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乱世浮萍,初涉江湖
幽暗的密道中,凌云的身影在崎岖不平的石阶上疾行。
身后,厮杀声与墨先生那声决绝的“快走”犹在耳边回荡,像一柄重锤敲击着他的心房。他不敢回头,也无法回头。墨先生用生命为他争取的时间,他一刻也不能浪费。
镇河圭被他紧紧贴身藏好,那冰凉的触感却仿佛烙铁般炙热,时刻提醒着他肩负的沉重使命。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终于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那是密道的出口,隐藏在一处悬崖下的乱石丛中,外面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凌云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确认四周无人后,才从密道中钻出。他回头望向那座孤峰,山谷中的喧嚣已经听不见了,只有几缕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起,不知是茅屋燃烧的余烬,还是追兵的炊烟。
一股锥心的痛楚涌上心头。墨先生……
凌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必须活下去,必须找到应天府的苏明远,必须弄清楚这“镇河圭”背后的一切。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墨先生曾教过他如何在山林中辨别方位。应天府位于南方,他需要先走出这片茫茫太行。
山路崎岖,但他脚下生风,宛如猿猴般在林间穿梭。数个时辰后,他终于走出了深山老林,眼前豁然开朗。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一凛。
这是一条官道,或者说,曾经是官道。如今路面坑洼,两侧的田地大多荒芜,偶有几间破败的村舍,也是十室九空,透着一股死寂。
远处,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们,正拖家带口,蹒跚地向着一个方向挪动。他们是流民,是这乱世中最无助的牺牲品。
凌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在山上时,墨先生也曾描述过山外的惨状,但亲眼所见,其冲击力远非言语所能形容。
他默不作声地混入了流民的队伍中。他穿着粗布衣衫,脸上也故意抹了些尘土,看上去与这些流民并无二致。这是最基本的自保,墨先生教过他,行走江湖,财不露白,锋芒不显。
一路行去,他见到了更多的人间惨剧。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传闻不绝于耳。官兵比盗匪更凶残,随意抢掠,稍有不从便是刀剑相向。
这便是先生口中的“乱世”么?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百倍。
傍晚时分,队伍来到一处破庙歇脚。
庙内早已挤满了人,空气污浊不堪。凌云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从怀中取出出门前墨先生塞给他的几个干硬的麦饼,小口小口地啃着。
突然,庙门口一阵骚动。
“滚开!都给老子滚开!”
几个穿着破烂军服,却手持兵刃的汉子闯了进来,看样子是溃散的乱兵。为首的是个独眼龙,满脸横肉,目光凶狠地扫视着庙内众人。
“吃的!把吃的都交出来!”独眼龙恶狠狠地吼道。
庙内的流民们顿时一片惊慌,纷纷将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得更紧。
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妇人因为动作慢了些,怀里揣着的半块黑面馍馍被独眼龙一把抢了过去。老妇人哭喊着想要夺回,却被独眼龙一脚踹翻在地,孩子也摔在一旁,哇哇大哭。
“不识抬举的老东西!”独眼龙啐了一口,将馍馍塞进嘴里。
其余几个乱兵也开始在人群中翻找抢掠,哭喊声、求饶声此起彼伏。
凌云眉头微蹙。他并非滥好人,但也见不得这般恃强凌弱,尤其是对老弱妇孺下手。
他正想开口,却见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鼓起勇气挡在一个被乱兵推搡的小女孩面前,颤声道:“你们……你们不许欺负人!”
“哟呵,哪来的毛头小子,想英雄救美啊?”一个乱兵狞笑着,举起手中的短刀就要劈下。
凌云眼中寒光一闪。
他没有起身,依旧坐在角落,只是右手看似随意地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屈指一弹。
“咻!”
石子破空,精准地打在那乱兵持刀的手腕上。
“哎哟!”乱兵痛呼一声,短刀脱手落地。他捂着手腕,惊疑不定地看向四周。
独眼龙也察觉到了不对,厉声道:“谁?谁他娘的暗算老子!”
庙内一片寂静,无人应答。流民们更是吓得噤若寒蝉。
凌云依旧垂着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他深谙“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但眼下情况,他不愿暴露自己,只想震慑一下这伙乱兵,让他们知难而退。
那名被打中手腕的乱兵揉着发麻的手腕,心中有些发毛。这一下力道不大,但准头奇佳,显然是个练家子。他们这些溃兵,欺负老百姓还行,真遇到硬茬子,也是惜命的。
独眼龙见状,眼神闪烁了几下。他虽然凶悍,却不傻。这破庙里鱼龙混杂,万一真踢到铁板,得不偿失。
“哼!算你们走运!”独眼龙色厉内荏地骂了一句,又抢了几块容易到手的食物,便带着手下骂骂咧咧地走了。
危机解除,庙内众人松了一口气。那名勇敢的少年扶起小女孩,又将那老妇人搀扶起来。不少人向少年投去感激的目光。
凌云看在眼里,对这少年多了几分欣赏。乱世之中,能保有这份血性与善良,殊为不易。
他没有与任何人搭话,只是默默观察着周围。他发现,人群中除了真正的流民,似乎还混杂着一些眼神闪烁、行踪诡秘的人,或许是某些势力的探子,或许是同样在逃亡的江湖人士。
一夜无话。
第二日清晨,凌云早早便离开了破庙。他不想与太多人同行,目标太大,反而容易引来麻烦。
他从昨夜乱兵的谈话中,以及与其他流民的零星交流中,大致判断出自己目前身处后晋与南唐(当时国号仍为“唐”,但为区分李存勖的后唐,后世多称南唐)的交界地带,战乱频繁,盗匪横行。
应天府,是南唐的都城江宁府在后周时期的称呼。墨先生让他去应天府,想必是认为南唐相对安稳一些,或者苏明远就在那里。
他必须尽快赶到。
接下来的几天,凌云晓行夜宿,尽量避开大路,专走偏僻小径。饿了便啃几口麦饼,渴了便饮山泉溪水。他凭借在山中学到的生存技巧,数次避开了巡逻的乱兵和凶悍的盗匪。
他的武艺,在深山中更多的是一种修炼,如今却成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他的智慧与情商,则让他能敏锐地察觉到危险,并做出最有利的判断。他从不轻易相信任何人,但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善意,以获取必要的情报。
比如,他曾用几句简单的医理,为一个在路边痛苦呻吟的脚夫缓解了腹痛,从而得知了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名为“清河镇”的小镇,据说那里暂时还算平静,有不少商旅歇脚。
清河镇,这或许是他走出这片混乱区域的第一个中转站。
怀揣着对墨先生安危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坚定,凌云加快了脚步,向着清河镇的方向走去。
他的江湖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