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元”时代的人文哲思
元宇宙作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在哲学领域亦有所涌现。其中,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体系为元宇宙的哲学探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在东方文化体系中,儒家思想强调人本主义和人性的核心地位,这为中国的元宇宙理念提供了指导,强调人类应该主导机器,确保元宇宙的发展符合人的需要和价值。道家的“道法自然”原则,尊重万物的多样性和自发性,为元宇宙的自然发展和多元包容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佛教的缘起性空观点,透露出网络连接的因缘和合,以及网络快速演变中的无常性,为理解元宇宙的不断变化和虚实交融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与元宇宙相关的哲学思想多种多样。例如,“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强调个体意识和存在的重要性,在元宇宙中,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存在也得到了新的表述和体验。超人哲学探讨了个体超越现实束缚的可能,而元宇宙为个体提供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限制的虚拟舞台。同时,“大众化的虚无世界”思想警示我们注意元宇宙可能带来的虚无主义和异化问题。
1.4.1 元宇宙技术对社会阶层的区隔
在社会学视野下,阶层分化和网络社群的圈层化都显露出类聚和群分的核心特质。近期,我国社会阶层展现出固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阶层间界限的清晰化、准入门槛的提高、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减缓、阶层特色的生活和文化模式的成形,以及阶层内部认同感的增强。虽然学界对阶层分化的研究视角很多样,但这一现象的社会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当前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存在高度的映射关系,现实中各阶层的个体在网络空间中往往也会展现出相应的阶层特征。元宇宙以其高度的拟真和沉浸性,让人们渐渐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从而更直接地表达出个人的阶层属性。那些深受元宇宙媒介影响、频繁使用该媒介的人群,往往更容易感受到自身的社会地位提升。
研究表明,新媒体正在逐步重塑社会阶层结构,但这一过程并非均匀和匀速的,而是伴随着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个体所能获得的新媒体资源并不平衡,同时新媒体资源的地区分布也表现出不均性。这两种不平衡状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进而进一步固化了个体的社会感知和身份认同。与Web 2.0时代相比,元宇宙将呈现出更为显著的网络分层现象,这也让元宇宙成为探讨数字分化和网络社会阶层化问题的新领域,为社会学和数字媒体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基础和理论视角。
网络空间的层级分化反映了元宇宙可能出现的阶层区隔情景。当前网络社会的层级分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和不同城市规模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农民工面对城市空间的彷徨;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在面对现代都市生活时展现出独特的自我意识。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群体也在现代通信设备的使用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活跃用户。然而,他们的网络需求和满足感与中产阶级存在显著差异。互联网虽然提升了他们在社会参与、信息获取和自我表达等方面的现代性,却可能因消费主义和过度城市化的影响而加剧他们的生存孤立。相对而言,中产阶级面临多重社会压力,如职场竞争、购房困难、养老问题和子女教育等,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往往显示出对民主自由和社会稳定的更高诉求56。
算法技术在社交网络空间和未来的元宇宙虚拟空间中,将成为推动群体文化流动的重要引擎,同时也需警惕它可能引发的“信息茧房”现象,这会造成信息隔离。算法推介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为用户推送更为匹配的信息和产品,同时也捕捉和分析用户的选择和消费记录,形成数据的循环和反馈。这种循环不断加固用户的文化品位,也可能加剧网络空间的层级分化。这种分化在元宇宙空间中可能更为明显,算法的“叠加推介”会不断加大和固化这种分层结构,限制元宇宙世界的阶层流动。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指出,文化区隔是阶层对立的体现,生活方式和品位既反映也塑造了阶层隔阂57。在算法传播时代,用户的文化消费品位受到以往消费选择的影响,不断被重塑,从而使具有阶层特征的文化偏好更加显著和排他,而这一切可能在用户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元宇宙的出现为探讨网络空间的层级分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平台,也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社会阶层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4.2 公共思想的交流
