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饮食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历史探源(2)

例如,当时有大量湖湘民工(即当时的战俘),极喜辛辣的食物,恰好桂林这一盆地,气候较寒而湿气很重,这些食材,正合本地居民的需求。灵渠修通之后,又有大量的湖湘民工留居桂林。此后,历朝历代,都有中原的、荆楚的、皖赣的移民到来,尤以湖南人为甚。

这些外来移民,它们的文化,首先是饮食文化,对桂林有巨大的影响。

荆楚湘湖来修渠的民工,带来了一种用竹叶包裹煮熟的食物,饿了解开竹叶,就可以食用,这大概就是粽子的来由了。兴安人包的粽子的确是既好看又好吃的。

由这米团子得到启发,兴安人发明了糯米粑粑。圆圆的扁扁的,稍干后泡在陶缸里,十天半个月换水一次,头年捣的,第二年端午,甚至到割禾了,还可以带到田地里,当作一顿午餐。

清明前一日叫寒食节,家家户户不许开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这个习俗其实是从北方传来的。北方吃炸好的馓子,南方用大米制作寒食,当时叫粔籹,其实就是粽子、糍粑之类的熟食。

粽子也是从荆楚湘湖传来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大家都包粽子,吃粽子。

桂林的饮食一旦和节日结合,那文化的内涵就非常丰富了。

五、两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始安县,辖境包括今之兴安、灵川、桂林、阳朔、永福、鹿寨等地,隶属于零陵郡,治所在今桂林市。三国吴甘露元年(265),置始安郡,郡治桂林。首任太守是黄盖,他是零陵人,地道的湖南人氏,他来到桂林,除规划城区,营造府署之外,又带来许多湖南口味的菜肴。

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张衡写了一篇《四愁诗》,第二首就是“我所思兮在桂林”,但此桂林郡治在桂平,不是今日之桂林。这之前的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调零陵郡等四郡兵10000余人出击交趾(今越南北部)。

东吴之后,东晋大兴二年(319),晋元帝任小说家干宝为始安郡太守;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宋少帝刘义符任大学问家颜延之为始安郡太守。他在任上,提倡垦荒,减轻赋税,给百姓放贷粮食谷米,还把江浙一带先进的耕作技术传了过来。

他自己爱读书,在独秀山下一个洞穴内读书,这就是后人盛誉的“读书岩”。

此后,北来士人到桂的络绎不绝。仅以旅桂人士来说,自南朝宋、齐始,到唐、五代止,留下石刻的就有47件(南朝2件,隋朝1件,唐代42件,五代2件)。那些没有留下石刻,而留下大量诗文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仕桂、旅桂、谪桂的士人,不仅诗文书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他们的饮食爱好当然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南朝对桂林饮食影响最大的是江浙菜肴的清蒸系列,很受桂林上层人士的喜爱,而鲜活的水产品,却用了炖煮的办法。

唐代,中原的面食进入桂林,面条、馍馍等已成为大众的方便食品。

唐代南来的士大夫文人在如此美丽的山水之中,饮酒赋诗,是一大赏心乐事。

宋之问(656—712)有诗《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此楼原在桂林市现滨江北路近伏波山江边);晚唐诗人李商隐(813—858)在桂林不到一年,写下了大量好诗,其中《思归》开头就说:“固有楼堪倚,能无酒可倾?”还有曹邺在碧浔亭宴饮,又有杨汉公《訾洲宴游》。

唐时桂林已有茶楼酒肆,且多依山傍水而筑。又有仕宦、谪戍官员、失意士子,多邀朋聚友,在此共买一醉。中土士人,不仅传来中原文化,还带动了桂林饮食的发展,在盛大的有唐一代,奠筑了桂林饮食文化的基础。

六、宋元时期北方粤东巴蜀饮食文化的整合

从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见到北宋汴京(开封)城的繁华富庶。画上漕运繁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街道纵横交错,各种店铺鳞次栉比,有茶坊酒楼、脚店、公廨,等等。此时的桂林城也大抵如此。

川味广味,次第引入,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南北东西美食荟萃于此,桂林城已是一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

