个单位去,这是公司目前最需要的安排。”语言表达技巧是一门大学问,语言讲话其实是你心智的反映,我们说话的语言格局要高,有些人恰恰不懂得这些,沟通不人性化。不要认为只有口头语才能让人感到亲切。我们对表达技巧的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可以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体现出最佳的形象。
3.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采取不同的沟通态度
如上司、同事、下属、朋友、亲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沟通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姿态。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断,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候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本质。要特别强调做事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量避免的。我们提倡仁爱、提倡真诚友好的沟通,并不是要大家丧失原则地去宽容所有不友好的人和事。
4.沟通中要肯定对方的内容,不仅仅说一些敷衍的话
这可以通过重复对方沟通中的关键词,甚至能把对方的关键词语经过自己语言的修饰后,回馈给对方。这会让对方觉得他的沟通得到您的认可与肯定。
5.因人而异地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
一般说来,文化水平高的人,不爱听肤浅、俗气的话,应多用一些逻辑性强的推理;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应多举浅显易懂的例子;刚愎自用的人,不宜循循善诱,可以适当地激一下;喜欢夸大的人,不宜用表里如一,不妨诱导一下;生性沉稳的人,要多调动他的情绪;脾气暴躁的人,用语要明快简洁;思想顽固的人,要善于发现他的兴趣点,进行转化;如此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最好的说服效果。
6.不做沉默的“智者”
有些人因为自卑心理或因某种原因而不敢开口说话。其实,你只要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紧接着第二、第三、第四句就会跟着讲出来,别人绝不会在意你说得怎样。所以,把话说出来是关键,因为无论怎样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与人交流才是学习和进步的阶梯,不要当“故作”深沉的智者,把自己封闭起来并无益处。
7.可以试着清除语音障碍
有的人声音尖锐刺耳,有的人声音沙哑低沉,尽管一个人声音的基调改变不了,但每个人还是可以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也必有一种音色是最亮丽而具有魅力的。不同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坚毅激进的声音,给人一种奋发感;柔和、清脆的声音使人愉快;低缓忧郁的声音让人悲哀;而粗俗急躁的声音使人发怒。
说话太快,使人喘不过气来,听不清,你自己也白费口舌;说话太慢,使人听得不耐烦。在说话中,声调要注意有高有低,正如乐曲中旋律的快慢和强弱,要使你的话如同音乐一样动听,就要注意声调的快慢高低。另外,说话带口头禅,会扰乱节奏,显得杂乱无章。
8.端正说话态度,沟通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最忌讳那种傲慢的腔调、趾高气扬的神情、刻板僵硬的语气。而谦逊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调,能给人一种心悦诚服的力量。
在奥斯卡领奖台上,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在连获两届最佳女主角奖后,又一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但她对和她角逐此奖的弗伦汀娜推崇备至。英格丽·褒曼走上领奖台,手中举起奖杯的时候说道:“原谅我,弗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谦逊的一句话就消除了对方的心理隔阂。
沟通的艺术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不要企图揭露他人的隐私,更不要去“攻击”别人,这是与人谈话的最基本准则。谈话时首先要尊重对方,其次要诚恳,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就是谈话时要掌握分寸,避免任何可能伤害别人的成分。即使对方确有缺点也不可抓住不放,喋喋不休,礼貌的做法只能是委婉批评,适可而止。总之,不论谈话内容如何,只要你对别人尊敬,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