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4-30 19:10:02
封面
版权页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冶金工业生产与排污特征
1.2 冶金废水特征与主要污染物
1.3 钢铁工业废水减排回用与差距
1.4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减排回用与差距
1.5 废水处理原则与“零排放”途径与措施
参考文献
上篇 废水处理单元技术与工艺
第2章 物理分离法
2.1 筛除
2.2 沉淀
2.3 隔油
2.4 澄清
2.5 离心分离
2.6 磁分离
第3章 化学分离法
3.1 中和及pH值控制
3.2 化学沉淀
3.3 化学氧化与还原
3.4 电解
3.5 离子交换
3.6 萃取
3.7 消毒
第4章 物化分离法
4.1 混凝
4.2 吸附
4.3 过滤
4.4 气浮
第5章 膜分离法
5.1 电渗析
5.2 反渗透和纳滤
5.3 超滤和微滤
第6章 生物化学转化法
6.1 传统活性污泥法
6.2 活性污泥法的改良与发展
6.3 生物膜法
6.4 生物脱氮法
6.5 生物强化技术
第7章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7.1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原则与方法
7.2 污泥浓缩
7.3 污泥稳定与消化
7.4 污泥脱水
中篇 钢铁工业节水与废水处理回用技术
第8章 钢铁工业节水减排与废水处理回用和“零排放”
8.1 钢铁生产排污特征与物料和能源的平衡
8.2 用水系统与节水减排
8.3 节水减排技术措施与潜力分析
8.4 节水减排目标与“零排放”的需求和规定
8.5 节水减排技术规定与设计要求
8.6 废水特征与处理技术工艺的选择
第9章 铁矿山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9.1 用水特征与废水水质水量
9.2 节水减排与“零排放”的技术途径和设计要求
9.3 采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9.4 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9.5 尾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第10章 焦化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0.1 用水特征与废水水质水量
10.2 节水减排与“零排放”的技术途径和设计要求
10.3 废水生化处理回用与“零排放”的工艺选择和设计要求
10.4 生物脱氮处理技术
10.5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
10.6 生物强化技术
10.7 新型物化法处理技术
10.8 以废治废处理技术
10.9 焦化废水回用与 “零排放”的技术条件与工艺集成
第11章 烧结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1.1 用水特征与废水水质水量
11.2 节水减排与 “零排放”的技术途径和设计要求
11.3 烧结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第12章 炼铁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2.1 用水特征与废水水质水量
12.2 节水减排与 “零排放”的技术途径与设计要求
12.3 高炉煤气洗涤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2.4 高炉冲渣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2.5 高炉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
12.6 炼铁厂其他废水
第13章 炼钢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3.1 用水特征与废水水质水量
13.2 节水减排与 “零排放”的技术途径和设计要求
13.3 转炉烟气除尘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3.4 连铸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3.5 钢渣冷却与废水回用技术
13.6 转炉尘泥的泥水分离与利用技术
13.7 其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第14章 轧钢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4.1 用水特征与废水水质水量
14.2 节水减排与 “零排放”的技术途径与设计要求
14.3 热轧厂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4.4 热轧厂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
14.5 冷轧厂含油乳化液处理与回用技术
14.6 冷轧厂含铬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4.7 冷轧厂酸洗废液(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14.8 冷轧厂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