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公文写作方法要领(2)
3.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的写法包括:
(1)标题。对发生的事故、错误情况加以概括形成“事由”,再加上“检查报告”或“检讨报告”字样,从而形成这类报告的标题。如《关于兴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严重伤亡重大事故的检查报告》、《关于我市赴美考察团人员在国外严重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的检查报告》等。
(2)正文。通常由“四段式”组成。第一,写“情况”,即所犯错误、所发生事故(事件)的基本情况;第二,写“原因”,包括发生问题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第三,写“责任”,即造成的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第四,写处理情况及今后意见。对已经作了处理的写明处理情况,尚未进行处理的要提出今后处理意见;对错误的责任者,可按照责任大小、问题的轻重,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处理意见不单指对人的处理,也包括改进工作,堵塞漏洞等方面的措施。例如《铁道部关于193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的报告》,这是一篇以反映重大事故为内容的情况报告。全文共分七个段落。第一段,概括地叙述了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造成的损失;第二段,是事故发生后各级组织抢救的活动情况,这是写此类报告不可缺少的一段内容,它反映了我们各级党政组织时时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工作作风,而且,也是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所必然要有的步骤;第三段,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事故责任的认定;第四段,是对事故严重性的认识,并从领导方面找原因;第五、六段,提出了今后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第七段,对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情况及铁道部领导主动要求国务院给以处分。
(3)结尾。通常写做“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4.呈请性报告。
呈请性报告的内容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这类报告的标题与专题性报告的标题写法基本一样,由“事由”与“文种”组成。如国家计委写给国务院的《关于棉花质量和市场管理检查情况的报告》;国家审计署写给国务院的《关于公路建设资金审计情况的报告》。这类报告的上报,目的很明确,不是请求批转,就是要求上级给予批示,而多数情况不是希望加以批转。
(2)正文。呈请性报告的正文,主要由“情况—问题—建议”的三段式组成。如以前述第一份报告为例,它在开篇处,先占用两段文字,叙述了由谁、在什么时间,对哪几个省(自治区)的棉花质量和市场管理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检查以及检查的基本情况,肯定了成绩,说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第一个层次,即“情况”部分。第二个层次也由两个自然段组成,归纳说明在棉花质量标识、棉花加工质量、对非法加工设备的处理和监管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属于“问题”部分。然后通过一段过度句:“为进一步加强棉花质量和市场管理,不断提高棉花质量和规范棉花市场管理,现提出以下建议:”转入“建议”部分,分别提出了“提高认识,巩固成果”、“管理加工,规范收购”、“深化改革,标本兼治”三点建议。
(3)结尾。这类报告的结尾用语,通常写做“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或具体点出那些单位,如‘各区、县、局’、‘各部、室、分公司’等)执行(或“贯彻”、“办理”、“贯彻执行”等)。
写好“报告”的要领包括以下三点:
1.切实把握“报告”的写作规则。
“报告”的内涵决定它在写作上的通用规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三段式”。但应注意的是,“三段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必然由于不同的内容表现为多变的状态,主要有:
(1)情况——做法——问题(意见);
(2)情况(做法)——问题——今后意见;
(3)情况——问题——今后意见;
(4)情况——原因(责任)——下一步做法;
(5)情况——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6)情况——问题——建议等。
写“报告”要切实掌握“三段式”的基本要求,这对提高撰文效率且达到眉目清楚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实效,情况真实。
注重时效是指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必须及时迅速,不能拖沓。报告承担着向上级机关反映信息及决策的反馈作用,上级机关要通过报告及时掌握各方面的动态及变化,掌握决策的运行情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报告是决策的基础条件之一。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如果不注重时效性,就很有可能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要使报告充分起到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作用,除了注重时效之外,还必须原原本本地反映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不能“米不够拿水凑”,更不能“谎报军情”,向上级打“注水报告”。由此可见,真实是报告写作之本。
2012年5月28日《学习时报》刊登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一次讲话时,要求领导干部要讲真话,前提首先是要听真话。
3.语言简洁,篇幅短小。
“报告”的篇幅要短。要做到短,就要充分运用概述和突出重点的表达办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一次不能写完全部问题时,分两次写。或一次着重写几个问题,对其余问题则不着重写,只略带几笔;另一次,则着重写其余问题,而对上次着重写过的只略带几笔。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要简短,要指出问题或争议之所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264~1265页)
要使“报告”做到短小精悍,就应“避繁就简”。这里讲的“繁”,主要是指现象拼凑,事实罗列,也就是通常讲的“流水账”;这里讲的“简”,是指注意综合分析、寻求规律、讲究提炼、显示本质。还应当坚持“厚积薄发”。所谓“厚积”是指占有材料多,这样写起“报告”来才能“以一当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这就是“薄发”。最后,还要“舍得删削”。草稿写成后,要通过修改,把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字、词特别是句子删掉;删削叠床架屋的用语;化冗长的句子为短小精悍的句子;要“脱靴摘帽”,削减开头的“套话”和结尾的“空话”。总之,要字斟句酌,力求精练,以少胜多。
【例文1】
在洒满阳光和爱的大地上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
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浴火重生,世界为之震憾!