元宇宙的崛起为政治治理展现了创新的管理形式,其去中心化的特质为公共思想交流构建了一种“破壁”的自由空间,同时也塑造了全新的政治传播渠道。政治传播不仅是维护和巩固政治权力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关键途径,也是政治权力主体展现政治表达的有效平台,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历史上,人类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互联网传播四个主要阶段。在最近的两个阶段中,尽管多媒体形式如图像、音频和视频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传播效果的感染力和持久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体现在缺乏深度的在场感和融入感。
元宇宙的出现为传播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它通过全感官刺激、深度在场和沉浸式体验,满足了人们对拟真体验的渴望。当政治传播进入元宇宙空间时,有潜力极大地增强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让受众全面融入传播所营造的氛围。例如,通过元宇宙构建的党史故事剧场能让受众身临其境,让他们在高度逼真的环境中目睹先烈们的英勇顽强,为革命先驱的不屈精神所折服,从而产生极强的情感共鸣,这对于传播党史文化和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元宇宙技术的应用也可能伴随新的挑战,对政治权力的实施和维护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特质意味着个体间、群体间的关系可能演化为更加扁平和开放的状态。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某些实体的政治权力可能发生转移。元宇宙以AIGC和UGC为核心的运行逻辑下,其治理环境往往由独立用户共同参与运营和维护,这种模式使得单个的组织、平台、公司难以全面控制整个空间。因此,权力可能无法牢固地集中于某个特定的责任方,也可能出现权力中心的“再转移”现象。这种权力结构的转变提出了对传统政治治理模式的挑战,也为探索新的政治治理机制提供了机遇。
在自由开放的架构下,元宇宙可能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平台,个体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表达和实践在现实中受到物理限制的想法。意识形态是国家精神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元宇宙虚拟空间的发展无疑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58。
随着元宇宙相关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领域的深度融合,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将更加依赖于元宇宙,政治生活也将不可避免地依附于元宇宙空间。在元宇宙中构建社会关系时,也将形成某种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调适,如何将这些运用到元宇宙政治的治理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对于元宇宙的政治治理,需要在尊重创新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确保元宇宙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丰富人类文化的积极力量,而非成为意识形态冲突和社会分裂的源头。
1.4.3 青年亚文化的景观呈现
“Z世代”是指出生于1995年之后的一群独特个体,自出生起便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时代紧紧相扣,因此亦得名“互联网世代”或是“网生代”。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统计,中国的“Z世代”人口约为2.6亿,大约占总人口的19%。他们不仅人数众多、消费潜力巨大,更展现出独特而突出的消费习惯,标志着一个新时代消费文化的来临。
“Z世代”的体验式消费观重视通过使用产品和享受服务时的感受——舒适、愉悦或是兴奋,始终在寻求最好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他们愿意通过多种方式向品牌方表达自己的购物喜好,乐于尝试新兴的科技,追求新潮消费所带来的愉悦。
“Z世代”强调通过消费满足自我需求,愿意为了支持喜欢的IP产品支付高于盗版数十倍的价格以购买正版。例如,近年来火爆的手办玩具品牌泡泡玛特的兴盛,便得益于“Z世代”对潮流手办和盲盒商品的热爱。他们在可支付的范围内寻找自我满足和自我疗愈的方式,并通过消费来表达和彰显个人的独特性。
“Z世代”注重符号式消费。他们不仅注重消费品的功能价值,更看重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氛围。这种消费表达着个性、品位、生活方式和社会认同,购物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更是一种消费符号层面的交互59。
最后,是“Z世代”对情感式消费的重视。他们通过消费产品和服务寻求生活的消遣和情感的慰藉。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成长的“Z世代”常感受到个体的孤独,而社交层面和亚文化圈层的消费不仅能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孤独感,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慰藉。
