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饮食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历史探源(1)

一、桂林山水孕育桂林饮食文化

在桂林的奇山秀水之中,生长、栖息、繁衍着多少植物、动物。复杂的地形,温和的气候,纵横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塘,千姿百态的山峰,幽深神秘的洞穴……就在这美丽的山水之中,孕育了桂林的饮食文化。

山林中生长着无数的藻菌植物,其中就有松蕈(又名松树菌)、蘑菇、草菇、青头菌、石耳、木耳、水木耳、黄背耳、白背耳、银耳、蕨类植物的蕨菜等不下数千种。而江、湖、洞、泉中的鱼儿,再加上种子植物类,山林里的兽类,栖息的鸟类,大地上人们饲养、放牧的家禽类,更是不计其数。

这么丰富多样的食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本土的居民,还是外来的过客,都会徜徉在这美丽如画的山水之中,品尝着鲜美可口的佳肴,喝着三花佳酿,品着桂花香茶。于是醺醺然、陶陶然寻章摘句,属文填词,吟诗唱曲。桂林饮食文化就在其中了。

仅就汉唐以来旅桂的大诗人歌咏桂林、写他们饮宴于山水之中的诗文,便有无数。列举数首为例:初唐武则天朝的宋之问,有《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晚唐阳朔的本土诗人曹邺有《碧浔宴上有怀知己》;晚唐卢顺之有《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张固也在宴席上唱和了卢顺之的诗。以后又有杨汉公的《訾洲宴游》,他写道:“桂林云物尽漫漫,雨里花开雨里残。惟有今朝好风景,樱桃含笑柳眉攒。”

在这样美丽如画的訾家洲头饮宴,那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

明代诗人韩雍还直接写到品尝漓江鲫鱼的美味。他在《桂江鲫鱼甚巨甚美食之有作》写道:“桂江雪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鲫美终非故乡物,临风长啸忆三吴。”品尝漓江鲫鱼的美味,引发了他思念故乡的感喟。这首诗,把三吴的饮食文化与桂林的饮食文化交织起来了。

此后,直至清末,都有在山上宴饮的诗,在洞中宴饮的诗,在江、河、湖、塘上宴饮的诗。明代吴江人俞安期,饮于南溪山白龙洞,有诗;饮于水月洞、訾家洲,有诗;还泛舟桂江,憇饮于伏波山,也有诗。这些诗人墨客,游桂林山水,饮桂林醇酿,诗兴大发,作文赋诗,这就是桂林饮食文化了。

当然不止如此,有题壁于崖的,有图写千峰的,甚而有如咏白鲫之美一样写文盛赞桂林的佳肴美味香茶的。

这当然是桂林山水孕育了桂林饮食文化。

二、甑皮岩桂林先民饮食发微

桂林是世界上岩溶峰林发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石峰平地峭拔,四野林立。漓江蜿蜒舒缓地萦绕簇簇青山,山水相依,环境优美,又加上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一切,为先民们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

从旧石器晚期开始,原始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择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桂林史前饮食文化。

位于桂林市南部象山区独山西南麓的甑皮岩,从考古发掘所得到的资料来看,确是发微了桂林先民的饮食文化。

经考古发掘确定,甑皮岩遗存距今9000—12000年。

考古发掘发现,各期遗存中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角制品、牙制品及蚌制品。有的当然是生产工具,但也有大量的生活用具,还有用火遗迹。

陶制品无疑都是生活用具;石制品中的切剖器、砍砸器等也应用于生活;部分骨、角制品,如骨针(用于缝任)、骨铲(用于烹饪)也是生活用具。而陶器种类繁多,有敞口罐、高领罐、直口盘口釜、敛口盘口釜、盘口敛口釜、圈足盘、豆、盆、陶钵,等等。当然这些都是炊具、食器。

第五期的陶器,外刻美丽的花纹,我们的先民,已经表现了很高的审美要求,这当然就是饮食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

