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清河初遇,少年之心
清河镇,名曰“镇”,实则规模不小,比凌云一路行来所见的残破村落要繁华许多。青石铺就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虽然不少也挂着“歇业”的牌子,但依旧能看到些许行色匆匆的商旅和叫卖的小贩,给这乱世中的小镇增添了几分难得的生气。
凌云选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他没有太多银钱,墨先生给他的盘缠只够勉强应付。好在他有“镇河圭”傍身——这并非指望着用玉圭换钱,而是玉圭本身似乎能散发一种微弱的能量,让他数日不食也不会感到过度饥饿,只需少量清水便能维持体力。这奇异之处,他暂时还无法完全理解,只能归结于此物的神奇。
他没有急于打探去应天府的路,而是先在镇上四处转了转,熟悉环境。他的目光沉静如水,却将街头巷尾的布局、兵丁的巡逻规律、行人的神色都一一记在心中。这是一种本能,也是墨先生多年教导的结果——每到一地,先察其势,方能立于不败。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看到了一幕熟悉的场景——几个泼皮无赖正围着一个卖草药的摊子,推推搡搡,似乎想要强买强卖。
而挡在摊主面前,与泼皮们争辩的,赫然便是那日在破庙中挺身而出的少年!
少年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衣,身形单薄,但脊梁挺得笔直,脸上带着一丝倔强和愤怒。他身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大概是摊主,也是他的亲人)正焦急地拉着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惹事。
“臭小子,给你脸不要脸了是吧?几株破草药,也敢跟爷爷们要高价?”为首的泼皮一把推开少年,伸手就要去抢摊上的草药。
少年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但他立刻稳住身形,再次挡在前面,大声道:“这些是我阿翁辛辛苦苦采来的救命药,你们不能抢!”
“救命药?老子现在就要了你的命!”那泼皮被激怒,扬手就要打人。
就在此时,一只修长有力的手,如铁钳般抓住了泼皮的手腕。
“光天化日,强买强卖,还想动手伤人,这清河镇的王法何在?”
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泼皮们和少年都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色布衣,面容俊朗的青年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旁。正是凌云。
他目光平静地看着那为首的泼皮,手上的力道却让那泼皮疼得龇牙咧嘴。
“你……你他娘的是谁?敢管爷爷的闲事!”泼皮色厉内荏地叫嚣。
凌云淡淡一笑,手上微微加力:“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现在离开,我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的笑容温和,但眼神中的寒意却让那泼皮心底发毛。他感觉对方的手腕如同铁铸一般,无论自己如何挣扎都纹丝不动,反而越来越痛。他身后的几个同伙见状,也有些畏惧,不敢上前。
“好……好汉饶命!我们走,我们这就走!”为首的泼皮终于扛不住,连声求饶。
凌云松开手,那泼皮如蒙大赦,揉着通红的手腕,带着同伙灰溜溜地跑了。
“多谢……多谢这位大哥出手相助!”少年惊魂甫定,连忙向凌云道谢,脸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他身后的老者也颤巍巍地拱手:“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凌云摆了摆手,温和道:“举手之劳而已。老丈,令孙很有勇气。”
少年听到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恩公说笑了,这孩子就是性子直,容易得罪人。”老者叹了口气,随即又道:“恩公若不嫌弃,请到寒舍喝杯粗茶,让我祖孙二人聊表谢意。”
凌云略一思忖,便点头应允:“也好,叨扰了。”
他本就对这少年颇有好感,而且初来乍到,能结识一个本地人,了解些情况也好。
少年名叫石磊,他的阿翁石老丈以前是镇上的郎中,懂些医术,也靠采药为生。乱世之中,生意不好做,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到了石磊家中,不过是两间简陋的茅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石磊手脚麻利地沏上热茶,又拿出几个黑乎乎的麦饼。
“家中贫寒,只有这些粗食,还望大哥不要嫌弃。”石磊有些赧然道。
凌云接过茶,微笑道:“出门在外,能有口热茶已是幸事。石磊兄弟不必客气。”
一番交谈下来,凌云得知了不少清河镇以及周边的消息。此地暂时由一个小军阀“赵扒皮”占据,赋税繁重,民怨颇深。但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大的战火暂时还未波及。
石磊对凌云的身份也很好奇,但见凌云不愿多谈,便很识趣地没有追问。他只是觉得,这位凌大哥谈吐不凡,身手又好,绝非池中之物。
“凌大哥,你也是要去应天府吗?”闲聊中,石磊无意中问起。
凌云心中一动,点头道:“确有此意。石磊兄弟也知道应天府?”
石磊眼睛一亮:“知道!我听南来北往的客商说,应天府是南唐国都,繁华得很,而且南唐国主仁厚,赋税也轻,很多活不下去的人都往那边逃呢!”他顿了顿,有些向往地说道,“我……我也想去应天府看看,听说那里有很多书院,我想去读书。”
一个乱世中的少年,竟有如此志向,凌云不由对他又高看了几分。
“读书是好事。”凌云赞许道,“若有机会,定能如愿。”
石老丈在一旁叹道:“这孩子,就是痴心妄想。如今这世道,能活命就不错了,还读什么书。”
石磊闻言,眼神黯淡了几分,但很快又重新亮了起来,看向凌云:“凌大哥,你武艺这么好,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应天府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吗?”
凌云看着他充满希冀的眼神,心中微微一动。他虽然没去过应天府,但墨先生既然指引他去那里,想必有其道理。
他沉吟片刻,道:“传闻或许会有夸大,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唐若能偏安一隅,励精图治,百姓的日子想必会好过一些。”他又看向石磊,“路途遥远,多有凶险。你若真想去,需得做好万全准备。”
石磊用力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不怕吃苦!”
接下来的几日,凌云便在清河镇暂时住了下来。他白天偶尔会指点石磊几招粗浅的拳脚功夫,用以防身。石磊天资虽然比不上他,但也算聪慧,学得有模有样。凌云发现,这少年不仅有正义感,而且心性坚韧,是个可造之材。
而石磊对凌云则是越发敬佩,在他心中,这位凌大哥简直无所不能。无论是高深的武艺,还是渊博的学识(凌云偶尔会给他讲些历史典故或行军布阵的粗浅道理),都让他叹为观止。
两人之间的情谊,在这乱世之中,如同溪流般慢慢滋长。
这日,凌云正在客栈房中打坐调息,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喧哗。他凝神细听,似乎是官兵在搜查什么。
他心中一动,暗道:莫非是冲着我来的?
他不动声色,推开窗户一角,向外望去。
只见一群手持兵刃的兵痞,正在挨家挨户地盘查,为首的,似乎是个小头目。
而他们的目标,似乎并非自己。
凌云看到,石磊家的方向,此刻正被几个兵痞团团围住,隐约还能听到石老丈的惊呼和石磊愤怒的争辩声。
凌云眉头一皱,身形一闪,已从窗口悄无声息地跃了出去。
无论如何,石磊这个朋友,他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