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深刻理解你的字,就是深刻理解你自己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被当成笑话讲的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整天什么也不干,就穿着一身黑雨衣,举着一把花雨伞蹲在院子里潮湿黑暗的角落,一蹲就是一整天,动也不动。架走他,他也不挣扎,不过一有机会,他就又穿着黑雨衣,打着花雨伞蹲到原来的位置,非常执着。很多精神病医师和专家都来看过,折腾几天他连句回答都没有,于是大家放弃了,说他没救了。

有一天,一个心理专家去了,他什么也不问,只穿得和病人一样,也打了一把花雨伞,跟他蹲在一起,并且之后每天都如此。就这样过了一周,病人终于主动开口了,他悄悄地往心理专家那里凑了凑,低声问:“你也是蘑菇?”

你问这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这就是共情。

情感需要被看见,特别是内心孤寂的感受,可惜人们总是匆匆忙忙,没几个人愿意看见你,也就谈不上理解你,共情就更谈不上了。还有些人,他们失去了这个能力,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真的感受不到别人的情绪,只会茫然。像这个故事里的精神科医生,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需求帮助病人,而不是和病人产生连接。心理专家做到了,是因为他并没把自己当作什么专家,他只是努力地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心理咨询行业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共情,做到的人却不多,因为这会消耗能量,而且是一种潜意识消耗,这和人的特质相关,与技术关系不大。没有共情能力的咨询师只能分析和解释,不是说这样没效果,只是少了设身处地的感受。要知道,无论别人如何讲解,都比不过自己亲身经历过。

许多人纳闷:心理咨询师并没经历过那些伤痛,他是如何做到理解来访者的呢?没别的,就是咨询师有共情能力,他没有经历,却又在经历。帮助一个人发展自己的共情能力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潜在目标之一。很多有极度痛苦经历的人失去了这个体验,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是因为他感受不到自己的。

“他们一直在吵,脸都扭曲了,空气一直凝结,被什么冰冻了,顷刻又像宇宙大爆炸,我很担心楼会塌掉。”A女士平静地说,“有一次,我大概九岁吧,也可能八岁,不记得了,”A女士继续说,“他们厮打在一起,他的拳头打在她的鼻子上,她用手抹了一把,几条血痕顿时爬上了她的脸,看起来像个鬼。她沾满鲜血的双手撕扯他的白色背心,一声声的刺啦、刺啦,背心很快变成一条一条的,耷拉着,很恶心。我就在板凳上坐着,他们根本没看见我。突然,我走进厨房,好像要去喝点水,我看见了菜刀,很好奇地把手指在上面划了一下,血一下就冒出来了。我出去继续坐在板凳上,就这样看着血从手指滴落到木地板上。”A女士居然笑了,她继续说,“滴答、滴答,一点都不疼,他们厮打的声音听不见了,我就这样看着血,滴答、滴答,我真的能听见血掉在地上的声音。”

“老师你怎么了?”A女士看见了我的眼泪,问。“哦,没事儿。”我揉了揉眼睛,“我只是很难受。”

这是我与A女士的某个咨询片段,我看到A女士一脸好奇,我知道,她一定不知道我怎么了,但我知道我怎么了,我很伤心,眼泪不自觉地流出来,我做不到她那样平静,她好像在讲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这是共情,那一刻我变成了那个坐在板凳上的小女孩,我的心很疼。我没听到A女士说伤心,甚至她都没称呼他们为爸妈。A女士失去了最宝贵的情感,悲伤、愤怒全没了,她父母野兽般的撕咬啃噬了她的情感,我看了一眼她手臂上被划出的一道道疤痕,心好像也被划了一刀。

一个失去了共情能力的人,看不见别人,更看不见自己。有位朋友告诉我,不知怎么回事,他觉得别人伤心很奇怪,会想“他们怎么了”。打记事起,我这位朋友就不知道伤心,他觉得很快乐,是真的快乐。我什么都没说,心想:要么他真的很痛苦,要么他真的很快乐,要么他只是知道“快乐”和“悲伤”这两个词,从未体验过。

你认真读过你的字吗?你看过你写的东西吗?看的时候你有感觉吗?你会流泪吗?你会捧腹大笑吗?如果都没有,就像在读报纸,那你很可能缺失了共情能力,你都不被自己感动,怎么感动别人呢?

没有情感的字不是心灵书写,是一项任务,一个交代,一份作业,学生不会看着作业本哭泣,若他真的哭泣,是因为没有达成目标或终于达成了目标,而不是为一个方程式。

字没有情感就没有生命,你会看见有的文章有很多情感描述:“高兴地做什么、开心地做什么……”但不知为何,你看文章时就是高兴不起来,由此你可以判断,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真的开心,他的情感没有融进文字,无法唤起你的快乐。而有的文章,几乎看不到“愤怒地做什么、生气地做什么”的句子,但你看了以后会莫名躁动,有团火在心中燃烧,情绪也被点燃,这就是有生命的字,每个字都藏着作者无言的怒火。所以,要共情你自己的文字,需要追随自己的心,不要写和你内心偏差太大的东西。如果你有抑郁型人格,即使天天写喜剧也不会快乐,反而会觉得自己的字很别扭,是硬生生装出来的。

你的一切都散发着你的味道,心灵书写更是如此。要和自己的文字感同身受,它们就是你,你就是它们。就算你在写小说,里面的角色也都是你,一切脱离现实的故事也都来自现实,不管是你的梦还是你的幻觉。特别是角色,你不成为他,他就无法在你的故事里活下去,他所经历的挫折也是你经历的,他死了,你也“死”了。当然,这并不是真的死了,而是你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你看见的、听到的、胡编乱造的,都是真实的,因为都是由你创造的。

很多时候,能发表的字不完全是内心的呈现,道德秩序、伦理羞耻一定会阻止你呈现,但你的日记、你的心灵书写不会如此,它们是你的秘密,是你独有的心灵花园。在那个地方,你难道从来没为自己感动过吗?

共情远远高于理解,我无法描述得生动形象,只能大概说出那种感觉:当一个人与你共情,你内心某个很深的地方仿佛被看见了、被懂得了、被抱住了,同时你会觉得你的一部分好像在他身上。