这是曾被国际社会视为难以攻克的艰巨挑战。
3年内,在1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完成城镇再造,为近2000万的受灾民众重建家园,让破碎的山河重现勃勃生机……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世界为之瞩目!
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拼搏创造的人间奇迹——
3年来,修通的城乡公路可以绕地球一圈多,修建的居民住房达657万套(户),建设水平和发展基础超过灾前……
从废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超越。奇迹背后,是中国力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用信心、智慧和汗水,奋力夺取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书写了人类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壮丽篇章!
有一种坚定凝聚力量——运筹帷幄科学决策有力指导灾后恢复重建
春天的旋律,奏响在北川新城——永昌的每一个角落。
2011年4月20日一早,巴拿恰商业街在永昌3万多居民的欢笑和泪水中开启,鼓点铿锵,羌乐悠扬,人们尽情放歌。午夜已过,这里仍水泄不通……
“永昌这个名字是胡锦涛总书记取的,寓意新北川和全国一样永远繁荣昌盛。”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说。
“唱羌歌谢大爱恒传薪火,开新城记党恩永昌福祉”——北川新城两侧的巨幅对联,诉说着北川人民的感恩之情。“再造一个新北川”,这是全国人民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
有一种牵挂情暖万家——把灾区群众冷暖挂在心头,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每一步
震后第一个冬天,灾区天气显得分外寒冷。栖身于帐篷和过渡房的群众如何过冬?胡锦涛总书记惦念于心。
“那是2008年12月28日下3点48分,那年我69岁!”那一刻,深深定格在田传贯老人心头。
那个下午,正在四川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的胡锦涛总书记走进都江堰幸福家园的活动板房里,让居民们格外欣喜。
……
有一种超越昭示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恢复重建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一大关键。
上世纪50年代从法国进口、70年代从东北调入、坐落在东汽重型一分厂的这台立车见证了东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然而汶川特大地震无情摧残了她。东汽人不愿意弃她而去,硬是冒着厂房坍塌的危险把她从废墟中抢出,赋予她新的生命。
2008年12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走进位于龙门山麓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关切地查看公司恢复生产的情况。听说企业在震后不久就迅速恢复生产、已如期实现当年100亿元的生产目标,他感慨道:“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总书记希望干部职工们搞好当前生产,加快重建步伐,让新东汽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力设备企业。
有一种关爱催人奋起——对灾区群众心灵家园的守护激发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灾区人民走向新生、开启未来
灿烂的笑容,朗朗的笑声!正在德阳市残疾人康复及假肢中心进行康复检查的刘春艳,总会把内心迸发出来的自信与乐观传给别人。
3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让37岁的刘春艳失去了左腿。“当时,我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两眼盯着天花板,直到眼泪模糊得什么也看不见了。”刘春艳一边走,一边坦然回顾那一段黑暗的日子。“我不止一次地想,不如死了算了!”
战胜困难,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走向新生,更需要心灵家园的重建。
2009年5月11日,心中牵挂着地震伤残人员的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前来残疾人康复及假肢中心考查。“来,我扶你走几步。”总书记看到刘春艳在训练行走,主动伸出手臂,搀扶她在训练道上走了一个来回。临别时,总书记握着她的手说:“我送你8个字——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
在灾难中挺立。
灾区群众走出伤痛,下地耕耘,进厂做工,用双手重建家园,昔日的废墟真正走向新生。
在希望中奋进。
灾区人民的心中激发起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强大力量,给13亿中国人留下宝贵的精神、深刻的启迪。
踏平艰辛成大道,风雨高歌勇向前。
我们坚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必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惧任何艰险、不畏任何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开创祖国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2011年5月11日电)
【例文2】
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新玉树
——温家宝在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恢复重建工作纪实5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深入村庄、学校、“方舱”医院、自来水厂和寺庙等,看望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了解灾后群众安置情况,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住房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2220多人遇难,70人失踪。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正是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温家宝赶赴玉树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明确要求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争分夺秒抢救废墟下的生命。这以后,温总理每天不断关注抗震救灾情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经过多方抢险救援人员半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人员搜救已经结束,伤员全部得到救治,受灾群众的吃饭、临时住所、医疗有了基本保障,通讯、供水、供电等基本恢复,部分学校复课,废墟清理开始进行,玉树抗震救灾工作转入恢复重建的新阶段。在这又一关键时刻,温总理再次来到玉树,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实地了解救灾情况,部署恢复重建工作。
5月1日上午11时许,飞机一起飞,温家宝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一起,召集随行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队有关负责人,开会研究玉树灾后重建的方针政策。这次空中办公会开了一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