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学,创新育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学研究文集1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管理学科教学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当前学术界对于管理学教学科研中的唯科学主义取向关注的不多,反思和批评的就更少了。当然,有不少人会认为这个批评不对。温和点的会说这样的批评“太无聊”。因为大部分教师接受过规范的管理科学学术训练,他们一直在从事管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学术成果丰硕。这么丰硕的学术成果,当然是对其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运用的肯定。尤其是在方法上,都是严格按照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学术规范来从事的。不同意不接受所谓的“唯科学主义”的指责也是理所当然。

近年学术界不少人主张“本土化”,似乎大提“本土化”就一定能实现学术超越。实际“本土化”是个没有多少学术意义的提法,如果认同学术无国界这个基本原则就能够轻松击溃所谓“本土化”的“图谋”。我们有很多领域做得很好,在少数自然科学领域里已经世界领先。然而,做得好的原因不是本土化,而是在现代学术共同基础以及信息时代共享环境下通过努力做出的成就。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术研究是在全球共有的知识系统里进行的,是严格遵循现代学术规范进行的,所做出的理论贡献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完成的,绝不是在学术“孤岛”里闭门造车。所谓共享,即成果一经公开发表,就成了可以共享的“文献”,研究者就成了后来者眼里的“前人”。

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管理学经历了多次重大理论上的革命。能够促发管理学自身理论革命的,是深植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怀疑精神。这些“革命”之所以发生,主要来自两方面的传统: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怀疑精神和培根式经验主义。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的要旨是强调人的自主思考能力,是对经验哲学及神秘主义的进一步祛魅,他特别注重数理逻辑在思维中的作用。培根式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强调知识来自感官经验。笛卡尔和培根的知识论都体现了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无疑,20世纪以来管理学的发展都来自管理学家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如今,管理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几乎与曾经大热的经济学、法学平起平坐。然而,中国的管理学似乎丧失了怀疑精神,丧失了笛卡尔式的理性精神,在彻底经验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现象就是郭颖颐所指的“唯科学主义”,形象点说,就是被“科学范式”笼罩了。管理学教学中科学主义的表现与后果见表1。

表1 管理学教学中科学主义的表现与后果

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唯科学主义”不是否定科学,而是警示科学理性在一切领域放大的后果。我们从事管理学教学与科研的人,都应当对此有所了解。科学史本身说明科学具有一种“扩张主义”[2]本能特征,[5]在追求真理的“面具”下鼓吹一切知识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将一切非科学知识列为“不科学的”而加以排斥和否定。科学本身所张扬的工具理性渗透到社会政治领域,试图将一切社会活动变成可以预测、计算、控制的行为,将工程美学当作唯一的美学。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注意这些危害,就会将这些包含危害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如果没有对科学主义的警惕,就会自觉沿袭和维系既有范式下的知识结构,也就不会有“革命”的冲动。于是,教材的编写者、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共同构成了一个庸俗的工具主义和保守的教条主义堡垒。

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涂尔干的理念尚未过时。研究教育学的人肯定知道涂尔干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性,但研究管理学科的人中能够了解其重要性的并不多。涂尔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的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还是很有意义的。问题是,现今高校日常教学中太偏重“科学教育”,极大地忽视了人文教育,尤其在管理学科教学中,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浓烈的“科学主义”的味道。无论是从科研发展,还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角度来说,适当的警惕和反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涂尔干的“三重修养”的提法,对完善当前高校公共课程、改变专业主义取向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58-365.

[2]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唯科学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8-19.

[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50.

[4]任鸿隽.“解惑”[J].科学,1915(1):6.

[5]魏屹东.科学主义,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6):5-9.


[1]对科学主义的批评很多,有的来自科学主义内部,著名的如波普尔;大多来自外部,著名的如米塞斯、哈耶克等。相关文献很多,恕不一一列举。

[2]斯马特对扩张主义做了解释:“扩张主义在假定能够被使用的科学理论和发现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证据来支持关于社会政治(道德、政治、审美、宗教)的价值,这种努力的结果是扩张科学的界限,以便包括价值问题,至少暗含价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