再看甑皮岩的先民吃的是什么,怎样吃的。

他们已经懂得用火,基本上吃熟食,有用火遗迹为证。这个烧火坑东西长28厘米,南北残存20厘米,椭圆形凹坑,坑面烧土坚硬,坑内有松散的灰土,应该是柴草的灰烬。

甑皮岩第一期,距今11000—12000年,地层孢粉所反映的植物不多,但都是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其中凤尾蕨类的根(现在还用它来制作蕨巴粉)、茎及嫩叶均可食用,而且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至今仍是重要的山野蔬菜之一(碎肉末炒蕨菜、凉拌蕨菜等,就是地道的桂菜)。

《桂林甑皮岩》一书上还说,第一期可供我们桂林先民食用的有植物的根茎类、蕨类、禾苗科(野生稻)和豆科。第二期有松子和松花粉。虽然它们并不生长在甑皮岩附近,但我们的先民们可以外出,长途跋涉,而获得多样的植物食物。

距今10000—9000年的第三期,除在考古中发现的3粒野桐属、1粒桑属等的孢粉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十字花科花粉。十字花科包含了许多可食用的蔬菜。比如蔊菜属的青蓝菜、蔊菜水微子蔊菜,还有各种荠菜,一共有十种野菜。这些野生原始的菜(草),不仅可以充作食用,而且还有奇特的药用功效。如青蓝草不仅可以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而且还可以治肺炎、浮肿。蔊菜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以及痤疮。琴叶碎米荠可清热除湿。弯曲碎米荠清热利湿、健胃止泻。碎米荠可治风湿和痢疾、腹胀。琴叶独行菜治咳嗽、浮肿。荠菜则治内脏出血、浮肿,甚至高血压及感冒发热。1991年,这些野蔬的功效,经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得以确认。当时,人们就是采集这些野蔬食用或药用,中国传统的医食同源,在甑皮岩的先民这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医食同源的理论,当然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期距今9000—8000年,可供先民食用的有禾本科、木本科的种子花粉。

除了大量存在的蕨类和藻类植物,还有大量的豆科植物。这一期我们的先民有了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豆类食物。

第五期距今8000—7000年,有黍科植物,还有棕榈科的椰子。甑皮岩先民的植物食材更加丰富多样了。

甑皮岩先民除植物性食物外,主要食用哪些水陆生动物呢?

据许多考古工作者的考古发掘和分析研究,甑皮岩的水陆生动物群种繁多,李有恒等1978年报告一共分为三大类:一是绝灭和绝迹的动物,有:象、水牛、秀丽漓江鹿;二是人工饲养的动物,有家猪一种;三是狩猎对象,有梅花鹿;有偶获的种类:猴、猫、獴、鹿、豹;五是穴居的动物,有竹鼠、鼠、豪猪、獾、貉、狐等。陆生类之外水生鱼、鳖、龟等。鸟类有雁、鸭。还有河蚬、中华圆田螺。由此可见,甑皮岩先民的动物性食材也是十分丰富的,这满足了他们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

动植物食物的多样化,不仅是人类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更体现出一种饮食文化观念,这就是口味和口味的选择与搭配。而用火熟食更体现出古代史前先民们在食物的制作上更有技巧,也更为科学了。

三、先秦桂林饮食文化与农耕狩猎伴生

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岭南、中原各族之间已有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

战国时桂北属楚,楚国的西南夷。楚国东南方是东越、杨越、骆越。史书又称广西为百粤、西粤。最早居住在此的先人,应为古越人。

古越人又包括很多支系,其中一部分可能与华夏族融合而成为华南的汉人,另一部分融合成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广西境内的西瓯、骆越等分支,发展成今之壮族。

