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非理性:你的大脑真的理性又可靠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关于“注意力”的几个故事(2)

通过学习武术我们了解到,人们把注意力从宏观转向微观,根本不成问题,这个过程很自然,也很有必要。武术训练中,我们常常使用注意或完成这类术语来描述一个正确的过程:注意某个特定目标,完成它,接着进行“清除”(腾空大脑),继续下一个目标。这样,我们的大脑慢慢地就能学会从宏观到微观的转换,再加上充分的练习,最终我们就能自发地完成这一过程。如果不加练习,武士会在错误的时间给出重重一击,结果摔得仰面朝天,或者直接摔出垫子;你也会因没把握好变道的机会,结果与旁边的汽车发生擦挂。这便是无心发挥作用的地方。

无心就像发条装置一样,帮助我们在注意或完成这种场景中来回切换状态,其间我们不会产生犹豫和困惑。无心能增强我们的天赋能力,以阻止脑海中接收到的数据迅速堆积成过量的信息,也能阻止我们的大脑过于专注于其中任何一种信息。它让我们注意力稳定,头脑清晰,从而顺利完成任务。

怎样做到“无心”

我问师父:“你是怎样做到无心的?”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他答道。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走到房间的中央,这是他回答我问题的一贯方式。

我将自己调整到战斗状态,然后我们开始进行一场小小的搏击。从一开始,我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我的注意力总是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这让我十分紧张。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驱使我去做些什么,任何事情都行。于是我开始发动攻击,使尽了浑身解数,但十分讽刺的是,我师父几乎纹丝儿不动,然后在他出手时,却一击成功。我为自己找借口说,这是因为他平时就训练有素,所以反应才会如此灵敏。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俩之间悬殊如此之大,真正原因在于,他在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使之更加敏捷。这让我明白,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在早期习武的那些日子里,我脑海中常常纠结着各种想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速度来自头脑处理信息的方法及做出的正确决定,而不是急于求成的愿望。

有一次,我与一位水平较高的学生搏击时,看见师父正站在道场的另一边观看。我满脑子就想着如何快速击败对手,给师父留下深刻印象。我竭尽全力,以一记华丽的回旋腿扫向对方,希望一击成功,没想到她轻易地就避开了,然后又横扫我的双脚,让我面部着地,狠狠地摔在了垫子上。

我们的搏击没有给师父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至少我的表现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我吃败仗之后,他只是与我的对手交换一下位置,并叫我一直站在垫子上。“我想让你看点儿东西。”他说道。

我们走向屋子中央,这堂课开始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轻松柔和,他二目圆睁,目光深邃,就像猫的眼睛一样,仿如镜子,十分专注但不含任何思绪。这就是被许多人称为“武者凝视”的那种目光。而我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镜子中畅游,学习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我总感觉师父能够预测到我的每一步行动。以后那几年,我了解到,科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预测能力。事实上,我们的大脑是连线网络,正因如此,我们才能进行让人难以置信的快速思考。但是对我而言,理解这种能力还需要下许多工夫,更别说是运用这种能力了。

“这就是你想要的那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师父说道。

在之前的搏击中,我精神高度集中时的表现形式,类似于人们砍木头时发出的咕噜声和咆哮声。那种精力集中纯粹只是意愿而已。师父想让我看到的则是对应的那一面:注意力。

“耐心一点。”他说,“试着去观察你的对手,不是多想他。”

我开始意识到,一直以来我都弄错了真正的目标。我恍然大悟,没有良好的注意力,意愿就有可能是十分危险的东西。

“即使是一点点想法,都有可能让你的动作产生间隔,不连贯。那样的话,你就很可能会出错,而且根本来不及及时纠正。”他补充道。

日本人称这种危险的间隔或思想干扰为疏漏。如果发生疏漏,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不论你做什么,千万不要抵制它,否则这种间隔只会增强,造成思想的混乱以及玻姆所说的那种不确定性。