元宇宙为消费者呈现出更为便利和自由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核心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在元宇宙的世界,消费者享有更为自主和灵活的选择权,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浏览和体验方式,而是能够全方位地亲身体验和感受产品。从消费信息的角度来看,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特质,解构了传统线上消费的信息垄断现象,缓解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和单向传播的局限性。以消费者为中心,元宇宙促使了多元选择和交互的实现,开创了一个以需求为核心,实现多元交互的新消费时代。
元宇宙购物场景的另一个独特优势体现在它对“人、货、场、器、境、艺”六个维度的全面重构。
(1)人的维度包括服务型虚拟数字人的崛起。通过AI驱动的虚拟主播和虚拟导购,商家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和效率。与真人主播相比,虚拟主播无需休息,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同时避免了真人可能带来的负面舆情。虚拟主播和导购可进行高度个性化的定制,以完全符合品牌的营销需求。
消费者的虚拟体验可以持续升级。在元宇宙中,消费者可以创造独特的虚拟“分身”,在不受物理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穿梭于各种购物场景中。通过AI,将自身个性化的数据和商品进行匹配和智能生成3D影像,创设高度真实的虚拟试衣和产品试用体验,消费者能够在完成购买决策前,得到前所未有的产品体验。
(2)货的维度常指实体产品的数字化展现和合约化交易:元宇宙能将实体产品转化为数字孪生产品,使其能够被复制、拆解和永久保存。这对于珍贵艺术品和文物的近距离观察和收藏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元宇宙中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数字产品,完全进入AIGC和UGC的新时代。通过NFT为媒介,数字产品的拍卖和交易成为可能,为创作者和收藏者提供了全新的价值交换平台。
这种全方位的重构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购物的多维体验,也为品牌和商家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拓展可能。通过元宇宙空间,购物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升级和创新,预示着一个多元、自由和互动的新购物时代的来临。
(3)场的维度:元宇宙通过运用XR和空间计算技术,实现了虚实互动场景的创新搭建和交互。在此基础上,现实空间、虚拟空间和心智空间得以三元融合,突破了传统的时空二维限制,促进了多维空间的瞬时交互和变化。随着算力的提升,众多消费场景将迁移至元宇宙,因其能够降低房租、人力、水电等成本,同时通过无限的陈列方式,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提高转化率。元宇宙的“户外广告”也将以全新的智能化形态呈现,利用独特的数字景观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导流和持续动态的消费者互动,从而推动线上线下消费业态在势能层面的提升,实现消费者休闲时间、休闲场域、企业产品设计与产品销售场域的多维时空融合60。
(4)器的维度:元宇宙接入设备及其支撑体系,如VR头盔、AR眼镜和算力芯片等,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的重要桥梁。通过AIGC技术,终端设备能够收集并交互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维信息,提升消费者的感知能力,为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奠定基础。
(5)境的维度:现实空间的元宇宙化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是元宇宙由虚向实的重要步骤。境的本质是一个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沉浸式场所,能实现角色交互的功能。
(6)艺的维度:元宇宙平台上的文化数字化、技能数字化和艺术数字化,为新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AIGC、3D绘画等技能的学习,将使人们能够将虚拟空间中获得的技能和艺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从虚拟向现实的技能提升。这不仅可以创新个人的技能发展路径,也将为社会的文化和艺术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在元宇宙的构架中,“人货场器境艺”这六个维度不仅各自独立,还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交互体验场景。
这些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元宇宙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机制,使得元宇宙成为一个多维、互动、沉浸式的虚实融合体验平台。
1.4.4 虚构性的想象与自我主义
在元宇宙的广阔天地里,数字孪生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更拓展至无边无际的虚构想象。这种独特的想象力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体验,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满足心灵的渴望。例如,高度拟真的虚拟形象的创造,提供了一种满足人类本能欲望的途径。在这个虚拟领域中,人们可以拥有永不衰老的美丽容颜,展现财富和地位,自由选择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身份,这不仅彰显了个性和品位,更满足了人们对自我实现的向往。通过虚拟分身,人们可以满足对“高峰体验”的心理需求。此外,通过虚拟分身在元宇宙中的新行为和活动,人们有可能对成长过程中的痛苦经历进行心灵的疗愈,填补生命中的遗憾和空白。
