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妞
童年回忆是每个人的专属印记,没有谁能和我拥有完全一样的回忆。即使有些事情记不清,但它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陪着我长大。
我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家庭,房子不大,却很温馨。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姑姑,一大家子一起生活。每逢过年,我都会去大姨和二姨家。她们会做满满当当一大桌子年夜饭,全家人凑着热气围坐一圈,吃进幸福与团圆。
我的家人很朴素,但给予我无限的温暖和爱。
“淘”丫头
从小我就跟别的女孩不一样。当别的女孩在玩洋娃娃、过家家的时候,我在玩板凳、玩砖头,而且乐此不疲。
百天,和爸妈一起合照
周岁
5岁,新年拿压岁钱觉得少,在噘嘴
我爸爸手很巧,家里的木头板凳都是他亲手打制的。我小时候就喜欢把这些板凳翻过来、调过去,当成木马一边骑一边走。我也因此经常把胳膊、腿磕青。
一开始,我爸还会问我“疼不疼”,后来见我总当没事儿一样继续玩,他就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受伤了不哭就行,自己挺着”。时间长了,板凳都被我玩得直晃悠,一坐上去就嘎吱响。
除了玩板凳,我还喜欢玩砖头。我把砖头在地上砸碎,反复磨,用磨好的小砖块写字。也许在那时候,我心中就埋下了一颗热爱书法的种子。
每次新裙子上身,不出3天,就会左一个洞、右一个刮痕。但我也分辨不出是爬树时扯到的,还是被路上的铁丝划破的。次数多了,妈妈就不爱给我买新裙子了。
大家都说我比男孩淘。
我爱玩,好奇心又强,有一次,不知怎么就盯上了家里的电风扇。电风扇转啊转,我实在心痒难忍,伸手去扒拉了一下,不仅鼻梁被抽到,扇叶也坏了。疼痛瞬间袭来,我去照镜子,鼻梁上一道红痕清晰可见。看着“受伤”的电风扇,我觉得有点儿丢脸,心中还升起犯错迟早被发现的恐惧感。我揉了揉鼻梁,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转而去玩板凳。吃饭时,我妈问:“谁把电风扇叶子削掉了?”我默默举起手。她反应过来:“原来,你的鼻梁是这么伤的。”
那时,电视里经常播放《新白娘子传奇》,我看后没事儿就往头上披张床单,模仿白娘子走来走去……现在我总在想,是不是小时候喜欢披床单学白娘子的人就是现在爱穿汉服的那一拨?
2岁上幼儿园时,我的弹跳力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我妈现在经常回忆我在幼儿园的淘气事情:我不知道怎么打提溜就从下铺去了上铺,老师只回头开门的工夫,又从上铺“砰”的一声蹦到下铺。
我在家里也经常蹦。床侧摆着一台缝纫机,高低远近正适合我蹦来蹦去。所以,我就经常从床上蹦到缝纫机桌上,再从缝纫机桌蹦到床上。有一次,我的小腿“啪”的一声磕到缝纫机上,真是超级痛!我看了爸爸一眼,见他没吱声,于是默默忍痛接着玩。
四五岁的时候,我又开拓了新“项目”,经常在立柜顶上爬、在床沿上走,而且谁都拽不下来。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磕伤下巴,很疼。每次我刚要哭,都会因爸爸一句“做人要坚强”,硬生生把眼泪憋回去。我想从那时起,自己就将“要坚强”融入了骨子里,一直保持至今。
有时就是“文静”本静
我的睡眠质量从小就好。
爸妈总说,婴儿时期的我不哭不闹,让他们特别省心。
我家床和墙中间的空隙装有暖气,特别热乎。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把我直接放进那道空隙里。那时,我不到3岁,看着大家吃饭也不吱声,文静得很。
2岁,奶奶的生日蛋糕
5岁
6岁,最喜欢的狗狗玩具和奶奶的花
有一次,爸爸的打火机掉进暖气缝儿,“砰”的一声响,全家人都被吓到了,只有我还睡得香甜。
