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中药讲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医理——升降

医理本天成,慧心偶得之。老师昔日游武汉长春观时,看到观内老子像,左手指上,右手指下。众人常说,老子指的应该是天地。老师略加思索说,老子指的是天地,但又不全是天地,指的应该是升降。天升地降,人居其中。人体也是这样,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身安体泰,神清气爽。

老师上太白山采药,在青牛洞时拜瞻了药王孙思邈像。孙思邈头顶飞龙,脚卧猛虎。一般学医的人都知道,这是孙思邈降龙伏虎的故事。凡所有像,皆有表法,像不虚设,设必有因。古人雕像、绘画都有其深刻的用意。这药王孙祖像,不只向后人传递孙思邈医术的神妙,更昭示着天地升降之道。左面青龙升上头顶,右边白虎下降脚下。药王孙思邈降伏的不仅是龙虎,更是天地阴阳升降之道啊!

还有一次,老师带大家上四方山采药认药,路过东风汽车厂修建的一座桥,这座桥两旁栏杆上刻满了东风汽车的标志,标志简简单单,就一个圈,里面加上两个箭头,左升右降,就像太极圈里面的阴阳鱼一样。

老师笑着说,人身无处不升降,世界无处不升降。美好的事物都是符合道的,符合升降法则。东风汽车全国无人不知,总部就在十堰。从它这个标志里面,我们就可以得窥它的企业文化中一二。

升降之理在人体中,更是妙用无穷,我们来看一下《内经》里精辟的升降论,“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老师说,用这升降来学医治病,是站在道的层面上,升降的思想,是在那些中医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专题讲座中出现的。你们从入医门,就要牢牢地把升降思想运用到方方面面中去。它总能够在你困惑的时候,突然给你意外的惊喜。

周学海的《读医随笔》中说得很精彩,“寒热燥湿,其体性也。升降敛散,其功用也。升柴参芪,气之直升者也。硝黄枳朴,气之直降者也。五味山萸金樱覆盆,气之内敛者也。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气之外散者也。此其体也,而用之在人,此其常也,而善用者,则变化可应于不穷,不善用之,则变患每生于不测。”

这升降用好后,它能够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有学生问,经常谈到升降,何以较少谈到出入?

老师说,从阴阳角度来看,升降即是出入。所以我们论药主论升降。“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我们从上下来看,这是一对升降,清阳往上升,浊阴往下降。我们从内外来看,这也是一对出入,清阳往外面出,浊阴从里面下。“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对于人体来说,这就是一对出入,清阳从腠理皮毛往外出,浊阴归入五脏六腑内。而我们在皮毛的角度上来看,这也是一对升降,清阳往外升发,浊阴往内沉降。大家听后对升降出入理解得就更深入了。

老师给我们画了一张图,就是一个人站在东半球,一个人站在西半球,一个人站在南极,一个人站在北极。对于这些人气机的上下运动,我们可以看成是升降,可对于所有人处在这个地球上,那气机的上下运动就变成是出入了。就像人一呼一吸,气在上下升降,也在里外出入。所以说升降出入是一不是二。

古人云,执于一,万事毕。站在一的高度上看升降,升降合二为一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