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穿越宋公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天下流民,尽入孤彀中

原来,屯田之法始创于汉武帝,其于西北边疆(即河西走廊地区)“戍边屯田”“且耕且战”,开创了屯田之先河。

但这一套制度,真正完善,却是在曹操手中。

只不过世人所知更多的却是诸葛亮。

汉末后,屯田之法在隋、唐历代都有沿用。

到了如今这大宋朝,反而少见,但其根源却不是屯田本身,而是朝廷之制。

既拿定了主意要屯田,曹操便与鲁智深、杨志二人更细细商议:

——招募乡民方面,青州地界因土地兼并严重、旱涝频发,加上近年来清风山、桃花山等山头林立,打家劫舍,导致流民极多。

反倒是二龙山,虽然素来劫掠官商,却于民秋毫无犯。

料来,若招募消息宣扬出去,会有不少人来投。

——开垦方面,那三百余顷梯田虽是荒废数年,但幸而地形地貌大体平整,只需割除荒草后,便可耕种。

时下已是深秋,就可从附近州县购置一些粮种、农具,并少许耕牛,以备来年开春后下地翻田。

——最关键的仍是屯田之制。

二龙山上人马不多,又需护卫山寨,需以“民屯”为主。

招募乡民后,务必严明法制。

一来,上山屯田,要服从山寨管理,人人登记入册,不得随意退出迁徙,不得自行变卖粮食,所获收成一律与山寨五五分成。

二来,虽在山寨,但仍是乡民,不需入伙落草、操练应战。

以山南山北间第四重关隘为界,军、民分离,山上小喽啰不得随意滋扰,违者立斩。

一应耕牛、农具都由山寨提供,可在山上置办家业,甚至可娶妻生子,除上下山外,毫无约束。

另外,小喽啰参与军屯时,可额外发饷;乡民想入伙落草时,也不阻拦。

总之一切以屯田积粮、守御山寨为先。

将这诸多细则一一定下,鲁智深、杨志二人无不赞叹,暗道:

江湖上素来只传闻公明哥哥仗义豪侠,却不曾说有将军之才,怎地竟对这屯田之法如此熟络,宛如一军统帅?

自觉一应细则无可挑剔,便按曹操吩咐,即刻令几个心腹小喽啰去附近村坊暗中宣扬、招募流民。

曹操则又细想了一番:

“孤死后,据史书所载,那诸葛村夫所用的乃是‘军屯’,这自是最省事的,可如今情形,只能先用‘民屯’,”

“待军马齐备壮大后,再转为军屯、民屯相结合,”

“而且,屯田之法虽后期受益无穷,但前期粮、饷、物资、器具等,到底颇费银钱,以这二龙山家底,定然是耗不起,”

“宋家庄上也无余钱,看来只能等石秀、时迁他们的好消息了。”

……

张三:“大哥,你听说了吗?二龙山上那帮草寇在招募乡民上山种田?”

李四:“听说是听说了,可你不要命了,敢去那等地方?说是种田,不就是落草吗?”

张三:“不是落草,来宣扬的人说了,不用入伙操练,也不用下山劫掠,就自在山上耕种,所的粮食与山寨五五分成即可。”

李四:“五五分成?你当真?!”

张三:“反正是这么说的,所以小弟才心动。想我等自家田地都被那帮豪强富绅强夺了,要么无地可种,做个闲散流民,要么给那帮直娘贼做佃户,便是如此,一年收成也只分得两成,实是气煞人!还不如就上那二龙山去!大哥意下如何?”

李四:“果真如此,好是好,就怕那帮草寇翻脸无情,到时种出粮食时不讲信用,反把我等坑害了。”

张三:“小弟也担心此处,只是听说二龙山上那两个头领声名却好,不似清风山、桃花山那般坑害百姓,反正留在此处也是活不下去,不如去试一把,就是被骗了,索性落草又怎地?对了,我还听说,那山上只管种田,虽不能轻易下山,却可自行置办家业,便是娶媳妇儿也没人管!”

李四:“奶奶个熊!当真?走!算我一个!”

不出数日,二龙山招募乡民种田之事,便已疯传出去。

大多人虽然疑虑重重,不敢冒险,但也有一些实是被官府豪绅逼得无奈、活不下去的,心一横,去试个水,想着大不了就地落草。

起初,只寥寥数人。

后来,数十人。

再后来,听闻在明年粮食收成前,所有开垦种田的乡民都发一份钱粮、以资用度时,便渐渐有数百人蜂拥来投。

乱世之年,人命也贵也贱。

贱,是因为律法荒废、道德沦丧,无论官府、权贵都可来踩一脚,将贫民百姓之命视如蝼蚁。

贵,是因为但凡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人人可充兵丁、可作劳力,用得好时,争霸天下并非虚言。

眼见得不过十余日,二龙山上乡民渐多,已聚得二三百人,堪比山上半数人马。

曹操便知已足够眼下开垦荒田、并明年耕种,且再多下去,山上钱粮需吃不消,便下令停止招募。

将众乡民安置好后,选了一日,将先前与鲁智深、杨志商议好的规矩公之于众。

众乡民本还悬着一颗心,听得与先前宣扬的别无二致,也终于安定下来。

之后便是派人去采买农具、耕牛,先给众人发了一份钱粮度日。

有不少本是小喽啰的,见钱粮不少,也自愿加入屯田。

如此又过十余日后,万事俱备。

曹操便命王盖等四名庄客,带着众乡民铲除荒草、整修梯田,众乡民本是做惯了的,并不生疏。

诸事皆颇顺利,令他有种“天下流民尽入孤彀中”的错觉。

只有一件,算来到青州已有月余,石秀、时迁仍是音讯全无。

林冲带那五十个小喽啰整日在外探听,也并无异常消息。

曹操不免忧心,想自己所记疑冢位置应当不会大错。

如今,只两种可能:

要么,自己终究轻信于人,石秀、时迁盗得墓中宝物后,自行变卖,说不定早已远走他处。

要么,时事变幻,当时记的位置早已被掩埋至不知踪迹,或者干脆成了州县城池,二人实是寻不到。

果真如此的话,无论与扈家庄结亲,或是二龙山屯田,怕是终成一场泡影。

这日,心中烦闷,在山寨正殿上看鲁智深、杨志二人较量武艺。

看了一会儿,心中赞叹,想:林冲所言不虚,这二人武艺均不输于他,比之孤前世的“五子良将”亦不差什么。

尤其那鲁智深,一个龙精虎猛般的人物,越看越像当年的典韦、许褚。

若得两个时,便是又一对“虎贲双雄”!

只是,不知这两人带兵征战时又怎样。

正浮想联翩,忽地,正殿外一阵喧哗。

紧跟着,下山数日不见的林冲飞也般冲进来,大汗淋漓,喘息道:

“哥哥!石秀他们有消息了!”

曹操立即起身:“在哪里?”

“便在山下,只是遇到官军,须有一场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