五六岁的时候,我去叔叔家玩。大家聊得正热闹,我就躺在窄窄的沙发背上。叔叔回头看见,说:“这你都能躺得住。”之后,我竟然一动不动地睡着了。后来,他跟我说:“你这平衡力真好啊,躺在沙发背上可稳当了。”
从小,我遇到事就很稳,也许就是因为家里一直把我照顾得特别好,让我无忧无虑地成长。
“哈尔滨性格”
出门在外,大家都说我的性格特别“哈尔滨”,直爽、真诚,办事麻利,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不太清楚“哈尔滨性格”什么样,但家人的温暖陪伴,让我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爸爸很严厉,经常教育我怎样做人做事。他告诉我要坚强,要坚持,要专注于事业。他教我怎么跟朋友相处,怎么跟自己相处,“跟朋友要讲义气,要大大方方的”“出去吃饭要主动请客,不要抠抠搜搜的,显得不大气”……爸爸的社交方式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的我总愿意张罗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喝喝茶,当然主要是唠嗑。爸爸也一直以我为傲,跟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会不停地说“我们家姑娘多优秀”,时至今日也是如此。
奶奶抱着4岁的我(这条背带裤我从3岁穿到8岁)
女生很瘦的话,生理期容易不准,而且冰场的低温也会影响身体。但我生理期一直很正常,这得归功于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
奶奶对于我是与众不同的温暖存在。小时候,妈妈每天陪我写作业,我有时一边玩一边写,妈妈会说“你快点儿写”,把我逼得哇哇大哭。奶奶就会在旁边心疼地劝:“哎呀,差不多得了。”
爸爸会在很多细节上严厉地要求我,但奶奶从来都是捧着我、爱护我,挂在嘴边的总是“宝啊,你要吃啥,你要干啥”。我在家里“作妖”的时候,也是奶奶给我撑腰。爸爸在家的时候,我会老老实实地看书;奶奶一回来,我就得意地跟他说:“爸,我奶回来了,有人给我撑腰了。”
奶奶特别疼爱我,小时候我喜欢吃啥,她就做啥,可以一个月不换样儿。直到这道菜我不想吃了,就换另一道我喜欢的菜,再做一个月。洋葱炒鸡蛋、牛肉炖柿子、炸黄花鱼、韭菜炒鸡蛋……就这样换着做。早餐基本上是饼干泡牛奶,我每天都吃。可能因为我从小生长在这种环境,一些家乡的饮食习惯一直影响着我,直到今天我跟妈妈还会满世界找格瓦斯喝。
爷爷特别逗,会陪我玩,会记着我喜欢吃涮羊肉,经常跑很远给我买回来,再跟我一起抢着吃。有人抢,让我觉得涮羊肉特别香。这么好的爷爷,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走了。他在人生最后几年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爷爷走的那天,我站在火堆旁哇哇大哭。
姑姑在我小时候出国待了一段时间,身在异乡拼搏很是辛苦。她每次往家打电话都问我:“宝贝儿,你干吗呢?”我就会顺着她的话,聊很长时间。等我把电话挂断,大家问姑姑说啥了,我却回答说忘了。我一是想保守跟姑姑间的小秘密;二是聊的内容太多,真的忘了。后来,姑姑回国了。又过了不久,她带回了姑父。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没记住的东西,现在我却记得特别清楚。脑海里的一幅幅画面全蹦了出来,在我眼前无声地上演。
到现在,我跟家人通视频电话,爸爸还是会教我怎么做人做事。我开心地听着,然后跟他吹吹牛,说我最近哪里干得好,爸爸再夸一夸我。奶奶坐在镜头前看我,总会“宝啊,你胖啦,你瘦啦,你不错呀”地评论几句。我就说:“奶奶,你状态也挺好的,等我回家看你。”
北京冬奥会结束之后,我回家只待了几天,一离开心中便充满了想念。家是永远待不够的地方,希望早日忙完,早日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