南宋时,有更多的文人来居,陕、甘、晋、冀不必说;鲁、豫、皖、鄂也随战乱而南来。此时,湘湖、两粤已是南宋稳定的后方,川蜀来东,闽粤来西,这南北东西的人们,都集于山水秀甲天下的桂林城了。仅以两宋名人在桂林留下的摩崖石刻计数,竟有487件之多,这就足以证明,此时桂林,不仅经济发达,文化也十分的繁盛了,这当然影响到了桂林饮食文化。

宋初大名人柳开,河北人,990年任桂州知州;杨亿(974—1020),福建人;梅尧臣(1002—1060),安徽宣城人;李师中(1013—1078),山东曹县人;章岘,福建浦城人;黄庭坚(1045—1105),江西修水人;贺铸(1052—1125),河南汲县人;孙懿(1081—1169),江苏武进人;李纲(1083—1140),福建人;范成大(1126—1193),江苏吴县人;王正功(1133—1203),浙江宁波人;张孝祥(1132—1169),安徽和县人;张栻(1133—1180),四川广汉人;方信孺(1177—1222),福建莆田人;胡规,嘉定十二年(1219),知桂林府,江西吉安人;刘克庄(1187—1269),福建莆田人;李曾伯(1198—?),河南沁阳人。

这些文人、官宦,从各地而来,对桂林的饮食文化当然是有影响的。据说黄庭坚在桂林仅稍作停留,就有一道“东坡肉”存世,桂林老人据此做成了“墩子肉”。

桂林的回族人,据老人说,首起为伯笃鲁丁,他于至元三年(1337)任广西廉访副使。至今的桂林白姓人家,大多是他的子孙,而且代代排有字号,今日的几辈是“继”、“志”、“崇”、“先”等。

有一白姓师兄,他说,回族人极喜吃萝卜糕,且传我秘制之法:一斤米粉子,要放四斤萝卜丝,小葱、虾仁等辅料是必需的。

回族人喜吃油炸食品,最有名的是油香、油堆等,大约都从元朝后期传入桂林。新中国成立前,王城正阳门左侧,有一家翁记,是回人开的甜品店,老字号了,如今已荡然无存。

七、明靖藩时期兴发的本土饮食文化

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随着桂林逐渐成为东西南北的通衢,容纳了八方美食,奠定了桂林饮食丰富多彩的格局。进入明代,桂林因为靖江王国延续了280年,本土的独特饮食文化终于形成。

靖江王国始封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首封靖江王是洪武帝长兄、追封南昌王朱兴隆的孙子、大都督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朱守谦是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的,入住经过改建装修的原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潜邸独秀峰下的王城。

此后,明靖江王延续了十一代(如再加上始祖朱兴隆,二代朱文正,则是十三代)十四王。在独秀峰下,风云起伏,王陵墓地尧山,也历经沧桑。这十四个王,有德行高尚、爱民善政而又清廉节俭的贤王;有平庸无奇、毫无建树、不留痕迹的庸王;更有几位贪酷暴虐、欺凌百姓、搅扰地方的戾王。而偏就是这几位戾王,嬉戏玩乐,逸居华衣不算,更兼之酷好美食,从另一个角度,又成就了桂林的部分美食文化。

大背景是明朝二百八九十年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市场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发育,市井文化繁盛,造成了各省各地富有一方特色的美食文化、茶酒文化。

桂林也不例外。桂林的饮食文化,在明朝的二三百年间,也繁盛了起来。

桂林地处南陲,英宗对北境瓦剌的战争,离桂林太远;即使是明中期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没有波及桂林;就是那明武宗正德皇帝的荒嬉祸民,也没有影响到桂林。桂林“山高皇帝远”,倒成了一方净土,安稳和平地度过了一两百年。于是,靖江王在生活上,特别在饮食上的喜好倡导,就成了桂林饮食文化一时的风尚。

靖江王祖籍安徽。朱元璋当了皇帝,不忘根本,在宫廷里常用徽菜。而从小在宫廷长大的首封靖江王的朱守谦,也受叔祖皇帝的影响,对家乡菜情有独钟。所以,要说桂林菜肴,应是从靖藩来桂之后,以徽菜为主而形成的。

