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现代社区的概念
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纷纷涌进城市,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打破,城市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和异质性使得人际关系淡化。这种情况使得城市居民越来越远离滕尼斯所设想的社区,人们使用“社区”这一概念时赋予了它许多新的含义。正是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社会学界对“社区”概念的定义也是意见纷呈,莫衷一是。有的从社会群体、社区发展的角度去定义,有的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定义,有的从地理区域的角度去定义;有的则是从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角度去定义,还有的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去定义。据有关学者粗略统计,关于社区的定义目前有一百多种。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探讨开展社区建设以来,社区一词就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现在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名词之一。最重要的是,社区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达到了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程度。我国关于社区的定义也很多,2000年11月3日,国家民政部颁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该文件还明确指出了城市社区的范围,即“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这是我国在社区建设中提到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关于城市社区的概念。
综合多种解释,我们将现代社区定义为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小资料
什么是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社区”是指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综合平衡发展的某一人文地理区位。比如,马克思所研究过的印度村社,它从遥远古代一直延续到19世纪,可以说它早在国家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而且历经无数次战争、自然灾害、王朝更迭,“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就这样顽强地延续下来,生生不息,直到被英国人侵占。
社会学和现代人类学界总结了传统可持续社区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自然性”,二是“整体性”。这是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传统社区的“自然性”是针对工业社会的“人为设计”特征而言的。由于自然形成的社区早于国家的出现,它的内部机制不是源于国家制度,而是自然发生和“自组织”的,一旦形成还能不断自我调适、自我完善。传统社区的“整体性”是针对由“个体家庭”组成的现代社会而言的。在自然形成的社区中,个人的利益和意志总是从属于某一“集体”。用马克思的观点看,这种“共同体”必须是以“共同财产”为经济基础的一个实体。早期氏族部落形态的社区,财产归全体成员所有,处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人们离不开“共同体的脐带”。即使是由分散在森林里的“个体家庭”组成的德国马尔克公社,也拥有共同所有的山川、河流、湖泊、荒地及采樵地,这些事实上不可分割的“财产”属于全体社区成员“共有”。在自然形成的社区中,成员的参与比较充分,收入差别不大,尚未形成对立的社会阶层。
21世纪初,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科学发展观正在深入人心,“可持续社区”的理念也将逐步向都市生活领域渗透。过去那种只把社区看做是居住、消费“地域共同体”的概念将得到修正,人们对社区的理解应回到“占有资源的人们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上来,每个社区都应该是能够自我满足、自我完善的可持续社区。这种认识将对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社区”的内涵发挥重要作用。
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建设“可持续社区”?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建设“可持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