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电渗析
电渗析属于膜分离技术,是水处理工艺和化工过程的一个操作单元。
5.1.1 原理与功能
(1)基本原理
电渗析是一种在电场作用下使溶液中的离子通过膜进行传递的过程。根据所用膜的不同,电渗析可分为非选择性膜电渗析和选择性膜电渗析两类,非选择性膜电渗析是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阴、阳离子都能通过膜,而颗粒较大的胶体粒子不能透过膜的过程,因此多用于提纯溶胶。
电渗析过程是以下面两个基本条件作为基础的。一是水中离子是带电的。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中阴、阳离子做定向迁移,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二是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离子交换膜分为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相反,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
电渗析过程的基本原理如图5-1所示。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交替地放置着若干张阳膜和阴膜,膜和膜之间形成隔室,其中充满含盐水,当接通直流电后,各隔室中的离子进行定向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作用,①、③、⑤隔室中的阴、阳离子分别迁出,进入相邻隔室,而②、④、⑥隔室中的离子不能迁出,还接受相邻隔室中的离子,从而①、③、⑤隔室成为淡水室,②、④、⑥隔室成为浓水室。阳、阴电极与膜之间形成的隔室分别为阳极室和阴极室。电极的电化学反应为:
阳极
2Cl--2eCl2↑ H2OH++OH-
4OH--4eO2↑+2H2O
阴极
H2OH++OH- 2H++2eH2↑
图5-1 电渗析原理图
由上可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气体O2和Cl2,极水呈酸性,因此,选择阳极材料时应考虑其耐氧化性和耐腐蚀性;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气体H2,极水呈碱性,当水中含有Ca2+、Mg2+、、时,易产生水垢,在运行时应采取防垢和除垢措施。
(2)特点及应用范围
电渗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电渗析只能将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去(脱盐),不解离的物质不能被分离,解离度小的也难以被分离,如水中的硅酸根和硼等。电渗析也不能去除有机物、胶体物质、微生物、细菌等;b.电渗析使用直流电,设备操作简便,不需酸、碱再生,有利于环境保护;c.电渗析的耗电量基本与原水含盐量成正比,原水含盐量在200~5000mg/L范围内,制取成初级纯水的能源消耗较其他脱盐方法低,因此,制水成本也低;d.电渗析过程靠水中的离子来传递电流,因此,电渗析不能将水中的离子全部去除干净,单独使用电渗析不能制取高纯水。
电渗析的应用范围:a.海水、苦咸水淡化制取饮用水或工业用水;b.自来水脱盐制取初级纯水;c.电渗析与离子交换组合制取高纯水;d.化工过程中产品的浓缩、分离、精制;e.废水废液的处理回收等。
5.1.2 技术与装备
(1)脱盐方式
电渗析的除盐方式随其目的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直流式、循环式和部分循环式三种。
①直流式 原水经多台单级或多台多级串联的电渗析器后,一次脱盐达到给定的脱盐要求,直接排出成品水。该方式具有连续出水、管道布置简单等优点,缺点是操作弹性小,对原水含盐量发生变化时的适应性较差。该流程是国内常用流程之一,常采用给定电压操作,根据进水、产水量及产品水水质等要求,可采用单系列多台串联或多系列并联的流程,适用于中、大型脱盐场地,如图5-2所示。
图5-2 直流式电渗析除盐方式
②循环式 如图5-3所示,将一定量的原水注入淡水循环槽内,经电渗析器多次反复除盐,当循环除盐到给定的成品水水质指标后,输送至成品水槽。该方式适用于脱盐难度大,并要求成品水水质稳定的小型脱盐水站。该流程的适应性较强,既可用于高含盐量水的脱盐,也适用于低含盐量水的脱盐,特别适用于用水水质经常变化的场合,能始终提供合格的成品水。例如流动式野外淡化车、船用脱盐装置等多采用此流程。其次是小批量工业产品料液的浓缩、提纯、分离和精制也常用此方式。但需要较多的辅助设备,动力消耗较大,且只能间歇供水。
图5-3 循环式电渗析除盐方式
③部分循环式 部分循环式是直流式和循环式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如图5-4所示),一方面,使溶液在混合水池内循环;另一方面,补充原水使水池内的水量保持稳定。在这种方式下,混合水池内流速不受产水量的影响。该方式的优点是膜可保持稳定状态,而装置可以适应任何进料情况,当然需要再循环系统,因此设备和动力消耗都会增加。
图5-4 部分循环式电渗析除盐方式
电渗析三种不同除盐方式的特点比较见表5-1。
表5-1 不同除盐方式的特点
(2)电渗析器的组装形式
