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商品概述
1.1.1 商品的概念
1.商品的定义
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社会分工和产品私有是交换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商品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要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消费的,而是为他人消费的,即为社会而产生的,它们才成为商品;它们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
2.现代商品概念
现代商品概念可以用商品球模型(见图1.1)来形象地表示,它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核心功能
商品的核心功能是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的可靠的、必需的职能或效用,如电冰箱的核心功能是冷藏食物。商品的核心功能是商品概念的核心,营销学把这种核心功能称为“服务”或“便利”。商品是通过它在使用或消费过程中所能提供的核心功能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核心功能。
图 1.1 商品球模型
(2)商品体
商品体是商品功能或效用的载体,它是人们利用原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效的劳动投入(如市场调查、规划涉及和加工处理等)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产物。不同的使用目的或用途要求商品有不同的功能或效用,而功能或效用又是商品体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如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和声学)等。商品体具备哪些性能,是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等)和形态结构(原料或零部件的组织结构、成品形态、规格、内部单元的连接与配合、色彩装饰的组合及其他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其中,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又决定了商品体可能形成的形态结构。因此,商品体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3)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包装与标志、商品名称与商标及注册标记、专利标记、质量和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绿色或生态)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志、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保修单)和购买发票等。它们主要是为满足商品流通(运输、装卸、储存和销售等)需要、消费(使用)需要及环境保护需要所不可缺少的。其中,包装和商标等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它们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商标还会随着商品生产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新的价值。
(4)无形附加物
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例如,提供信贷与赠送保险、送货上门与售后维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免费安装及调试服务和一定时期内的折扣优惠等。善于开发和利用合法的商品无形附加物,不仅有利于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综合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际利益,而且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自己商品的附加服务和利益优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1.1.2 商品的特征
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某些天然物品,如空气、阳光和雨水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做商品。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如失效或变质产品等,也不能称做商品。
2)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马克思曾经强调: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所以,自产自用的劳动产品,如农民留下自用的那部分农副产品,就不能归于商品。
3)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例如,一个人在超市里购买物品,这就是一种买卖关系,在这里物品是商品。但如果这个人把这件物品作为礼品送给别人时,这个人和接受礼品的人的关系不是买卖关系,因此,这件礼品不是商品。
1.1.3 商品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
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具有多种自然属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维持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因此,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交换,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在质上应是相同的,从而在量上才可以进行比较。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中的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价值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
2.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
商品使用价值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包括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要素。通常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系统。
(1)商品使用价值的静态系统
把商品使用价值作为静态的系统来考察,可以发现,它是由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使用价值构成的。从满足需要的性质来看,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物质使用价值和精神(文化)使用价值;从主体的社会层次来看,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个人使用价值和社会使用价值;从客观的层次来看,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个体使用价值和群体使用价值;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地位来看,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主要使用价值和次要使用价值;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性质来看,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正使用价值和负使用价值;从实现的客观依据来看,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现实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等等。
商品使用价值的静态系统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系统。全面地分析商品使用价值的静态结构,认识商品使用价值的各方面,把握商品交换或消费活动的综合价值,对于人们选择商品交换或消费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2)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
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化的过程,人们把该过程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分两个阶段完成的。第一阶段在交换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第二阶段在消费过程中最终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如果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因故没有实现,那么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也无法实现。只有最终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才算真正实现。
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需求、商品和使用价值。需求通过市场调研获得并经过设计、开发和生产而物化为商品,由此潜在的使用价值已经形成;商品再通过销售、消费实践转化为现实的交换、消费使用价值,即实现了商品使用价值;然后再过渡到新的需求。如此循环上升,形成螺旋(见图1.2)。
图1.2 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