为了让我更好地理解它,师父给我打了个比方。“让你的思想像水一样流动。”他说,“一旦你有了某种思想,就让它像倒影一般在你的头脑表面漂浮,不要停顿。只要你持续不断地这样练习,大脑就会变得十分灵敏,形成一种自发反应。”

他没对我提起任何物理学观点,但显然他和戴维·玻姆的观点不谋而合。

“现在你明白了吗?”他问道。

在理论层面,我明白了它的意义,但这距离我真正掌握它还有一段时日。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他再未跟我谈论过注意力。他知道,道场里的实践会证明给我看的。之后又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一个段位比我高的学生和我进行了一场搏击,师父站在一旁观战。我的对手使用连环踢腿动作紧逼着我,接着又是一记快速冲拳,直直地朝我头上盖过来。我想都没想,抬起胳膊挡住了这一击,一转身,做了一记漂亮的反击。所有这一切都是瞬间完成的。

“棒极了!”师父夸道,“太完美了!你想都没想就做到了!”这也许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无心的境界。我开始试着让自己的思想漂浮,不去想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干扰思想的流动。我的刻苦训练终于取得了回报。

注意力的奥秘

两百年以后,如果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你脑中的某个神经元可以用一模一样的晶体管神经元来替代,你的思想还仍然是你的吗?与尼尔博士的谈话

当我走出武术世界,畅游在科学王国时,我去川姆·尼尔(Tram Neill)博士的办公室拜访了他。尼尔是美国奥尔巴尼大学的顶尖心理学家。我在《麦格劳·希尔科技年鉴》(McGraw-Hill Yearbook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一书中第一次了解到尼尔的研究工作,书中关于理解力的那一章就是他写的。接着,我又发现他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似乎各个地方研究注意力的科学家都会引用他的观点。

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我最关注的是他在选择性注意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选择性注意是大脑的一种选择能力,面对各种情形时,这种能力可以让你确定哪些信息与你眼前的目标有关,哪些无关。我希望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更为详细的分析,可以充分解释一个人停止思考却又能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大脑的内部活动。这样的话,我就能够对几十年前师父教我的注意力技能系统做出微调。

“我们从哪儿开始谈呢?”他问到。

尼尔博士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在这样的冬季,他身上就穿着一件法兰绒衬衫和牛仔裤。他语气温和,神色放松,一看就知道是个很随和的人。他的研究为破解人类注意力的难题提供了许多线索,为此我钦佩不已。

我从伊莎贝拉的“脑科学”观点开始了我们的谈话,他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注意到墙边的一个书柜里面摆放着他孩子的几张照片。我想,也许是伊莎贝拉的言论让他想起了自己孩子曾经说过的某些话吧。

他用一句提问作为对我的回应:“两百年以后,如果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你脑中的某个神经元可以用一模一样的晶体管神经元来替代,你的思想还仍然是你的吗?”

“我想是的。”我回答道,“我们头脑中还是存在同样的信息,自己的记忆和情感仍然存在,不是吗?”

“是的。”但他又问道,“那如果你所有的神经元都用晶体管神经元替代呢?你的思想还仍然是你的吗?”

尼尔把大脑分为形式(构成大脑的细胞)和内容(大脑接收与输出的信息),认为这两者是不同的。“内容就是你的思想。”他说道。

这种差异,就是理解注意力并对其加以有效运用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伊莎贝拉决心让注意力属于自己的关键原因。

尼尔主张,人的思想就是接收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的复合体。他的观点与玻姆的相似,注意力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解释说,在那一刻,我们的部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即我们共享相同的信息。我立即联想到这样的情形,两台电脑同时下载同样的数据,但我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这些数据;或者就像我们在商店里购买了同样的原料,但回家后做的菜点各有不同。重点在于,即便你和其他人(其他思想)接受的信息相同,但最后你处理信息的方式却是独一无二的,这就如同你的指纹一样。

这样看来,我们便有趣地发现,伊莎贝拉随口说的注意力属于“她自己”的这一观点,其实是非常准确的说法。很多与我交流过的学者都认为伊萨贝拉的观点值得关注,这尤其对我们成年后如何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很有启发。