电渗析器的组装形式用“级”和“段”来表示,一对电极之间称为一级,水流同向的若干并联隔板称为一段,如图5-5所示,一台电渗析器常有几百个“膜对”,一个膜对包括阳膜、阴膜、隔板甲和隔板乙各一张。在膜对总数确定的条件下,增加级数可以降低电渗析的电压,增加段数可以增加除盐的流程。为了提高水的除盐率,可以采用多级多段的组装方式。电渗析器组装形式一般有一级一段、二级二段、三级三段、四级四段等。
图5-5 电渗析器组装方式
废水电渗析处理设备统称电渗析器,包括压板、电极托板、电极、级框、阳极、阴极、隔板、垫板等部件。将这些部件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电渗析器,如图5-6所示。
图5-6 电渗析器组成示意
其中主要是三大部分:膜堆,是由一对阴、阳膜和一对浓、淡水隔板交替排列组成的基本处理单元;电极区,由电极、极框、电板托板等组成,该区直接连接直流电源,设有进水口、淡水与浓水及极水的出口等;紧固装置,把电极区和膜堆均匀紧固成整体的部件,一般用由槽钢加强的钢板制成。
(3)电渗析器的选择
目前,国内制造的电渗析器大多能满足使用要求,一般可直接选购产品,而不必设计和加工电渗析器本体。
国产标准电渗析器分为3大类型:①DSA型为网状隔板,隔板厚度为0.9mm;②DSB型为网状隔板,隔板厚度为0.5mm;③DSC型为冲格式隔板,隔板厚度为1.0mm,和厚度为0.5mm的冲格薄片组成。
在选择电渗析器时,除电渗析的脱盐率和产水量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要考虑膜和电极的材质。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的关键部件,各种膜的性能均有所不同。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渗析装置》(HJ/T 334—2006),电渗析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2的要求。
表5-2 电渗析阴、阳离子交换膜技术指标
电极的材料有石墨、不锈钢、钛涂钌等,应根据原水水质,结合电极强度、耐腐蚀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极。不同材料电极的特点见表5-3。
表5-3 不同材料电极的特点
(4)电渗析脱盐系统的组成
电渗析的除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原水→预处理→电渗析→除盐水;
②原水→预处理→软化→电渗析→除盐水;
③原水→预处理→电渗析→反渗透→除盐水;
④原水→预处理→电渗析→离子交换混合→除盐水;
⑤原水→预处理→反渗透→树脂电渗→除盐水。
第①种脱盐系统最简单,可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及除氟、除砷、除硝酸盐。当原水为自来水时,可制取脱盐水,脱盐水含盐量低于普通蒸馏水,脱盐率最高可达99%,脱盐水的电阻率最高可达0.5MΩ·cm。
第②种脱盐系统适合于处理高硬度含盐水。原水如不经预先软化,由于硬度高,容易在电渗析器中结垢。
第③种脱盐系统中,电渗析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由于预先去除了大部分的硬度和含盐量,可以充分发挥反渗透的优点,使反渗透的水利用率、产水量、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提高。这种脱盐系统常用来生产饮用纯净水。
第④种脱盐系统用于制取高纯水。电渗析可以代替离子交换复床,预先将原水的含盐量降低80%~95%,剩余的少量盐分再由离子交换混合床去除。由于取消了复床,可以减少酸、碱的消耗及再生废液的产生。电渗析-混合床离子交换制取高纯水系统应用广泛。
第⑤种除盐系统采用树脂电渗析工艺制取高纯度水。树脂电渗析亦可称为填充床电渗析,在国外还称为电除离子(electro deionization,简称EDI)或连续除离子(continuous deionization,简称CDI)。
5.1.3 技术选择与产品性能
(1)技术选择与适用范围
技术选择与适用范围见表5-4。
表5-4 电渗析技术选择与适用范围
(2)电渗析器的规格和性能
电渗析器的规格和性能见表5-5~表5-7。
表5-5 DSA型电渗析器的规格和性能
注:表中电渗析脱盐率和产水量的数据是指在2000mg/L NaCl溶液中,25℃下测定的数据。
表5-6 DSB型电渗析器的规格和性能
注:表中电渗析脱盐率和产水量的数据是指在2000mg/L NaCl溶液中,25℃下测定的数据。
表5-7 DSC型电渗析器的规格和性能
注:1.不锈钢电极只允许用在极水中氯离子浓度不高于100mg/L的情况下。
2.表中电渗析脱盐率和产水量的数据是指在2000mg/L NaCl溶液中,25℃下测定的数据。
(3)电渗析器进水水质要求
水中所含的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铁和锰等重金属杂质以及形成的胶体物质会造成离子交换膜的污染,降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还会使隔板布水槽堵塞,电渗析本体阻力增大,流量降低,除盐效率下降。因此,原水进入电渗析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去除原水中的胶体物质,达到电渗析进水标准。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电渗析技术 脱盐方法》(HY/T 034.4—1994)规定,电渗析器的进水水质应符合表5-8的要求。
表5-8 电渗析器进水水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