先秦即春秋战国时期,古桂林(指今桂林所在的地域)的居人,应属古越人的范畴。虽然史料缺乏,但它肯定与全广西古越人的生活是相同的。

农耕已经发展成熟,狩猎捕鱼还是主要的生活手段,采摘野果已经退居辅助地位。

桂林已出现了人工栽培的水稻。碾压谷物的石磨,翻地耕地的工具也有发现。

但这并不是本地人的制作,可能是从与中原的经济交流而得来。也已饲养了猪、犬之类的动物。猪、犬皆可食用。尤其是吃狗之风,可谓十分盛行(后文有叙述)。

桂林江河湖塘水清明澈,游鱼历历可数。因此,耕作狩猎之余,到江河湖塘捕鱼,应是一大乐事。南方网罟,随处可见。主食稻禾,流传两三千年了,嗜食鱼肉,也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鲤形目鲤科的桂林波罗鱼,是一新种,是通连漓江的洞穴特有的珍稀鱼类之一。个大,鳞赤红,呈金黄,肉质细嫩,十分美味。而今之阳朔,则以产自漓江的鲤鱼(三四斤以上,有七八斤、十数斤的),制作“啤酒鱼”,可谓古今结合,成了一地的招牌菜品。但如今漓江因两岸之人肆意网捕,真正地属于洞穴的菠萝鲤早已绝迹了,代之以湖塘人工饲养的鲤鱼,美其名曰漓江鱼。漓江里又有一种鲫,名为雪鲫,其味美无比。前文已叙及明初韩雍咏诗盛赞其“绝似松江一尺鲈”了。

从兴安、灵川等地的考古发掘中,有一大火坑,有灶口、有支脚、架三尺锅(应为铁锅,应是从湖湘购得的。战国时楚国与吴越一样,冶铁术已大大发展),由此可见,一家人或一帮人已聚集用餐。我曾在1960年冬往访桂林灵川潮田,在那里过春节。镇上的数十汉子围聚用餐,豪饮十数夕。一只八尺大锅,几块巨石做脚,燃烧数尺干柴。锅中牛头一只、牛腿四条、牛尾一根,已熬煮数日。锅上搁架床板四块,如井字形状,上面放的是腊肉、腊肠、腊牛肉巴、腊狗肉。炒花生一箩筐一箩筐的,自己从磨坊里烧出的糖泡酒(甘蔗酒、红薯酒之类)一缸一缸的,肉是一斤切四块,鸡是一只剁八块,豆腐一板一板地往锅中倒……三四十人围着大锅,腊月二十九吃起,直至第二年初七初八,真正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酣畅淋漓,不醉不休!

这当然是原始遗风,我猜想,先秦的桂林人也是这样了,趁着节日时令之便,豪情满怀,大快朵颐吧!

四、灵渠凿空对桂林饮食文化的第一个冲击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国已经统一了岭南。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那时,桂林郡治设在桂平,不是今天的桂林市。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削平六国,一统天下,开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此后,为打通岭南军道,秦始皇着手开凿灵渠。开凿灵渠主要是打通粮道,供给南征的50万大军。

据兴安人李铎玉先生的考证,灵渠开凿的时间应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以后,至三十三年(前214)凿成通航,开挖用了近四年时间。

灵渠凿通后,秦军粮饷就这样通过发源于陕西东南汉中的汉水,进长江、入洞庭,溯湘江南下(发源于桂林灵川海洋),在兴安这里连通漓江(发源于兴安猫儿山);由漓江南下,进入珠江,直达广东的番禺而流入南海。往西,可经珠江上溯左右江或径上河道通往云贵边陲;往东南可经由珠江支脉东江到达闽越;再则可由北江到达江南。

灵渠贯通了五岭之江,连接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东、南达半个中国的水运网络,对政令贯通,经济交流、文化发展的意义非常之大。

这直接对桂林的饮食文化产生了第一个冲击。

北方的农作物:黍、麦、粱等次第传入广西,虽说因气候土壤关系,不能大规模的栽种,但原粮运入,增加了桂林人主食的品种;也部分改变了桂林人的饮食习惯。

特别是军事征战和修凿灵渠需要的人工大多是外来百姓,他们原来的饮食习惯,也不能不带到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