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先民

上古时期的某一天,狂风肆虐、飞沙搅云的敦煌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他们来自古老的三苗部落,因与舜作战失败,不得已才千里迢迢从气候宜人的洞庭湖附近迁移至此。如果《尚书·舜典》记载的“窜三苗于三危”中的“三危”确为敦煌南面的三危山,那么这些栉风沐雨,跋涉而来的三苗人,就是镌刻在敦煌史册里最早的先民。
三危山
《尚书·舜典》中记载:“窜三苗于三危。”意思是舜把三苗迁到了“三危”。那么“三危”究竟在哪里呢?有些学者推测,“三危”就是现在敦煌南面的三危山。

●火烧沟
顺着历史的脉络和文化遗存的“映像”,我们可以一窥敦煌先民的蛛丝马迹。
走进玉门清泉乡的火烧沟遗址,或许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某些画面:距今约3700年前的夏王朝时期,偏居西部一隅的敦煌先民正制作精美的陶器、金银饰品……从而在敦煌文明的内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你踏上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心中循着“西玉东输”的路线徐徐而行,便可知晓,早在3700年前甚至更早,敦煌先民就与周边地区以及中原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往来。
火烧沟,是位于玉门市清泉乡的一个古老的地名。这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而山沟山峁又多呈火红色,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火烧沟。

●陶鹰形壶

●人形彩陶罐

●四坝文化玉器

●青铜器

●三狗钮盖彩陶方鼎

●三角网格纹双大耳罐
陶埙
陶埙是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远古吹奏乐器。
寒暑轮转,岁月更迭,当中原大地进入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代,敦煌的命运也浮浮沉沉,数次易主。乌孙、月氏(Yuèzhī)、匈奴都曾在这片广袤的戈壁绿洲上纵横多年。后来,如果不是匈奴屡屡进犯西汉边境,挑战大汉威严,或许它会与主张“休养生息”的汉王朝秋毫无犯,继续过一段“六畜蕃息、嫁妇颜色”的平静生活。但很快,他们便引火烧身了……

●匈奴人
月氏人

起初,强大起来的月氏人把占据敦煌的乌孙人赶到了天山以北。之后,他们又被匈奴人打败,不得已也逃到天山以北。月氏人与仇敌乌孙人狭路相逢,最后溃败而走,只得越过葱岭逃至大夏国的阿姆河流域(今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