朱元璋打天下,又多在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这些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做了皇帝,又以南京为首都。那么,江苏菜(所指下江菜)又成了他的喜好。而白煮鹅就是他的最爱,甚至不顾开国功臣徐达背生痈疽,还赐他一只。君有授不敢辞,一只煮鹅,全部吃了,痈疽大发,呜呼哀哉!他又极喜红烧狮子头,此菜传到了桂林,就成了四喜丸子。

桂菜早就以湘菜为主,已经混合了川菜、粤菜、江浙菜、江西菜的风味,到明靖江王时代,才开始形成以徽菜为主体,辅以下江菜,再兼以湘菜(取其咸辛)、粤菜(取其鲜甜)、川菜(取其麻辣),打造出了口味繁多,又独具特色的桂菜。例如徽菜的网油鳜鱼、桂花鳊鱼、香酥子鸭、茶叶熏鸡,等等;粤菜主要传入烧烤卤腊,最有名的是烤乳猪、腊香肠;川菜主要传入五香牛肉、麻辣牛肉;湘菜入桂历史最长,而以熏肉、熏鱼为大众喜爱。有一种用干辣椒熏制的牛肉,又香又辣又咸,是十分好的下酒菜。

靖江王府很会享受的王爷,除了首任靖江王朱守谦,还有他的孙子庄简王朱佐敬,朱佐敬的弟弟辅国将军朱佐敏,朱守谦的第九子、封辅国将军的朱赞亿都品尝过“八珍席”。最会吃喝的算是恭惠王朱邦苧和他的儿子康僖王朱任昌。朱邦苧吃了一回全狗席,念念不忘,从此酷嗜狗肉,竟然在王府里开辟狗圈,养了百只黄犬。而世子任昌,成天在茶楼酒肆鬼混。一大早,品尝各色桂林风味小吃;午间饮茶;晚餐更是规模宏大,带一帮王府家眷、亲信,什么酒楼酒好,什么饭馆菜好,都一一品尝。

这些好吃好喝的王爷宗室,成就了桂林本地的饮食文化。

八、清代各民族饮食文化的繁衍

众所周知,清代有所谓的满汉全席。好吃好喝的乾隆皇帝,本心想通过饮食调节满汉关系,在他的热心倡导下,不仅满人饮食,就是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也发达起来了。

桂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明、清两代,回族大量进入桂林。回族姓氏有白、马、麻、以、哈、萨、翁等四十九姓,大都是明清时期入住定居的。回族人民带来了伊斯兰(清真)的饮食特色文化。

壮族。清代康熙年间,来桂林任阳朔知县的陈洪晖说:“桂林所辖二州七县都是壮瑶与汉民杂居。”壮族是广西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所以壮族的饮食文化当然也是桂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瑶族是广西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瑶之属桂林者有兴安、灵川、临桂、义宁、古田诸邑,皆迫近山瑶。”《灵川县志》载:“瑶系土著,一云明末自广东韶州迁来”,“义宁县的焦岭隘、冈岭隘之北部即瑶壮杂处。”

瑶族习俗有大小节日30余种,最为隆重的当是盘王节。过各种节日,除了老少欢歌曼舞,青年谈情说爱,当然还有各种美食,而且这种种美食以及饮酒的风格,当然是瑶族的饮食文化了。

苗、侗和其他南方古老的世居民族。清乾隆五年(1740),清政府曾经镇压过龙胜、桑江苗侗的人民起义。平息后,清政府改用安抚政策。于是苗族、侗族的同胞在龙胜一带安居下来。苗、侗人家非常好客,客人来了,就设盛宴款待,而且酒是一定是要喝够尽兴的。如果客人推辞说不会喝酒,那主人就一定不高兴。喝酒还有许多礼节,还唱助兴歌,年青姑娘劝酒,水平很高,不知不觉之下,颓然醉倒,是经常事。有美酒就有佳肴,尤其是熏腊肉炒冬笋,可谓一绝。至于什么酸肉、酸鱼,吃不惯的人不禁皱眉咋舌。

桂林许多少数民族的美食至少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而且进食的礼仪,特别是饮酒的礼仪,都显出浓浓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