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心若没了方向,在所有写作地点都是流浪
书房是原木搭建的,古色古香,被常春藤围成了绿色,点缀着许多红的、粉的蔷薇。两扇落地窗敞开着,海风吹来,将榆木书桌上的诗集翻得沙沙作响。海鸥在窗外徘徊,海浪层层涌来,翻涌的声音像远处松涛的和声。我就这样凭窗而坐,左手端起一杯绿茶,右手拿着笔,准备写下这一篇的第一个字。
嗯,有些微醺,真想沉浸其中,不再醒来,这是我写下这篇标题后的想象。我把脑海中的想象敲在了键盘上,我笑了,真的很开心,这样面朝大海的书房,我会拥有吗?好,回来吧,你,还有我。看看眼前凌乱的办公桌,旁边传来一阵嘈杂,还有厨房的油烟味,啪,我不知道碰到了什么,但我知道,刚才的白日梦肯定是碎了。
这一篇我想和你讨论的话题是:书写的地点。
我曾在无数个地方写过字:广场、书店、图书馆、肯德基、咖啡店、草地、公园躺椅、候机楼、火车上、汽车上、山顶、寺庙等等。我也在海边写过字,在沙滩上撑起太阳伞,塑料圆桌上摆满零食、啤酒,我拿着笔,找不到放本子的地方,只好将它放在跷起的二郎腿上。所以呀,你不要挑剔,只要喜欢写,地点就不是问题。至少我对自己现在的书写地点很满意,忍不住向你描述:我的书房并不大,约十二平方米,有一张书桌、三把椅子和一个书柜,都是榆木的。嗯,我喜欢木制家具,有种大自然的味道。书桌左上角摆着一个小鱼缸,里面游着十条凤尾鱼,书桌上还有我最爱的书伴——海象先生,它看书的样子和我很像。墙上挂着两幅画,画框也是木制的,一幅是鹿,鹿角挂满藤蔓,一幅是菩提树下的僧人,天边飞着两只大雁。满屋子都是阳光和书,绿萝爬满了书柜,是它们让书房有了生命。还有一点,书房的窗户很大,视野开阔,站在十七楼可以俯视三个校园,能看见操场上奔跑的小运动员,仿佛还能听见汗珠摔在跑道上的声音,孩子们朗朗的晨读声总会被风吹进来,多了几分童趣。书写、咨询,我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间书房度过。
我想,你或许想来我这间书房,来吧,相似的人总会遇见,我和绿茶都会在这儿等你。我猜你来并不是看书房,而是看我,因为人比事重要,就像比书写地点更重要的,是一颗热爱书写的心。
提到书房,你会本能地想到安静、阳光、书柜,觉得那才适合书写,我并不否认,但我更想说,书写的环境是随心而动的。你所处的城市、你的家庭、你的办公室、你的朋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心,你需要做的不是寻一处世外桃源,而是在闹市中找到属于你的一方天地。
我谈书写一定离不开心理,就像我呼吸离不开空气。你的苦恼和困惑,特别是在关系中的,多数是由于没有为自己找到位置,你分不清我们、他、我,分不清孩子、父母、伴侣、同事、我。长久以来的互动模式让你模糊了边界,总在用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或是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总以为自己的行为会伤害他人,或是被人伤害,总觉得没有你,孩子会失控……其实,你错了。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能区分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你也知道没有人可以永远地全然满足,你要明白他人的哪些问题与你有关,哪些问题与你无关。边界感不清,会让你的心陷入纠缠:自由做自己,会担心伤害到亲人,担心背叛与分离,于是内疚自责;不做自己,感到压抑与委屈,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实属无奈,却又不得不如此,从此陷入焦虑的汪洋。
其实,你需要做的并不多,只是从“我们”中找到“我”的存在。这是心灵的位置,你确定自己是谁,又是谁的谁,哪些事需要依赖另一个人,哪些事需要果断地拒绝。这简直像极了我要告诉你的书写地点的问题:你能面朝大海写诗,也要能在厨房写故事;你能在书店读书,也要能在火车站看报。在闹市中寻得宁静,才是心真正找到了归宿。
我有位来访者,总嫌家中混乱,丈夫、孩子乱成一锅粥,她难以忍受,于是只身一人去往美丽的三亚度假散心,她去那里并不仅仅因为有天涯海角,更是因为有她向往的宁静。半个月后她回来了,找到我,愤怒地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安静!”我什么也没说。你懂的,就算她遁入空门也于事无补,因为纷乱的是她的心,而非环境。
真正的宁静源自心灵的自由,而自由源自责任,并非逃避。可惜太多人无法参透这个道理,在追寻的路上迷失了自我。
你可能会像我一样,有间自己的书房,有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不需要“高大上”,要的只是这样的感觉:坐下来踏实、安稳。不过,不管你有没有常驻的书写场所,我都建议你变换着地点写。听我的没错,变换地点不仅会拓宽视野,激发书写灵感,还能让你走进不一样的心灵原野。可以想象,你蹲在马桶上书写和在花店里书写的感受一定不同。你要敢于尝试不同的书写环境,让周围的事物进入你的内心,并影响你。然后你反观内心,把它们向你传达的信息写在纸上或敲打在键盘上。
别不敢去做,世间事就怕行动。行动就是要走向那里,用笔说出来,说出那里的一切,写下它们带给你的感受。手不要发抖,因为你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于茫茫人海中,找回自己。
最后,不要被地点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