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生意火爆
7月26日,一大早,集市上很热闹。
赶集的人们,忽然发现这里,竟然多了一间店,还是卖自行车的。
红英自行车行!
很多人看着,不由得很好奇。
要知道,自行车可是要去专门的供销社买的,现在这个集市竟然有人卖自行车,而且看样子还是个体工商户。
“好漂亮的自行车!”有个女青年看到摆放的自行车,眼睛一亮:“这自行车怎么卖?需要自行车票么?”
女青年想买辆自行车,上下班也比较方便。
“姑娘,这自行车一辆120块钱,不需要自行车票。”刘红梅有些紧张。
“真的不需要自行车票?”女青年惊讶起来。
“钱就可以!”刘红梅浑身紧绷着。
今天是车行开业的第一天,昨晚100辆自行车就运过来,她们四个人都住店铺,不敢都去睡觉,轮流守着,睡觉也睡得不安稳。
“我要买一辆!”女青年小心翼翼拿出包裹,从里面数出120块钱。
她原本来集市,想要赶集,顺便看能不能跟人交换到自行车票,好去供销社买辆自行车。
谁想,竟然碰到这么好的事。
“好勒!”刘红梅露出笑容,接过钱的手,在颤抖着。
她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可是现在,她卖出了一辆自行车,这120块钱将有1块钱是她的奖金。
1块钱,她平常一天都不一定能赚到1块钱。
女青年骑着自行车离开,一路上纷纷引起瞩目。
而这就像是一个信号一样,很多人纷纷围观,也有人买。
很快,红英自行车行的消息就传遍整个集市。
不远处,庞歆然正拿着照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幕。
“这自行车生意,太好了!”庞歆然惊讶不已。
昨天和陈凯看电影,陈凯提起这事,庞歆然觉得这事很有新闻价值,欣然接受邀请。
整个羊城第一个销售自行车的个体工商户,生意火爆,这新闻价值可想而知,庞歆然很有把握,这个新闻可是上《羊城日报》重要版面。
陈凯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民众的消费热情,出乎他的预料,原本他觉得一百辆自行车,怎么也能卖两天,可是今天看来,估计一天不到就能卖完。
100辆自行车,一辆120块钱,这可就是12000块钱。
“这说明大家需要个体经济,丰富社会经济结构。”陈凯说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热闹的集市,很难想象这才不到四年,集市就能如此热闹。
原本陈凯想着,傍晚左右自行车就会卖完,可事实上,到了中午的时候,100辆自行车,就全部卖光了。
一起吃了个午饭,庞歆然就匆匆赶回报社。
“我的天啊,100辆自行车就都卖光了!”刘红英看到陈凯进来,还是很恍惚。
抽屉里面,全部是钱。
她数钱,数的手都快抽筋了。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以前陈凯给她看的是存折,存折上面只是数字,而现在是现金。
纸币、硬币都有。
12000块钱的现金,给她巨大的冲击感。
陈凯也看到自己的小姨等人,一个个晕乎乎的,显然今天的一切,冲击着她们以往的认知。
陈凯抽出100块钱,将这钱分给她们三个。
他明显注意到,三人的手都在颤抖着。
一个早上赚的钱,比她们以前一个月赚的钱都要多,还不辛苦。
“接下来休息休息,明天再开店。”陈凯说道:“下个礼拜,另外一家店也要开始开门做生意。”
这一次,是这家店先开,毕竟四人都没有当销售员的经验,先在一块适应这个过程。
“小凯,我们......我们不会被抓吧。”刘红梅说话都结巴着,浑身在发抖着。
其他两人,眼中也是在害怕。
“不会被抓,看看我们墙上,那是营业执照,国家认可的,国家是支持我们的。”陈凯说道:“再说,你们只是我的雇工,要抓也是抓我,怎么可能会抓你们。”
听陈凯这么说,三人才稍稍安心。
“妈,你带着小姨她们先去吃下饭,晚上我回家。”陈凯拿着20块钱,塞给刘红英。
至于其他钱,得带着去存起来。
不然的话,带着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至于零钱,都不需要留太多,够找钱就可以了。
存好钱,陈凯就回了修理厂。
此时一处厂房里,放着一辆辆自行车。
这些天不再修理自行车,十四个学徒都在帮忙组装着自行车,这让自行车的生产快了很多。
一天可以组装80辆自行车。
组装自行车,陈凯给他们一辆一块钱。
自行车由他们进行组装,陈凯只需要生产零部件,以及最后的把关。
“还得抓紧时间,招人生产零部件!”陈凯低声喃喃自语。
他已经打定主意,明天就去再申请营业执照,这么多台机器,申请个五六张营业执照绰绰有余。
到时候便可以招二三十人,二三十人生产零部件,产量可就上来了,而陈凯只需要把关质量即可。
甚至于以后,人都培养出来,他都不需要花精力在这上面。
万事开头难,就是这个道理。
渡过这个难关,后面的路就会渐渐顺了。
陈凯摒除杂念,沉心生产零部件,再不生产的话,零部件可就不够用了。
......
夜晚,陈凯在检查着已经组装好的自行车。
“这里有颗螺丝没拧好,扣一角!”陈凯拿着扳手,将一颗螺丝拧紧,面无表情地说着。
刘军露出心疼之色。
这辆自行车是他组装的,没想到车架处一颗螺丝没拧紧。
一角,都快买一斤米了。
陈凯让刘军将这辆自行车放到另一边。
他检查过的自行车,放在另一边,没检查的放这边。
只有检查过的自行车,才会送到店铺卖。
陈凯手放到另外一辆车,虚拟面板浮现,可以清晰看到哪里有问题。
这也是陈凯发现的,只要是他这里的自行车,他手一摸就知道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虚拟面板会出现红点。
这让他可以快速地检查,而陈凯这种表现,更是让这些学徒们,一个个崇拜得不得了,敬如神明。
只是当陈凯检查出问题的时候,组装的人又免不了一阵心疼,毕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扣一角,相当于扣一斤米,放在谁身上,都会肉疼。
还在使用分的年代,才知晓角的大,不用两角,就可以购买一斤大米,可想而知其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