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7 内部审计是大数据时代的宠儿

大数据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开始改变着我们内部审计的工作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我们置身于这眼花缭乱的数据世界,有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思考,唤起了我们安静思索相关问题的心境……

我们隐约发现:大数据并不是完全的新生事物,我们内部审计与生俱来与大数据就有着不解之缘。下面请看我们如何诠释大数据的三大特征。

1.1.7.1 大数据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我们审计人员在看账的时候,看着不对劲,我们就去查询另一个相对应的账本。我们在收集审计证据的时候,善于应用发散思维,敏锐捕捉蛛丝马迹,以期穷尽线索细节,这便是大数据的关联特征。

有了互联网,现在我们的纪委接到举报后,第一件事不是去找财务查账,而是去信息中心找关联数据,把被举报人的业务痕迹和关联关系梳理一遍,舞弊端倪就会出现。

1.1.7.2 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

当我们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线上跑的时候,我们不会去做抽样,这种抽样是表面的、肤浅的,有时比无中生有还离谱。

没有网络的时代,我们收集整理审计信息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发现审计问题所耗用的时间。有了网络,用抽样数据的时间超过用全体数据的时间,我们为何舍近求远呢?

现实是我们早就开始在网上收集更多的信息,以验证我们原有信息的完整性。我们对比标杆,利用我们的社交圈获取更多的线索。有了全体的数据,加上我们审计的系统思考,我们的审计证据更有说服力,审计更加精准。

1.1.7.3 大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让数据发出声音

大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

物料的收、发、存,这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传统审计关注的是数量、质量和价格,我们的大数据审计却让其注入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让数据发声了。

比如,从加油站运往企业的油料,我们增加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发现了一个长达多年的运油车,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将油料运到指定的地点,途耗也非常反常。数据告诉我们,这是调包的征兆,随后我们在这个常人忽视的环节追回了损失。

再如,工程中的周转材料——混凝土模板,针对承包商报价的两套模板,我们给模板注入了使用时间的维度,我们考证一套模板是否可以周转使用?我们观察这两套模板的使用时间,分析数据告诉我们:模板使用的时间没有重叠,模板报价被重复计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