占有欲和控制欲

尼尔的同事弗兰克·范伦蒂诺(Frank Vellutino)是美国奥尔巴尼大学儿童发展所的主席,我与他也做过交流。他指出,伊莎贝拉所处的这种阶段是所有人的必经过程。听他这么说,我不禁有些失望。我们都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大脑异于常人的,比一般人的要多一个部分,而这至少是他成为天才的部分原因。我内心一直为女儿感到骄傲,希望可以听他说出我女儿脑中可能也存在多于常人的灰白质。但是范伦蒂诺博士解释道:“我们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觉得它们真的属于我们一样。”

“甚至包括我们的思想?”我问道。

“对,包括我们的思想。”他答道,“一切都源于控制欲和占有欲。”

但这却是好现象,而且在我们走向成年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自己思想的占有欲,促使你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尼尔解释说,占有欲带给人自信,并且有助于人们建立起积极的世界观。同样地,一旦你觉得不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就会丧失信心,而且这种情绪甚至会引发其他问题,例如意志消沉。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让你的思维进一步变慢,甚至使你感到拘谨不安。还是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塞林格一直在努力说服我们,他想让我们明白,掌控自己的思想并不容易,但如果要想让自己的思想真切地发挥效用,就必须做到这一点。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要难得多吧?

同理心

塑造强烈的自我意识,发展感知和拥有自己思想的能力,可以是很好的开端。接下来则是培养同情心,也就是你对别人的思想感同身受的能力。

“同情心与获得及保持控制力有很大关联。”范伦蒂诺解释道。

用心去体验他人的感受,你就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同情心能让你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提供给你更多的信息,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估计到事情的后果。例如,无论何时,只要你提高嗓门说话(尽管你这样说话只是为了强调),你的搭档就对你不理不睬,如果你知道会有这种后果发生,就可以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像爱因斯坦那样拥有“多出的脑物质”。我们在生活中的特别之处,就是处理自己所收集信息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创建和处理信息的独特步骤。就是在这一方面,占有欲和同情心才可以真正融合在一起。

托德·维伊索斯克是我的同事,也是朋友,他认为伊莎贝拉话中的占有欲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涉及自我,反映出真实的自我以及内心的真实感受”。维伊索斯克认为,一旦你和他人在思想上产生联系,分享思想内容,你就能预测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反之亦然。自我意识会有助于你把注意力发挥到最佳状态,让你的需求和行为以及他人的需求和反应保持一致。人的自我意识越强,行为就会变得越有效,越发符合人的本性。真实的感觉会让你觉得自己能更好地掌控生活,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就随之而来。而注意力也会像身体一样,逐渐成熟起来。

另一方面,自我意识薄弱则相当危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这来自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B. F. Skinner)关于图像符号的研究工作。在著名的“斯金纳箱(Skinner box)”实验中,他对动物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他把一只小动物放置在特殊的箱子里,箱子中间有一根横杆,前方有一盏绿色小灯。在实验过程中,小动物明白了一件事,只要在绿灯亮起时推动横杆,它就会获得一次奖励。

尼尔解释道:“这样说吧,我把你和一只老鼠都放进同一个斯金纳箱中,每次绿灯一亮,你就推横杆,然后可以得到1美元,每次老鼠推横杆,它就会得到一份食物作为奖赏。”

我们都笑起来。这项实验的重点是,我们可以进行上千次这样的实验,直到动物的反应完全符合要求。我想象了一下那种情形,那只老鼠肯定会牢牢抓住横杆不放,不让我去推横杆。我感到很有趣,便插了一句:“到那时候,老鼠的行为就会相当固定了。”

尼尔扬了扬眉,靠向椅背,说道:“假设我把你叫到一边,告诉你我将在箱子里安一盏红灯,一旦红灯亮起时你去推杠子,就会遭到致命的电击,那么你就不会去推杠子了。”

然而,那只老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会去推杠子的。尼尔说道:“但不要太为老鼠着急,由于条件反射作用,它们通常是可以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