这种在元宇宙中的想象式创造,不仅反向塑造了“人类造物主”的心理模式,也促使人类对新的“创构哲学”61进行探索和构建。随着这种交互的深入,人们在塑造虚拟数字人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也为心灵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现实世界中的思维和情感表达,往往受限于现有的交流工具和环境,而在元宇宙中,借助大数据、AI和VR等先进技术,人类与虚拟数字人的交互变得更为深刻和直观。这种交互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和表达人类的思想,甚至有可能生成具象化的思维文档。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人的思维活动得以再现,研究人员可以对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变化和融合进行更为直观的观测。原本抽象而难以捉摸的精神活动,在元宇宙的舞台上变得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和可实验。
借助于元宇宙中虚拟化身的反馈,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自我”的多维面貌,从而提升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这种独特的交互体验,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也为心灵的探索和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元宇宙的探索和实践中,人类可能会发现新的自我认知的维度,打开前所未有的心灵探索之门。
人的自我身份是社会文化与个体经验交织、融合的产物,通常需通过某种媒介或事件的镜像映照来识别和理解。在元宇宙中,个体的虚拟化身成为这种媒介角色的完美体现。通过赋予化身特定的形象与身份,以及参与化身所开展的多元实践活动,与其他虚拟化身的社交互动,人们得以对自我意识状态进行观察和剖析,进而洞察自身的性格特质和心理状态。
这种自我观察与剖析的过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症候学研究样本。通过利用虚拟化身在元宇宙中的行为和交互,研究人员可以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展开传统意义上难以执行的社会实验。此外,虚拟数字人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也为个体提供了认识外部世界的新视角。技术赋能的虚拟数字人,开辟了人类感知与认知外部世界的新途径,进一步增强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
个体自主意识的觉醒,人们的自由渴求从单纯的“消极自由”演变为追求“积极自由”,并愿意通过实践为自身的存在创造更多可能和条件。元宇宙为这种追求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事实上,元宇宙中的自我主义追逐,能够满足人们对好奇心、愉悦感和归属感的渴望。以《第二人生》为例,该游戏引领了元宇宙概念的新浪潮,使人们的网络身份得以更为立体和多维的呈现。在游戏中,玩家能享受更为拟真的社会互动,形成具有归属感的社群和圈层文化。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曾指出,游戏是人类形塑自我认同的重要步骤,它涉及个体在社群中的相互影响和共享符号系统的交流。这种交流和互动构筑了社会行为模式62,为个体提供了发现和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感和满足感的有效途径。
元宇宙的虚拟空间,通过AIGC和UGC的创造性行为,为个体提供了表达自我、强调个体主义的新平台。这不仅是个体自我发现和完善的绝佳方式,也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场域和研究素材,拓宽了我们对于人类社会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理解与认识。
在理论探索的历史长河中,跨时代的理论萌芽逐渐洒落于元宇宙的想象土壤中,为其发展撒下了智慧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宇宙概念逐渐显露其深远的内涵,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试图突破现实的时间与空间束缚,探寻一个更为丰富和可扩展的数字维度。元宇宙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表现,更是对现实社会形态与文化现象的重新解读和构想。它带领我们跨越传统的认知边界,走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期待的新纪元。在“元”时代的哲学思想的照耀下,我们不仅探讨新技术的应用,更深入挖掘人类存在和价值实现的新模式。在这个融合了哲学、物理、信息科技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元宇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重新定义现实、探寻未知、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天地。在这个新纪元的探索中,每个个体都将拥有更为宽广的认知视野和实践舞台,共同构建和谐、多元、创新的元宇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